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苑玲 尤彧聰

摘要:廣東作為中國進出口貿易主要省份,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通過基于2009~2019年廣東省進出口貿易數據,分析了廣東省進出口貿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優化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廣東省進出口貿易;市場結構
一、背景
廣東省作為中國對外貿易大省之一,在全國對外貿易中發展起重要作用,對國家經濟增長和增加財政收入具有推動作用。改革開放以后,廣東進出口貿易不斷發展,進出口總額多年居全國第一。同時,國家積極推動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帶、RCEP協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為廣東省進出口貿易提供了機遇,加深了廣東省與東盟國家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合作尤為明顯。廣東省進出口貿易增長對經濟增長、消費市場、對外經濟合作等方面具有較大影響。
二、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發展現狀
(一)進出口貿易規模(圖1)
1.出口總額巨大,出口增長速度穩定
據廣東省統計數據顯示,廣東2019年進出口貿易達10365.78億美元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其中出口6294.64億美元,進口4071.14億美元。從廣東省出口總額來看,除有些年份出口總額略有下降外,總體來說廣東省出口總額都處于不斷增長趨勢。廣東省出口總額從2009年3589.56萬億美元增到2019年6294.46萬億美元。可見,廣東省出口增長速度穩定,出口規模不斷壯大。
2.進口總額前期呈穩步增長趨勢,后期呈波動趨勢
從廣東省進口總額來看,廣東省進口總額從2009年2521.62萬億美元增到2019年4071.14萬億美元。在2009~2013年廣東的進口總額處于穩步增長趨勢,在2013年~2018年期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
(二)進出口貿易市場結構(圖2)
1.出口主要集中在歐盟、美國地區,其次為東盟國家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省出口貿易市場較為集中,對歐盟、美國、東盟總值為983.81億美元、1010.78億美元、710.92億美元。出口到歐盟、美國地區的貿易額占全部貿易額的比重高達52%,其次出口到東盟的比重為19%。整體來看,廣東省貿易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歐美、亞洲地區。
2.進口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以東盟為首
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正式建立,中國對東盟產品的貿易關稅降為零。廣東省對東盟地區也提供了更開放服務貿易市場和投資市場,2019年廣東省進口東盟地區比重高達29%,東盟成為廣東省進口的主要地區。
(三)進出口貿易主體結構
改革開放以后,私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是推動廣東省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體力量,對廣東省外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2019年,廣東省進出口主體中,私營企業的比重最為突出,其中私營企業進出口比重占所有企業進出口比重分別為49%和50%,成為廣東省最主要的進出口主體。
三、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1.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帶的形成
2017年中央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的深圳、廣州兩個作為區域性金融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粵港澳大灣區是整個中國最開放的地區,其形成拓展了廣東省的對外貿易發展空間,為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帶來了契機。
2.RCEP協定的簽訂
RCEP是由東盟國家為主導,其建立旨在減少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有利于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自由化的發展。部分成員國之間實施"零"關稅,有利于廣東省與RCEP成員國發展更加全面的合作,推動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覆蓋18億人口,是由發展中國家組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貿區。協議簽訂后,中國與東盟逐步實現了商品和服務貿易自由化,并創造自由和便利的進出口交易市場環境,為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發展創造了時機。
(二)挑戰
隨著WTO協議的實施,國際貿易中傳統的貿易壁壘逐漸減少。發達國家為保護本國經濟利益,采取了更加隱蔽性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例如:REACH、WEEE指令等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加入WTO后,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使我國2/3的出口企業遭受損失,這對廣東省外貿企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廣東省進出口貿易依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四、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發展對策建議
(一)拓展多元化市場結構,加強與多方外貿合作
在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中,存在對進出口貿易市場結構較為集中的問題,市場結構過于集中不利于減小廣東省對外貿易的風險。廣東省應不斷拓寬外貿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逐步加強與亞洲、歐洲、美洲等國家或地區的外貿合作,以此分散國際貿易市場結構過于集中所帶來的風險。
(二)優化產品結構,助力產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隨著國際經濟貿易合作的不斷發展,各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也不斷增加,廣東省要優化產品結構,助力產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增強產品出口國際競爭力,才能在國際貿易中立于不敗地位。
(三)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技術標準體系,充分利用國際貿易規則
通過建立更加完善的與國際接軌的技術標準體系,提高國家標準檢測技術,避免國外技術性壁壘措施。同時,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應該根據WTO規則和世貿組織規則保護自身合法利益,保證對外貿易合作在公平的基礎上進行。
作者簡介:鐘苑玲(1999.03-),女,漢族,籍貫:廣東河源人,廣州工商學院商學院,18級在讀本科生,學士學位,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