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有著經久不衰的獨特而古老的魅力。但隨著新興文化形態的沖擊和消費者娛樂消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審美需求與當初大不相同,很多在歷史上受到民眾喜愛的曲藝種類漸漸失去主導地位,出現觀眾流失、人才青黃不接等困境。傳統曲藝要想更好地被傳承和傳播,青年,是其中的關鍵要素。
新時代背景下,當代青年能夠客觀評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重要功能和當代價值,基本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由于自覺認知和主體意識薄弱、全球背景下西方文化的滲透、不良網絡文化的沖擊以及當前高校缺乏系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原因,導致傳統文化在青年中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
青年群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弘揚者、創新者、踐行者,是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力軍。近年來,“國潮熱”在我國興起,受到青年一代的推崇,他們從好玩的角度來看戲曲、曲藝等傳統藝術。在抖音、嗶哩嗶哩、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年輕用戶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石,與現代文化進行重組與重構,將流行性潮流元素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并推廣傳播,以他們的文化實踐詮釋著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促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光彩。而曲藝界的青年從業者,更是在“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前提下,將傳統曲藝同其他藝術跨界融合,積極探索曲藝的新傳播形態和路徑,展現出傳統曲藝創新的新風采和新腔調。
本期特別策劃聚焦青年在場視角下曲藝的創造轉化與創新呈現,關注如何拉近青年群體與曲藝之間的距離,青年曲藝人如何更好地與時俱進傳承曲藝薪火,進而對曲藝在當代青年中影響力的提升路徑作出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