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在城鄉一體化的大格局下,運用新型技術和理論,結合鄉村景觀現狀特征,提出產業升級戰略,實現村莊特色升級改造和可持續發展。對于徽州古村落的規劃和發展來說,這是極大的機遇。文章立足黃山周邊地區,主要以徽州古村落為研究對象,通過廣泛的閱讀和資料的收集,獲取相關的理論成果和結論,了解田園綜合體的理念以及徽州古村落的發展現狀,發現目前的不足,并借鑒科學的調研方法,以保證本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前瞻性和內容上的創新點。
關鍵詞: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美麗經濟;古村落
1 安徽黃山呈坎村:白墻青瓦里的古村記憶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村,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這座有著1800多年歷史的村落,曾是朱熹筆下的“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1]。
1.1旅游產業:構建“四位一體”新模式
借助文化和生態資源優勢,呈坎村主動打破以呈坎景區為核心、以觀光旅游為主的單一的開發模式,科學定位,合理布局,通過構建“徽州古村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學基地+田園綜合體+旅居休閑養生”四位一體新模式,輔以非遺大師藝術展陳館、非遺精品體驗館、文博藝術館等項目,彰顯文創特色,差異化打造全市全域旅游示范品牌,實現“吃住行游購娛”傳統六要素與“商養學閑情奇”新六要素的并行發展,全力打造黃山市全域旅游的“徽州樣板”[2]。
近年來,呈坎村以共建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戰略合作為契機,先后實施呈坎旅游集散中心外遷一期、呈坎文物保護樣板工程、徽派雕刻研究所、智慧景區建設、溪東街業態打造、寶綸路綜合改造、潨川河綜合治理及景觀帶亮化、古建筑群消防工程及呈坎村文物保護工程,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完善。2020年,呈坎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呈坎景區門票收入達570萬元。
1.2民宿經濟:盤活地方特色資源
呈坎村民宿旅游集群片區現有民宿69家,客房700余間,床位數1700余個。2021年以來,已接待住宿游客1.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90余萬元,精品民宿澍德堂入選安徽省百家精品民宿及“徽州民宿最佳品牌”,首善儒宗等2家精品民宿榮獲黃山市“徽州民宿100佳”稱號。
在民宿業態百花齊放的大背景下,呈坎村依托“鄉村”和“鄉愁”等要素,通過回購、租賃、置換、退出等模式,有序盤活舊村委會用房、舊廠房、舊校舍、農戶閑置房等閑置合法資產62處;同時鼓勵通過注冊鄉村旅游投資開發公司、組建鄉村旅游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整村連片發展鄉村民宿。
1.3百姓生活:享受鄉村發展紅利
徽州區全面啟動39個自然村“五清一改”和“三大革命”,通過戶主會、黨員大會、入戶宣傳等形式,明確村民主體責任,引導全民參與。利用各種有力措施,強化保潔隊伍,設置專職崗位和人員,負責城鄉日常環境衛生管理與維護,對環境衛生做到全天保潔,營造干凈、整潔的居住和旅游環境,古村落內面貌煥然一新。2020年,呈坎村成功創建“安徽省級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
鄉村旅游的發展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當地群眾的增收渠道,通過政府引導、社會互助等模式,村委會主動聯系景區管理公司及特色民宿,幫助當地群眾走上景區安全員、餐廳服務員等崗位,旅游行業直接吸納就業人數超3000人;同時景區每年還會進行資產收益分紅,使周邊群眾從旁觀者、局外人變為參與者、受益者。
2 安徽潛山潘鋪村:煥發“美麗經濟”新活力
安徽省潛山市梅城鎮潘鋪村位于梅城鎮北端,實施3.0版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以來,美麗鄉村建設帶動了鄉村旅游和相關產業發展,正煥發出“美麗經濟”新活力。
2020年,潘鋪村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入戶道路硬化率達100%,文化體育健身器材一應俱全,人居環境全面提升,中心村綠化率達45%以上,改廁率達100%,新修漫道綠樹成蔭,村容村貌明顯改善;建有農民工創業園標準化廠房13000平方米,已入園企業9家,2020年新入園企業2家。潘鋪村將產業興旺與生態宜居融合發展,通過整體規劃,在鄉村風貌提升的同時,穩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3]。
潘鋪生態休閑農莊坐落在潘鋪村,流轉土地1000余畝,設有經果林采摘區等八大功能區塊,春有花賞、夏有蔭涼、秋有碩果、冬有銀裝,是集農業觀光、旅游休閑、農事體驗、戶外拓展、健康美食等多種業態的特色田園綜合體,先后榮獲3A級景區、國家供銷總社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安徽省示范家庭農場等榮譽。農莊積極探索扶貧新路徑,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建立潘鋪生態休閑農莊扶貧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就業帶動、技術指導等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截至2020年12月,合作社共發展社員409戶,其中貧困戶27戶;帶動155名貧困人口就業;吸收戶貸企用扶貧貸款17戶;結對幫扶4戶貧困戶;“百企幫百村”幫扶龍潭鄉龍潭村。
下一步,梅城鎮將圍繞天柱山后山旅游開發打造城市后花園的目標,依托3A景區潘鋪生態休閑農莊,大力發展農家樂及精品民宿,建設精品旅游線路,全力推動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安徽省農特電商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吳澤鋒,丁作坤. ?現代農業科技. 2020(06).
[2] 農旅融合與新農村建設的探尋研究——以巢湖三瓜公社為例[J]. 湯彭芳. ?現代商貿業. 2018(31).
[3] 國內外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研究[J]. 雷玉,于欣波. ?建材與裝飾. 2018(17)
基金項目:黃山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徽州文化項目(2021xhwh020);黃山學院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紅色長三角,文旅共同體;黃山學院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云上”學習,人人來當監督員(202010375031);
作者簡介:陳亮(1990-),安徽宣城人,黃山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教師,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