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丹弘 許耀霖 黃冰冰 駱逸舟
摘要:步入社會主義新時代,國防軍事建設與我們的國家安全、社會進步緊密掛鉤。隨著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發展,國防軍事建設能力也隨之不斷提高,國防工程建設項目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本文就“發展與安全”的觀點,分析國防建設與國家安全的關系。
關鍵詞:國防建設;國家安全;中國古代邊防建設;中國現代邊防建設;萬里長城;巡邏路;三峽大壩;關系
一、(一)國防建設是國家安全的保障
1.中國古代國防工程建設---萬里長城
中國古代的邊防建設,大部分是建筑防御工程以抵制外來侵略,或實施戍邊固邊方案已達到邊防目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凡是到過萬里長城的人,無不驚訝于它的恢弘氣勢和規模。聞名遐邇的萬里長城,仿佛一顆耀眼的明珠,經歷了千百年來數不清的雨雪風霜,在世界的東方,綻放著熠熠光芒。它是中國古代構筑的以城墻的主體,與其他工程設施相結合的連續式防御工程體系,是城池筑城體系的發展和運用。長城據險筑墻,關堡相連,烽堠相望,敵臺林立,層層布防,在我國的戰國時期各諸侯之間、秦統一之后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在我看來,萬里長城這一古代軍事防御建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防御了北方匈奴的入侵,維護并鞏固了空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邊防和安全,給中原環境生產生活提供了穩定和諧的環境,而這,恰恰響應了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的思想,真真正正做到了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由此可見,中國古代修筑邊防工程建設,以長城為代表,用以積極地軍事防備,維護了我國的國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中國現代邊防工程建設——廣西省大新縣巡邏路和攔阻物理圍網項目
廣西省大新縣巡邏路段位于中越天-板約瀑布國際旅游區合作區內,全長2.1公里,沿線經過831-835號共21個界碑,其中基本界碑5個,輔助界碑16個。該地區高山峻嶺,地形嚴峻復雜。在過去,邊防戰士們每次巡邏邊境、查看界碑情況、護理界碑都格外困難。而如今,大新縣外事和邊境事物管理局在修建該段巡邏路時,斥巨資將該段崎嶇險峻的山路修成了機耕路,為邊防部門巡邏界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中國界碑使中國與鄰國搭建了友好交流的橋梁,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著中國與鄰國的友好關系往來。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界碑是中國領土劃分的重要標志,對我國的實邊固邊意義重大?;赝麣v史,西漢文、景時期,皇帝便在邊關要地配置邊防軍,加強邊境地區的防御。所以,廣西大新縣巡邏路及攔阻物理網項目的工程建設,為我國實邊守邊政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交錯縱橫的巡邏路,為國家國防建設服務,維護了國家安全、領土完整、發展利益和世界和平。
(二)國家安全是國防工程建設的條件
在全球安全、地區安全和國家安全構成的整體安全結構中,國家安全既是基礎又是核心。國際上、生活中、網絡上,各種類型的安全事件都是在給我們警示,使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潛在的安全事件隨時都可能威脅到我們的安全。國家安全無小事,小到個人信息安全,大到國家形勢安全,一旦發生問題,不僅會對國家及社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還會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安定。因此,加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迫在眉睫,無論是國內地緣、國際形勢安全,還是太空、網絡、深海等新興領域的國家安全。
1.近代基于國家安全而被擱置的工程建設——三峽大壩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武漢大橋成功通車,“天塹變通途”的奇跡跨越汩汩長江,昂揚屹立在祖國的南方。在這一計劃實現后,毛澤東又提出了“高峽出平湖”的設法主意。在1958年1月17日毛澤東在廣西南寧召開的專題會議上,水利專家林一山在分析了三峽大壩的可行性與必要性之后,積極主張建設三峽大壩,主管水電建設的李銳也在自己的報告中著重表明了建設三峽大壩對國防建設的意義。但是,盡管三峽大壩建設集發電、航運、灌溉、防洪等多優點于一身,在那樣一個多快好省、大干快上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近乎勢不可擋的情形下,毛澤東基于“三峽工程吸引敵人注意會關系到長江下游千千萬萬人民生命安全”的緣由,放棄了建設三峽大壩工程的想法。從這一典例可見,由于三峽大壩的修建涉及房屋拆遷、移民安置等問題,對國民生活、地區生產難免造成不必要的影響,也存在著造成國內動蕩的隱患。因此,國防工程建設必須基于國家安全的條件之上,任何帶有對國家安全潛在安全風險隱患的國家工程建設都是不允許實施的。
2.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維護國家安全
在2019年國慶的建國七十周年大閱兵儀式上,有“東風快遞”之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實在令人難忘?;鸺娛勘鴤冇盟麄冏罹珶拑炐愕能娙吮旧?,讓我們感受到了速度與力量,感受到了速度與青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是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不可缺少的寶物。1964年,我國國防體系經過十年艱苦努力基本完成配套,成功于新疆羅布泊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標志著我國當代國防在某些領域的突破已經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而如今,中華人民解放軍成立火箭軍,旨在提升我國軍隊核威懾和核反擊的能力,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不斷完善“三位一體”的核力量。強國夢包含著強軍夢,強軍夢支撐著強國夢。沒有國家的富強,強軍就無從談起;沒有強大的軍隊,國家安全和發展也無法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實現強軍夢?!皷|風快遞,使命必達”,中國當代軍隊在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建設大勢的前提下,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條件下,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以現代化為中心的軍隊建設。
綜上所述,國防建設與國家安全密不可分,二者為鳥之兩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共同為新形勢下的國家軍事力量做出卓越貢獻,共同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穩步增強、國際地位逐漸提升,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
參考文獻
[1]范熙晅.明長城軍事防御體系規劃布局機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5.
[2]欒穎.語義預設的解讀與翻譯--以2010國防白皮書漢英翻譯為例[J].懷化學院學報,2012,(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