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遼寧科技大學與中國曲藝家協會啟動編著曲藝本科教材,歷經8年時間出版了12本曲藝本科教材。2015年至2021年,中國曲協連續7年不斷向教育界、文化界、曲藝界發出加強新時代曲藝學科建設的倡議;連續7年舉辦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峰會,成立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聯盟,學科建設隊伍和力量不斷壯大。經過多年業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與業外各界人士的支持,曲藝在今年被列入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曲藝界歡呼慶祝,一片沸騰。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發揮教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廣泛開展勞動教育,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曲藝的高等教育也應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更多貢獻。下面請各位同學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暢談對當前曲藝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期望。
周壯:目前,曲藝學科被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作為遼科大的曲藝學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代康康: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關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發布,曲藝被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央戲劇學院和我們學校成為首批招收曲藝本科專業的學校。我很榮幸能夠沐浴著曲藝本科教育的春風,在遼寧科技大學學習曲藝專業。
我是參加2019年遼寧科技大學在山西省設立的校考考試點進行的藝術考試,可以說當時我對曲藝的概念十分模糊,考試前一天還在百度上查詢“什么是曲藝?”我帶著這樣模糊的概念去參加了那次考試,但是我內心十分明確的是曲藝是傳統文化,這也是我們新時代青年應該學習傳承的藝術。可喜可賀的是我在2019年7月收到了遼寧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下面以我們學校為例,從個人角度來講述曲藝進入本科專業的教育模式。
據了解,我們學校在2003年成立藝術系就有了曲藝表演專業,如今曲藝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對于我們學校和曲藝界都是一件值得喝彩的大事。當年,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先生擔任名譽院長,楊振華、姜昆、崔凱、黃曉娟等多名藝術家曾在校擔任主講教師,培養出許多優秀曲藝人才,如周壯、李俊杰、裴冠紅、胡曌斌等,現在他們已經成為我們的專業教師,教授我們曲藝專業知識。
我們學校從2003年創辦曲藝表演專業,2004年正式招生,至今已有18年。在曲藝高等教育的實踐與教學方面,學院進行了摸索與創建,已擁有一套較完整的教學體系,為曲藝高等教育事業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堅強的支撐。
首先,讓我最震驚的是大一到大三,3年時間的早晚功。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每天早晨6:30-7:30、晚上18:30-20:30,大家在專業教師帶領下練習早晚功,同學們不斷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優良傳統,只爭朝夕,刻苦用功。
其次,在曲藝人才培養教學方面,我們日常的課程主要有相聲、快板、評書、小品、曲藝創作、戲曲身段訓練、中國曲藝發展簡史、曲藝概論等專業課程。老師們常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培養出一批‘擅表演、能創作、懂理論的新時代優秀青年曲藝工作者。”我們的日常學習擺脫了傳統的師父帶徒弟培養模式,而是進行了講臺式的學校教育。同時,我們還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藝術概論、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等課程。老師們培養我們的德育觀、價值觀,要求我們能夠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和眼光去看待事物。我認為,這就是高等教育的突出特點,不僅要讓我們對曲藝學科知識有系統地學習,還使得我們在知識的橫、縱方向上有了更廣闊的深入學習。
然后,在曲藝人才培養實踐方面,學校十分重視我們的實踐能力,制定了詳細的教學體系,包括期中期末觀摩、社會實踐、畢業展演,同時我們還在老師的指導下組建開設了相聲俱樂部、春柳戲劇社等社團,每周五在學校進行公益演出,而且連續多年被評為“精品校園”。相聲俱樂部在輔助專業教學的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們的興趣培養,豐富了我們的舞臺表演經驗,提升了我們的藝術表現力和創造力。
最后,在2020年底,首批由中國曲藝家協會和我們學校共同編著的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本科系列教材全部出版。其中包含《中國曲藝藝術概論》《中國曲藝發展簡史》《評書表演藝術》等共12冊。這12本教材也標志著曲藝高等教育更加完善,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更有利于新時代曲藝高等教育對年輕學子的培養,讓我們對學習曲藝有了更大的信心,可以更加系統、全面地學習曲藝知識。
曲隨時代,藝為人民。新時代,我們有新使命,曲藝高等教育在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在廣大曲藝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已經生根發芽且枝繁葉茂,將來定會花團錦簇,結出勝利而飽滿的果實。作為學習曲藝的學生,我們定會與時代同步,努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貢獻出新時代曲藝大學生的一份力量!
周壯:郝同學,現在你作為大三學生,系統學習曲藝也有3年時間,對曲藝有更加全面的理解,請你回想一下從自己剛接觸曲藝到它如今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所思所想。
郝佳昕:我初次接觸曲藝是觀看了快板《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快板獨特的節奏風格和語言特色深深吸引了我。因此,我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快板。直至高三的藝術類考試時,我才偶然得知遼寧科技大學的藝術學院有設立曲藝系,立馬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報考,并且收獲了錄取通知書。我在了解后發現遼寧科技大學曲藝系打破了固有的傳統曲藝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培養,曲藝系下設相聲、小品、快板、評書、創作、戲曲身段等多種專業課程安排,搭配思政類課程,讓我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豐富自己的內在,提升自己的思想內涵,更好地為傳承傳統曲藝藝術服務。
當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作為曲藝表演的女性學習者,我發現曲藝的女演員在表演上有很大的局限。長期以來,相聲、快板等曲藝形式大多數是由男性演員組成的,女性演員的表演及其作品的局限性一直未能受到重視。首先是曲藝題材的狹隘,由于曲藝作品的創作素材大多來源于生活,一些充斥著倫理哏和下三路的包袱兒對女性很不友好,相聲表演中的砸掛免不了一些玩笑話的出現;其次是傳統的社會道德觀念認為,女性的形象應該是溫柔賢淑、端莊得體,而曲藝表演中使相和自嘲,其動作語言大大咧咧不符合大眾審美觀念,所以表演很難出彩。
不過,時代在進步,社會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變化,自20世紀30年代后涌現出一批以相聲為職業的女藝人,來小如、吉文貞等;40年代以后的于佑福、劉玉鳳、回婉華······還有后期的魏文華、張文霞等。這些女相聲演員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曲藝行業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相聲藝術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為曲藝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其中有很多適合女性表演的段子和表演方式,像于佑福的《打燈謎》,回婉華的《五紅圖》《對對子》《鈴鐺譜》,張文霞的《夸住宅》《洋藥方》等,給我們學習、表演相聲留下了很多可借鑒的例子。雖然曲藝中有女性表演的性別劣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相聲女演員的出現使得相聲的演出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女性的俏皮幽默也讓曲藝表演有了更寬闊的發展空間。一身旗袍或一套唐裝,女演員就可以將東方女性的魅力展現在舞臺之上,并且也可以將現代舞蹈、歌曲等新興的藝術形式融入曲藝藝術中,展示出曲藝包羅萬象的特點,所以新時代的相聲女演員應該借鑒老一輩相聲女演員們的藝術道路、吸取她們的經驗,并且與時代融合展示出自身的青春活力,用文化底蘊來支撐自己,最大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優越性,尋找自身的曲藝道路。有了前輩藝人們留下的經驗和新時代的人們的思想解放,讓我更加堅定了學習曲藝的決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義不容辭。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孩子開始喜歡傳統藝術,喜歡聽相聲、說相聲,我為自己是一名學習曲藝的女生感到驕傲和自豪。
遼寧科技大學曲藝系的老師們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展示自己的平臺,從迎新晚會到每周的相聲俱樂部,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快板錄制到運動會上的百人快板表演,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提升專業知識的各種舞臺,讓我感受到了老師們的良苦用心。曲藝行業是一個團結溫暖的大家庭,是一個只要勤奮肯學,即使我是女生也會有自己站上舞臺閃閃發光的那一刻。曲藝讓我們不再對未來人生的規劃感到迷茫,甚至我們可以努力成為像賈玲一樣的女喜劇演員。在現今重視人才培養的大環境下,成為語言口才教師也是很好的選擇。曲藝老師們總對我們說:“學藝先學做人”。在遼寧科技大學曲藝系的學習是我最寶貴的財富,就算今后真地不能從事和曲藝相關的行業,我相信我們這幫學生也一定會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曲藝發展任重道遠,相聲女演員要想被觀眾接受和喜愛還需自己更加努力。在新時代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黨的精神,深入生活,謳歌人民,把握社會發展脈搏,創作出有思想、有內涵的曲藝精品。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喜愛曲藝藝術。
周壯:曲藝是一門傳統文化,它凝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如今曲藝走進高校,進行更加系統化的教育,正在一步步地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你對曲藝發展有哪些新期待呢?
姚明江:2022年,曲藝界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喜訊——曲藝成功列入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這是歷經幾代人共同努力才有的結果。我認為這不僅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一個嚴峻挑戰。眾所周知,目前獲批建立曲藝本科專業的高校有兩所——中央戲劇學院、遼寧科技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作為獨立學院可以設置校考進行招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需要選拔學生,但遼寧科技大學是綜合類大學,所以沒有設置校考的權限,無法根據自身專業的需求選拔學生。我們學校自2020年以來一直是承認所招生省份的播音或影視表演統考成績的,這也就造成了所招收的學生與該專業不對口,大部分學生之前對曲藝一無所知,基本都是到學校現培養興趣。這一局限性很大程度地限制了高校的曲藝后備人才的選拔,也希望隨著曲藝學科體系的逐漸完善,能夠打破這一局限性。
雖然目前的曲藝傳承方式隨著曲藝本科的建立已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想要曲藝更好地傳承就必須提高曲藝本科的師資力量。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提高師資力量無疑是曲藝人才培養的助推劑,所以希望中國曲協以及地方的曲藝名家能夠組織起來,分批次、分時段地進入曲藝本科專業的高校進行實地講學,這樣可以使學生博采眾長,不斷通過學習在理論和實踐上武裝自己。同時,我也希望在所有曲藝人共同努力下將來可以進一步促進曲藝教育,也殷切期望可以培養研究生和博士生,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多元化發展,打造出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走出一條曲藝學科的發展之路。
曲藝本科專業的設立對社會各界無疑是件大好事,但是也面臨著就業問題,曲藝本科畢業的學生該何去何從這一問題令人深思。雖然之前有一批中央戲劇學院曲藝大專班的學生,但是那批學生大都改行到影視表演行業或者其他的行業,據了解目前僅有一兩人還在堅持走曲藝的道路。還有遼寧科技大學畢業的學生大都在各個地方文化館以及各地的新文藝團體,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曲藝看似火爆但實際上確實是不掙錢的行業。如果是在各地文化館這類事業編工作還不錯,但如果是在一些新文藝團體工作,收入也只是勉強維持生活的開銷,所以要想解決曲藝這一現狀,要進一步努力讓曲藝本科專業的學生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用而并不是畢業即失業,這樣或許會吸引一大批青年從事曲藝行業。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少以營利為目的新曲藝群體興起,其中從藝人員數以萬計,大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水平參差不齊,但是他們會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搭乘新媒體的快車。其中不乏有一些資歷尚淺、不守行風的青年從業者利用新媒體平臺從中牟利,進而毀掉曲藝的優良傳統。老一輩曲藝人靠的是一個又一個膾炙人口的作品深入人們的內心,我們新時代曲藝人也應該提高曲藝創作能力,努力創作出時代精品來繼續發揚曲藝針砭時弊的特點。但是現在很多演員不是為了創作精品而創作,他們不通過學習曲藝知識來提高自己,而是通過一些“不當”的手段打造自己,甚至野蠻到出現穿上大褂就敢上臺的行為。我認為,曲藝決不能演變成不遵守行業規范、不重視藝術修養、只為盈利的藝術,所以廣大曲藝工作者應該自覺遵守中國文聯發布的《修身守正 立心鑄魂——致廣大文藝工作者倡議書》和中國曲協發布的《關于加強相聲界行風建設?自覺踐行崇德尚藝的倡議書》,各級曲協也應該嚴格把控相關從業者的入行標準,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曲藝業態。
曲藝建立本科專業是不斷地為新時代的曲藝事業注入新鮮血液。作為曲藝本科生的我們要不斷學習,尤其是加強傳統作品的學習,增強自身的理論能力、創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彰顯新時代曲藝大學生的優良風尚,繼續為人民群眾創作喜聞樂見的曲藝節目。曲藝從業者也應該從自身出發積極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學習新時代的新思想,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用新思想不斷武裝自己,爭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黨中央作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決策,就是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筆者堅信,遼寧科技大學曲藝專業定會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不辜負教育界和曲藝界的厚望重托;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發揮教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為黨和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責任編輯/陳琪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