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乾鋒
摘要:職業高中作為一種人才資源培育基地,對國家、社會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當前職業高中的學生現狀是,對知識、技術等方面的學習感到厭煩,不愿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獲得,付出相應的時間和努力。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就需要從班主任多個視角去觀察、去分析,找到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真正原因,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職業高中;學生;厭學
在職業高中,學生會產生學習厭煩情緒并非偶然,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有這種感覺。學生的心理素質、個人思想以及個人品質等因素都是不同的。在學習環境中,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這將會影響到學生對整外部環境的認知與判斷,并且會使學生陷入一種混亂。消極的影響會在學生中蔓延,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學生的社會、學校、家庭等都存在著導致學生厭學的因素,而這正是造成學生厭學的外部原因。有效的改善建議應是以深入了解其成因為前提的,通過對造成學生厭學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改善建議。
一、職業高中學生的厭學成因分析
1.內在因素
(1)學生被挫敗、喪失自信和厭學
從社會現實角度看來,上職業學校是大部分學生最后的選擇,因為他們沒能考上高中,這對許多人都是一種打擊。在青春期,有些學生不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能很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突發事件。由于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損害,并有一種自我排斥的情緒,這是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個性內向,這一類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得到滿足和成就感,因此在職業高中中他們當然不會再去努力學習,他們對職業高中的課程內容產生并不能夠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也是厭學的一個原因。
(2)由于學生基礎差,導致學生厭學
學生而言,學習不僅是一種獲得知識、提升自身技術的過程,同時也應是一種持續的成就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會獲得一定的回報,從而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學習將更加積極。而職業高中的學生,因為大部分還在讀中學,因為種種原因,成績不佳,所以沒有考上普通高中。所以,他們的基礎很差,無法了解和學習的現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喪失這種成就感,所以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假如他們對學習毫無興趣,那么他們就會逐漸變成討厭學習的人。
2.外在因素
(1)職業高中的教學戰略與目標
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職業高中對學校的管理沒有明確的、具體的目標。學生們有一種不被重視的心理,而學生對自身的要求也逐漸隨波逐流,長久下來喪失了自身的個性。現在,大多數職業高中都正在盲目地追求入學人數。教學活動以“分數”為中心,沒有按照學生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從而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一方面,他們缺乏基本的知識,另一方面,為了增加入學人數,他們背負著很大的學業壓力,所以他們很容易產生“厭學”。
(2)教師群體的教育和管理
目前,職業高中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與管理方式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問題有兩個。首先,老師對學生的管理較為寬松,表現為開放式的發展管理。職業高中學生的成長速度很快,也很容易受到各種外來影響,因此教師要加強干預,而應該對學生的成長方向進行及時的把控。二是要轉變教學觀念,轉變陳舊的教學方法。教學應重視質量,要立足于學生的身體、心理和學習的發展特征,堅持學生的主體性,才能更好地貫徹課堂教學內容。
(3)厭學與家庭氣氛有很大關系
從家庭角度來看,職業學校的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的家長都是由于工作或者其它的原因而沒有帶好自己的子女。教育方式、思想觀念都有問題。學生常常自己待在家中。缺少家長或其他家人的陪伴對培養好的學習觀念是很不利的,這些學生的家人通常對他們的子女不抱太大希望,而且他們的思想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滋生,影響到學生,使學生放棄自己的人生。
二、轉變學生厭學心理的策略
1.增強心理支援
職業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心理輔導的重視,并在必要的時候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從社會發展的觀點來看,人們所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就連學生也是如此。但相對于成人而言,大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相對較差,因此會對自身的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教師必須對其進行專門的認識和介入。在這一點上,職業高中教育無論在課堂上或日常生活中都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實際狀況。針對學生的表現,行為表達,引導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強化自己的觀點和形成對自己的準確認知,從而促使他們的思維方式發生變化,從而使他們逐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
2.為厭學的學生開設專門的輔導課程
職業學校應加大對學生心理的干預力度,為厭學的學生提供輔助性的教學。從學校發展的視角來看,搞好這方面的科研工作,能推動學校的教育與教學事業的發展。在當前的教育工作中,既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和輔導工作,其實就是在提升學校的教育和教學水平。教師在這一領域的教學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那些厭學的同學定期舉辦心理咨詢。在進行心理輔導時,教師要充分尊重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并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特別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解答。假如學生比較靦腆,就讓他去做他不敢做的事,以釋放自己。比如,讓孩子在操場上發瘋似的跑來跑去,大聲呼喊,以此來得到自由。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學習。
3.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中要注意厭學學生的轉化問題。一是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觀念,要充分認識厭學學生轉化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建立非歧視教學模式。觀念的變化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分數至上的現象。因此,教師應積極開展平等教育,重視厭學后進生的教學轉化,有效激發其學習興趣和潛力,使他們和其他學生共同進步,實現綜合素養的有效教學。
4.多對厭學學生開展賞識教育
我們所說的賞識教育,就是欣賞和贊美教育。要不斷加強厭學學生的正確行為,表揚他們的行為,使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需要糾正。重視學生行為表現,給予積極鼓勵,能有效地提高厭學學生的向上意識,增加他們的學習活動參與興趣。教師不應以過去的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而是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以發展觀來看待厭學學生。通過賞識教育對厭學學生進行轉化,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既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又能保護他們的成長才能,創造一個新的人格發展的舞臺。
職業高中是國家與社會的專門技術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他們在國家、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解決當前學生厭學問題,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柒文英.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觀偏差及其校正——基于問卷調查的實證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7):38-39.
[2]顏震華.教育激勵的理論與實踐[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
[3]張書樂.破解厭學難題提高教學質量[J].河南農業,2015(0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