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存
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的持續進步,民生水平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日益增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各類事物都有了全新的要求,對蔬菜也是如此。有機蔬菜在現階段,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其滿足了人們對健康、天然的農產品追求。
關鍵詞:有機蔬菜;種植模式;生態農業技術
引言
相較于普通蔬菜,有機蔬菜有著更高的營養價值,更能滿足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我國向來都是農業大國,在農業種植中,蔬菜占據著很大的比例,在蔬菜種植的過程中,選擇的種植模式會直接影響到蔬菜的產量與育成后的質量。而有機蔬菜的種植,相較于普通蔬菜種植,無疑有著更高的要求,只有運用合理的種植模式,科學的生態農業技術,才能確保有機蔬菜的產量與質量。
一、有機蔬菜的特點
不同于普通蔬菜,有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所選擇的肥料都是一些有機肥料。有機肥料在使用過程中,不僅會使種植區的土壤變得肥沃,且不會對土壤造成任何額外的損害,充分的為蔬菜提供養料。在種植有機蔬菜時,受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不同地域的種植模式也完全不同,只有正確的選擇適宜的種植模式,在適宜的環境中種植有機蔬菜,才能保證有機蔬菜的質量與產量。在種植有機蔬菜時,一定要確保其具有獨立的種植區域,不能與其他普通蔬菜植物一同種植,要確保有機蔬菜的種植環境,使用水質,所處環境空氣全部都符合無污染的標準。
二、有機蔬菜的具體種植模式
(一)選擇優秀有機蔬菜種子
種子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了有機蔬菜育成后的質量,因此在種植有機蔬菜時,一定要選擇品質優良的種子。通常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進行判別選購。其一在選擇有機蔬菜種時,一定要確保該種子是非轉基因的種子。其二要確保選擇的有機蔬菜種,具備成活的活力。其三要確保選擇的有機蔬菜種,具備極強的抗藥性。當選擇的種子可以滿足這三個方面的規定時,品質則可以獲得保障。
(二)基地的選擇
在正式種植有機蔬菜前,一定要確保種植基地的規格符合國家種植有機蔬菜的相關標準。在選擇基地時,要結合種植區域的實際環境,空氣,水源來進行選擇,要確保有機蔬菜擁有自己獨立的種植區域,必要時可以設置相應的隔離區。值得注意的是,在確定種植區域后,要先在選定區域進行土壤轉化工作,通過該工作,將選擇區域的土壤全面轉化為有機土壤,通常這個過程會持續兩年。只有當土壤符合要求后,種植的蔬菜,才會成為有機蔬菜[1]。
(三)科學培肥
為了確保有機蔬菜的產量與質量,應全部選擇有機肥,并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施肥,具體如下:
(1)科學施肥
要確保在種植有機蔬菜的過程中,不使用任何一種含有化學廢物的產品。具體包含為肥料,化學殺蟲劑,催生劑等。在種植的全過程中,只可以使用基礎的有機化肥。在控制病蟲害時,也不可使用帶有化學物質的農藥,應該優先選擇生物農藥等非化學的病蟲害控制方法。除此之外在有機肥料的選擇中,一定要確保有機肥料的氮含量充足。
(2)病蟲害防治
在種植有機蔬菜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蔬菜種類的的多樣性,具體可以選擇循環種植的方式,在不同的時段內,選擇種植不同的蔬菜,杜絕持續種植一種蔬菜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護有機蔬菜,減少病蟲害的侵擾。除此之外,在種植區域一定要定時進行雜草處理工作,防治雜草過分掠奪有機蔬菜的營養。在種植期間內,如果出現嚴重的病蟲害,可以通過太陽能殺蟲,生物導彈燈箱式進行防治。
三、生態種植農業技術的推廣
(一)加強人才培訓
有機蔬菜的相關種植技術相較于傳統種植技術,是一種更為現代化的種植技術。所以無論是在研發階段,還是后續投入使用,都是需要大量人才做支持的,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強對人才的培訓[2]。在選擇培訓方式時,可以選擇養成式的培訓方式,如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報考有機蔬菜種植的相關專業,為該領域源源不斷的提供活力。再此基礎上再加強對已有人才的培訓,要定期進行培訓,使其可以隨時掌握國內外先進的種植理念以及種植技術。并且要積極的給予相關人才實驗的機會,讓其能夠將所學到最先進的理念技術真正的進行印證,通過實踐來判斷其的有效性,并根據其中的問題,結合當前環境不斷的進行優化,從而提升自身專業力,提升有機蔬菜產量與質量。
(二)構建完善生態農業創新體系
在有機蔬菜的種植過程中,所處區域的政府部門一定要予以大力的支持,要確保各項有關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落實到位,必要時可以向下投放技術員,進行有機蔬菜種植生態技術的推廣。同時還要加大對科研的支持力度,要鼓勵相關科研人才不斷的進行新技術的研發,要無條件的給予支持,通過不斷的推廣與應用,打造富有我國特色的生態農業技術創新體系。
(三)強化生態農業技術宣傳力度
如果想讓有機蔬菜相關的種植技術進行全面的推廣應用,就離不開推廣工作。各地區在開展生態農業技術普及時,一定要在各個地區做好相應的推廣工作,首先要讓農民意識到有機蔬菜相較于普通蔬菜的價值,要讓農民知道,相較于普通蔬菜,有機蔬菜可以提供更多的營養價值,可以更好地滿足人體健康所需,更重要的是有機蔬菜的種植,可以有效的提升蔬菜種植的收入[3]。只有農民對有機蔬菜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種植有機蔬菜的農民不斷增多,農民才會更加關注有機蔬菜的產量與質量,才會了解各類先進技術。只有這樣,各項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才會更加順利。
四、結束語
隨著民生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對有機蔬菜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高,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種植有機蔬菜時,更要將選種,選址,培肥等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好,要從根本上保證有機蔬菜的產量與質量。只有產量與質量雙雙提升后,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通過多方面的改進,讓更多的人認識有機蔬菜,認識生態農業技術,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領域中,也是在現階段十分有必要進行的一件事。只有種植規模越來越大,生態種植技術使用越來越廣泛,蔬菜種植才能在保質保量的同時,完成綠色種植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郭二光. 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J]. 農家參謀, 2020, No.651(07):59-59.
[2] 李純艷. 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J]. 中國科技投資, 2019, 000(010):296.
[3] 劉向英. 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J]. 種子科技, 2019, 037(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