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靜云(1997-),女,山東曲阜人,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面對世界網絡化大潮,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信息化技術發展和網絡安全問題,為應對現代媒體格局深刻調整給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解決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建設遭遇的現實梗阻以及西方資本主義文化滲透和技術壓制造成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等問題,多次發表關于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新舉措,形成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通過探究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的三方面生成邏輯,有助于對國內外網絡發展大勢進行深刻把握,推動維護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具體實踐。
關鍵詞: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生成邏輯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1.051
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社會發展呈現新規律、新動向,先進網絡技術在為意識形態工作創造新機遇、提供新平臺的同時,也深刻改變著傳統的媒體格局、網絡意識形態的生態和西方網絡滲透的形態,給主流意識形態安全帶來嚴峻沖擊與挑戰。習近平以“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這一重要論斷為理論起點,明確指出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極端重要性;以其審時度勢的理論品格,指出在全媒體時代,更要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以其高瞻遠矚的國際視野,指出國際社會應加強對話與合作,構建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將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工作向雙邊、多邊國際交流合作方向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敏銳把握當下網絡輿論場的演變及其影響,就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一系列時代問題作出了深刻闡釋,逐步形成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為開創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新局面提供思想武器,為國家戰略發展提供方向指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對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的生成邏輯進行探究,有利于在深刻把握其理論內涵的基礎上,將建設網絡強國的實踐探索提升到新的高度。
1 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是順應現代媒體格局深刻調整的應為之舉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和廣泛運用,信息傳播方式日新月異,新興媒體層出不窮,不僅彌補了傳統媒體的缺陷,而且逐漸取代傳統媒體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的意識形態傳播模式帶來了新的挑戰,為此,傳統主流媒體也正在朝網絡空間拓展和延伸,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優勢互補的融合趨勢日益凸顯,逐漸形成全媒體傳播格局。
1.1 新興媒體普及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實效顯著提升
全媒體視域下信息高速高效匯集、傳播、交流,媒體轉型時期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迅速普及,各類社交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的第一信息源。以往國家的政務信息多以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或是廣電媒體等形式進行公開,如今處于網絡時代下,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全方位、多領域的傳播優勢,便能以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教育作用于網民,使絕大部分民眾都能知悉國家政務,加快了國家內政外交、軍事國防等各方面大政方針的傳播速度,從而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在人民大眾中的全方位普及、認同和擁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抓住信息化給我們帶來的發展機遇,發揮出媒體融合的整體優勢,他指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之間并不是此強彼弱的取代關系,而是此長彼長的迭代關系。推進媒體融合、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使其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服務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1.2 媒體格局變革使網絡輿論生態治理充滿挑戰
國際和國內信息相融通、線上和線下傳播相結合、虛擬和現實邊界難厘定,現代媒體格局呈現出“零門檻”“去中心化”“無界性”等特點,構成了日益復雜的大輿論場,在廣泛傳播積極健康文化的同時,消極腐敗的東西也充斥其中,權威信息的發布稍加落后,虛假的信息就會趁勢而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悉網絡發展給意識形態工作帶來的雙向影響,指出互聯網“深刻改變著輿論生成方式和傳播方式,改變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全媒體時代使意識形態信息日益復雜化。面對現代媒體格局深刻調整之勢,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順勢而為、應勢而動的重大選擇,積極為新舊媒體融合謀篇布局。
2 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是消除網絡意識形態現實梗阻的必然選擇
網絡無形,但網民有形。網絡虛擬性、隱匿性所派生出的網絡造謠、網絡犯罪等不和諧的聲音,給網絡安全帶來諸多挑戰。青年群體、中等收入和較低收入群體不僅是我國網民的主要構成群體,還是易受誤導而產生激憤情緒的易感人群,從而成為負面思想輿論在網絡上大肆傳播的突破口。如何管控治理這些現象,成為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現實難題。
2.1 網絡自身特性及網絡監管缺位
網絡所具有的開放性、共享性、平等性、自發性、匿名性、無界性等諸多特性使得在網絡空間中,意識形態出現根本性變化。各種信息和文化相互交織,魚龍混雜的意識形態交融交匯交鋒,信息發布容易但控制難,網絡事件和網絡輿論引發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種種新情況新現象的出現使網絡成為意識形態矛盾斗爭的“集散地”,成為意識形態安全的“最大變量”。然而當下我國不僅面臨網絡信息監控的技術困境,網絡監管的法治化、規范化體系建設也尚不健全,且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專業人才量少質低,導致主流意識形態的網絡宣傳滯后。因此,網絡監管難度加大,把關不嚴,管控乏力,收效甚微,網絡隱私泄露屢見不鮮,網絡犯罪比比皆是,若不加以有力懲戒只會縱容其日益猖狂,因此網絡意識形態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迫在眉睫。
2.2 網絡受眾特性及社會環境影響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2月,我國總計有9.89億網民,在網民的職業結構特征上,身份為“學生”的占比為21.0%,高于其他年齡群體,因此,青年是我國網民的構成主體。而青年正處在身心發展由稚嫩向成熟、“三觀”建立由萌芽到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充滿激情且易沖動,缺乏正確的判斷力,倘若不對其加以正確引導,極易被荒誕不實的輿論所誤導,被不良思潮蠶食思想觀念,以致陷入極端,走向歧途。除此之外,中等收入和較低收入群體占我國網民的32.7%,高于其他收入群體占比。因抱有對生活現狀的不滿態度等悲觀情緒,這些人也成為易受公共事件或社會輿論煽動和利用的一大網民群體,易受引導而產生憤怒情緒,引發盲目從眾心理,甚至表現出過激行為,便會以不可預料之勢加劇消極輿論的傳播和發酵,為瓦解主流意識形態勢力推波助瀾。譬如2020年在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傳染性疾病,各種思想和觀念頻現,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在各大新媒體平臺上迅速發酵、融合和傳播。相當一部分國民受流傳在網絡上甚囂塵上的不實信息和不良思潮鼓動,逐漸沖破認知底線,產生思想混亂,使內心的恐慌和焦慮被無限放大,進而做出不利于管控的應激行為,擾亂疫情防控期間的社會秩序,不利于事實真相的澄清與普及,也不利于健康思想的倡導和樹立。習近平總書記以敏銳的洞察力看到了互聯網普及應用的兩面性,深刻洞見了破除我國網絡意識形態現實梗阻這一任務的迫切性。
3 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是回應西方網絡意識形態攻擊的必由之路
我國已成為互聯網應用大國,但并不意味著我國已躋身于“網絡強國”行列,中國在互聯網信息輸出方面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打壓。這些國家憑借其在互聯網大平臺上的話語優勢,極力將西方政治思想和價值觀念向其他國家,尤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進行輸送,試圖對其實施西化戰略,使其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失聲失語。習近平總書記以開闊的國際視野,積極回應西方國家在網絡空間內對我國的意識形態攻擊,堅決捍衛我國在國際社會的意識形態話語權。
3.1 隱藏在資本和文化產品中的境外意識形態滲透問題長期存在
其一,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和社會思潮借助網絡信息傳播平臺,利用網絡的開放性、隱蔽性特征,攻擊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大肆宣揚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言論,向中國人民兜售“西方中心主義”思想,灌輸“網絡自由論”,宣揚網絡無國界等觀點,忽視網絡主權。其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以網絡為突破口,向中國輸出帶有其政治觀念色彩、利益傾向和情感訴求的商業文化產品,譬如通過向中國市場投放依靠尖端科學技術拍攝出的科幻電視電影作品,來鼓吹所謂的“英雄主義”“普世價值”,以此來攻擊和削弱我國的文化價值理念。其三,一些西方國家向中國民眾散布諸如“強國必霸”“中國威脅論”等極力歪曲和歧視中國政治制度、蓄意污蔑和抹黑中國國家形象的不實言論,借此使中國人民對國家政權的信任度降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建設道路喪失自信心和自豪感,進而影響國家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3.2 西方發達國家試圖利用核心技術優勢占據意識形態霸權地位
掌握信息技術優勢,就等同于掌握了信息生產和發布的優勢,掌握了文化發展和意識形態斗爭中的主導權。我國在尖端技術制造、網站設立等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長久以來,超過三分之二的國際互聯網信息均為美國提供的英文信息,中文信息尚未占據互聯網信息總量的1%。除此之外,一些西方國家針對中國缺乏核心技術這一劣勢發起猛攻,大肆宣揚中國“無芯論”,憑借其在信息技術領域掌握發展主動權這一優勢,制定網絡霸權戰略,惡意貶低和詆毀我國的技術發展,試圖用割裂行為來摧毀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直至影響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指導地位,產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借機來實現干預中國政治、顛覆中國國家政權的意圖。核心技術上的競爭實則反映的是國家之間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斗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核心技術在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強調加大網信技術發展力度,積極應對西方網絡意識形態攻擊,穩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
保證國家安全和政權穩定,是新時代我國所要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使中國能夠在國際互聯網平臺上發出強有力出的聲音,實現國家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已經刻不容緩。為此,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的生成圍繞如何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指導地位;如何大力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打破西方國家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壟斷局面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出了系統全面的謀劃安排和戰略部署,彰顯了我們黨與時俱進、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擔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8-21(01).
[2]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4.
[3]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