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唐丹妮(1990-),女,漢族,陜西西安人,研究生,廣州南方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公司理財。
摘 要:VBSE財務版是針對院校會計相關專業教學而設計的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在推動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變的大環境下,廣州南方學院對會計學院VBSE課程立項為應用型課程,本文從課程建設內容、建設成果、問題分析等方面出發,梳理該課程應用型改革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VBSE;應用型課程;應用型改革;廣州南方學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1.075
2015年10月,教發〔2015〕7號《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將現代信息技術全面融入教學改革,推動信息化教學、虛擬現實技術、數字仿真實驗、在線知識支持、在線教學監測等廣泛應用。同時,推動高校轉型發展的基本思路之一是堅持試點先行、示范引領。2016年9月21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名單,廣州南方學院(原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成為廣東省14所應用型本科轉型試點高校之一。VBSE(全稱“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課程是廣州南方學院立項的一門應用型專業課程。
1 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基于VBSE財務綜合實踐教學平臺設置的。VBSE是由用友新道公司研發的一款針對各類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而設計的多專業仿真實習平臺,以“把企業搬進校園”為實訓理念,通過在校園內搭建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模擬企業工作的真實場景,讓學生自主選擇工作崗位,在真實企業的業務、數據以及物理模擬環境中進行任務演練。
在2015-2016年,面對學生對于增強實踐教學、采用新穎教學方法的渴望以及學生缺乏專業實踐的問題,在借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對現有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現存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我院決定采取以問題為起點、以學生為主體、自我指導、小組式的解決方案,將VBSE引入課堂。
2 課程建設
2.1 師資力量
教學團隊的建設長期以來常抓不懈,是本課程教學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VBSE課程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經驗、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很高,要想讓課程給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師的努力萬分關鍵。我院通過“以老帶新、定期分享交流經驗”和“聽、評、幫”的教學技能提升計劃和手段、參與新道公司各項VBSE財務版培訓等方式,培養優質主講教師,加強教學經驗和專業技能培訓。現在我院由原來僅有1位VBSE授課教師增加到6位,且安排每個教學班同時有1位主講教師和1位助理教師完成。該課程每次上課,均有經驗豐富的主講教師和經驗相對較少的助理教師通力合作,主講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同時,有義務將教學經驗、課程知識點、教學注意事項等告知助理教師;而助理教師則會在課程中階段性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同主講教師一起不斷改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在不斷提高教學團隊質量的同時,認真教授現有開設的選修班。
2.2 教學內容
在開課前,采取自助上崗模式,先進行CEO競聘,再由CEO招兵買馬,該項工作多以微信為媒介在開課前一周內完成。集訓第1天,由教師做課程介紹,并用搶答模式讓學生熟悉所在崗位的職責與規范,并設計企業文化和logo形成公司海報。集訓第2-7天是正式開展虛擬企業運作的階段,各組會組織晨會,各崗位學生各司其職,齊心完成系統所推的月初、月中和月末任務,并最終完成財務報表。整個流程結束,會安排半天的輪崗體驗,讓學生對業務有不同角度的體驗。集訓第9天則進行成果展示與匯報,評選優秀個人和公司并頒發證書。
在思政方面,自2020年9月開始,我院針對課程設置愛崗敬業、團結協作、誠實守信、不做假賬、遵紀守法等多環節的思政點,采用問答、組內討論匯報和日志體現等方式進行思政融入,加強學生文化素養、法制意識和道德修養。
2.3 教學資源建設
VBSE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回顧大一到大三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教師在講到相應概念與原理時,會為學生提供理論聯系實際所需的典型案例,注意充分培養本科思維方式,當前教學團隊已積極推進了案例教學方法的培訓及專業資源庫的建設。團隊中的多名老師參與了相關案例寫作、PPT匯總、業務操作的常見錯誤匯總。此外,隨著新道VBSE軟件的不斷升級,從1.0版本升級到2.1版本,再到現在教學的2.6版本,教學團隊在新道公司的幫助下,不斷收集新的教學手段和素材,使得教學信息量更加豐富,教學的表現形式更生動多樣化。目前,課程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資源和素材庫供教學團隊分享和使用。
2.4 教學方法、手段改革
本課程以翻轉課堂為主、傳統教學方法為輔,同時采用任務驅動法、情景教學法、問題導向法、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方法。在教學手段上,則以虛擬仿真技術為載體進行授課。項目建設期間,教師由主講人向課程引導者轉變,開課初期通過實例講解、實操演示、視頻指引等方式,將學生帶入仿真模擬的企業中,后期更多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供運營與業務操作的解決思路,最終形成豐富的學生成果。由此在拉近教師與學生距離的同時,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以任務為引領,自主實訓,以“訓”促學,邊“訓”邊學,和虛擬企業其他部門同仁協同工作,徹底實現了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目的。
2.5 考評方法
該課程的考核方式與其他理論課不同,沒有期末考試,而是采取嚴格的過程管理,所設置的考核方法、評分規則均本著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學生最終成績以9天集訓中的團隊表現、個人自評、線上業務操作評分、同學互評、教師評價這五個維度進行全方位考評。其中,團隊表現按照9天集訓所獲得小紅花數為依據,個人自評主要通過最后一天的成果展示匯報體現,線上業務操作評分則參考VBSE平臺系統按團隊完成質量的打分,同學互評則由團隊7人按照大家的整體表現進行排序,不同排位的同學會賦予不同的權重,最終加權平均出每個團隊的成員得分;教師評價這部分主要針對表現優秀的同學進行加分,表現不夠積極或出現遲到早退同學進行減分。該考評方法為針對VBSE課程性質設計,并與未來企業工作中的360°考評方式接近,為公正公平考核學生提供相對有效的途徑。
3 課程建設中的問題分析
自開課以來,我院該課程的開班數由原來的一學年2個班增加至4-6個班,且每班學生人數由47人增加至68人,按照我院現有學生人數,選課人數的覆蓋率在50%左右。但考慮到學生有其他方向的實訓選修課可選,VBSE一直為選修課性質。在各級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修改與討論階段曾考慮將VBSE設為專業方向課,但諸多因素下最終未成功。
VBSE軟件在不斷升級,但受其自身限制的影響,尚存在不少問題和缺陷,比如,每位學生被劃分在不同崗位,其他崗位和角色的任務和操作步驟就很難被其他同學看見,導致學生難以掌握每個任務的全部流程。其次,平臺所附的答案推給學生時,一些后續任務的答案也會同時出現在各類總賬、明細賬中,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學生操作后續任務時不假思索直接抄寫答案。此外,平臺無法直接顯示學生所填寫的單據與正確答案之間的差異,學生可能注意不到填寫錯誤等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型學習的能力,結合整個社會對于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我院安排了大三學生半年的校外實習時間。為了更好模擬企業,我院采取9天集訓模式,早上8點半到中午12點,下午2點半到6點,每天計算8課時。第5、6學期均開課,由于第5學期要提前結課,課程安排在前15周每周末2天,連續4-5個周末,而第6學期學生第9周后返校,開課時間則為周內3天,連續3周。開課時間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選課的積極性。上課時間與學生考證等時間存在沖突,因此學生偶有請假,影響任務完成和團隊成績。
4 總結
整體來講,雖然VBSE課程尚存在上述問題,但該課程可以很好地模擬工業企業實習,讓大三學生實習中真實接觸的業務操作得以鞏固,未真實接觸的業務得以彌補。此外,應用型改革后課程設有繪畫公司宣傳海報、業務流程演繹、學習成果匯報、撰寫工作日志、每日績效評比、業務問題匯總、團隊游戲等寓教于樂的環節,讓學生從開課到結課均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課程任務分配松緊有度,大大增強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對財務單據和賬簿的填寫能力,熟悉了企業財務工作中各項業務的流轉和串聯關系,增強了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指導及自我思考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未來我院會持續改進課程,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團隊水平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玉妮.《VBSE財務綜合實訓》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21,29(21):143-145.
[2]徐堯.基于VBSE平臺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實踐體系構建分析[J].中國商論,2021,(05):186-188.
[3]韓靜.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VBSE實訓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財會學習,2020,(36):181-182.
[4]萬新煥.基于VBSE平臺的應用型本科會計實踐教學研究[J].商業會計,2020,(24):127-129.
[5]趙士嬌,朱振東.基于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下財務綜合實踐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外資,2020,(20):91-92.
[6]校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vbse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34(0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