鮑松平
摘 要:木雕和根雕藝術的歷史非常久遠,這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創造的偉大文化物質遺產,其對于我國傳統手工藝術品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不過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機械化生產讓傳統手工木雕和根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考驗,因此木雕和根雕藝術也產生了一定的發展困境。因此本文以木雕和根雕藝術的發展為核心,對木雕和根雕藝術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發展經驗以供參考。
關鍵詞:木雕藝術;根雕藝術;現代社會
木雕和根雕是我國傳統手工藝術品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在木雕和根雕領域當中流傳著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這樣一句話,畢竟目測作為一種天然可再生資源,其形態、樣貌、質地、紋理以及味道上都具有得天獨厚的美感,再加上木雕根雕匠人的精心打造,其必然會成為一件絕美的藝術精品,因此這種自然且樸實的美感深受一部分藝術愛好者的喜愛。不過現代社會對于木雕根雕藝術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除了機械化設備的影響外,傳統的藝術思想也成為了限制木雕和根雕發展的關鍵,因此如何轉變思維并且促進木雕根雕藝術在現代社會再次得到新生,是促進我國傳統文化能夠得到傳承的關鍵。
一、木雕和根雕藝術的起源
木雕根雕藝術是人類對于木材藝術化使用的關鍵,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于木材最初的使用,而隨著人文社會的不斷發展,木雕和根雕也逐漸形成更加精細化的風格,包括木雕的題材、技術以及應用都得到了廣泛的提升,而木雕和根雕藝術也深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喜愛,大到屏風家具、小到飾品手杖,木雕和根雕藝術儼然成為了我國歷史傳統文化和我國傳統藝術的代表,尤其是樂清黃楊木雕、東陽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等中國四大木雕。在數千年的傳承中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藝術風格,為我國木雕根雕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隨著木雕匠人的一代代傳承以及木雕根雕作品的不斷優化,加上尤其是樂清黃楊木雕、東陽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等中國四大木雕。木雕根雕藝術所具備的獨特質感、紋理以及香氣,木雕根雕藝術也一直傳承至今,直到現代社會也不乏一批木雕根雕愛好者。而隨著近幾年來我國對于傳統文化的大力宣傳,木雕根雕作為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由此可見木雕根雕藝術能夠有效滿足人們對于藝術和美的追求,其不僅體現出了民族的風俗和文化的內涵,木雕根雕藝術更是促進我國文化藝術自信的關鍵。
二、木雕根雕藝術發展現狀
2.1機械化時代面臨的發展危機
傳統木雕根雕藝術基本以手工藝為主,也就是來源于我國傳承千年的手工業,而隨著現代社會工業模式的變化以及社會需求的變化,機械工業的沖擊讓手工業很難滿足現代社會對于木雕和根雕藝術的需求。畢竟生產模式的變化也會帶動社會需求和社會生活模式的變化,而且社會的文化發展和審美觀也會因為生產模式的變化而產生巨大的改變,因此在機械化時代人們對于木雕根雕的需求與傳統手工藝時代的需求也是截然不同的。畢竟機械化生產是目前時代的主流,快節奏的生活更需要更大批量和更規格化的供給,而木雕根雕作為藝術品很難滿足現代批量化和規格化的需求,這也讓傳統手工木雕根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不僅缺乏市場的支持,而且成本和價格也在不斷攀升,給傳統手工木雕根雕帶來了非常多的發展限制。
2.2木雕根雕在現代社會中的優勢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也促使著人們審美觀的改變,尤其是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變化讓現代很多人更傾向于選擇木質家具和裝飾。而木雕根雕不管是在家具還是在裝飾領域都有著非常成熟的發展,加上其自然古樸、清新淡雅的風格,因此也能夠完全滿足現代社會對于自然風格家具裝飾的需求。而且現代人對于藝術的追求也非常高,尤其是對于藝術品意境的追求,因此木雕根雕也成為了普通百姓對于藝術欣賞和追求的關鍵,包括木雕根雕的形態、寓意等,都能夠滿足現代社會對于藝術審美的追求。
三、木雕根雕藝術在現代社會蛻變與再生的策略
雖然現代社會對于木雕根雕藝術依然具有一定的需求,但是木雕根雕藝術很容易受到題材和風格等因素的限制,導致市場非常狹小,無法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因此想要木雕根雕藝術能夠在新時代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改變行業發展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3.1題材上的改變
木雕根雕作為以傳統題材為基礎的藝術,其內容和題材基本也受到了傳統思想的限制,導致很多木雕匠人的思想依然以傳統思想為主,雕刻的內容也基本以神話戲文故事、珍禽異獸、傳統文字符號等內容為主。而現代社會人們對于美的追求有著非常大的改變,現代社會的人更追求自由和個性化的審美,因此木雕和根雕的題材也應當大膽追求改變,要以現代年輕人的眼光去看待,確保能夠將現代人的愛好融合傳統文化中的意象,利用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手法促進木雕根雕藝術題材的變革。
3.2設計風格的變革
由于傳統木雕根雕藝術品大多都是為統治階級以及所謂上流社會的人士所創作的,因此內容基本以富麗堂皇的風格和凸顯工匠技術為主,這類作品雖然精致且復雜,但是很難滿足平民化的需求。而隨著我國社會階層的變化,老百姓地位的提升也讓木雕的風格必須要迎來變革,尤其是向著簡約風、流暢線條、淡雅風的轉變,是滿足現代社會審美需求的關鍵。與此同時現代社會對于木雕的需求已經不再單純以技藝為主,木雕根雕作品更需要具備深層次的內涵,加上更加實用性的審美需求,才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3.3材料和結構的融合
現代社會對于木雕的審美需求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審美,現代人更喜歡更具復合型的木雕根雕作品,例如多種木材的拼搭以及木材和金屬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的融合等等,都能滿足現代人對于木雕根雕結構的審美,而材料和結構的融合也必然成為木雕根雕發展的關鍵。
四、結語
總的來說木雕和根雕藝術作為我國傳統的手工藝術品,在現代社會當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市場和需求,而木雕根雕藝術家也需要改變傳統的創作思維,加強與現代文化和技術的融合,才能讓木雕根雕藝術在現代社會得到蛻變和再生。
參考文獻
[1]林文曼.淺析木雕與根雕藝術在現代的蛻變與再生[J].美術教育研究,2020(23):28-29.
[2]張木芳.化腐朽為神奇——根雕藝術之美[J].文化月刊,2021(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