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創新劵政策概述
創新券是由政府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免費發放的權益憑證,主要用于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創新服務提供機構的資源開展研發活動和科技創新,其本質上是政府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經濟實力不足、創新資源匱乏,科研機構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動力不足等問題而設計并發行的一種創新貨幣。創新券政策門檻相對較低、普惠性強,在支持企業提高創新能力,推動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中小企業合作,促進科技資源的共享、提高公共資金的利用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滄州市創新劵實施現狀
(一)相關政策要求
滄州市科技創新券分省級科技創新券和市級科技創新券,省創新劵支持范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與創新服務提供機構合作開展的與其創新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試驗測試、創新方法培訓等服務,申領使用要求為創新券每次限按服務合同總金額的50%申領, 企業每年根據需要可多次申領??萍夹椭行∑髽I每年的創新券累計申領額度按自然年標定,上限為10萬元。市科技創新券采取第一年發券,第二年兌付的方式進行。支持對象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范圍為企業購買測試檢測服務、科技研發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科技金融服務及企業購買研發設備等。申領使用要求為創新券專項經費和企業自籌經費配套使用,專項經費抵扣不高于總服務費用的50%,最高不超過20萬元。
(二)實施現狀與成效
省科技創新券自2017年開始實施,截止2020年,我市累計發放省創新券12項,金額108.1萬元,兌付6.1萬元;市科技創新券自2018年開始實施,累計發放創新券37項,資金485萬元,兌付12項,兌付資金98萬元。市科技創新劵近三年發放兌付數據見下表:
由于滄州市創新劵政策實施較晚,迄今為止只開展了3年,且發放規模較小,因而無法準確把創新劵政策與其他科技政策有效分離進而研究其實施成效。現就2018年滄州市創新劵政策推出以來的系列科技政策的實施成效進行調查分析,可以看到,2018年全市R&D經費支出為31.4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5.3%,投入強度達到0.96%,2019年全市R&D經費支出為41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0.6%,投入強度達到1.14%。
三、滄州市創新劵政策實施面臨的問題
從表1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滄州市在創新劵的發放規模明顯較小,發放量最多的2020年也僅僅發放了320萬元,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差距顯著,而且兌付的金額與發放的金額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距,2018年發放的金額中,僅兌付了52%,2019年發放的創新劵僅兌付71%。在發放兌付量規模如此小的情況下,很難撬動社會資金,促進科技研發投入。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創新券領用兌付存在地域限制
河北省大力推進創新券的異地互通,2018年7月20日,京津冀三地科技、財政主管部門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促進三地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創業團隊跨區域共享科技資源,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目前創新劵異地流通仍面臨著手續繁雜、周期較長的問題,使用起來存在諸多不便。創新券不能有效跨地區使用,嚴重限制了創新券政策的效力發揮,導致一些企業無法享受到合適的科技服務。
(二)創新券宣傳力度不足,惠及面小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當地很多企業對創新劵政策認識不足,不了解創新劵的支持對象和使用范圍,甚至很多企業并不知道有這項政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創新券政策的效率,導致“有券發不出”和“企業不知道”結構性矛盾。
(三)創新劵兌付程序繁瑣,且時效短
創新劵兌付流程繁瑣,周期較長。根據創新劵管理辦法的要求,在創新劵兌付環節需要在線填寫科技創新券兌付申請表,以及多項佐證材料。然后由管理部門對兌付材料進行形式審核,組織專家評審,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需要準備的材料和流程較多。加之創新劵并不是實時兌付,造成兌現的企業或者服務機構資金墊付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創新劵在使用時有時效限制,按照規定創新券在申領后12個月內未提出兌付申請的自動作廢。導致很多企業在申領導創新劵后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兌付,嚴重影響了企業申領創新劵的積極性。
四、滄州市創新劵對策研究
(一)加快異地互通。目前各地創新券發放主體都認識到創新劵的異地互通越來越成為創新劵政策施行的瓶頸,都在積極探索科技協同創新的模式,京津冀、長三角甚至全國范圍內都在積極試行異地互通模式,既可以滿足中小企業的科技需求,又科技提高科技服務提供企業的服務積極性,我們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加快融入全國異地互通中,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科技資源共享。
(二)加大宣傳力度。拿出部分宣傳資金,加強與當地媒體的合作,通過電視、報紙、網絡、戶外媒體聯動,全方位全媒體展開政策宣傳,并充分發揮協會、商會和聯盟等的作用,通過獎勵方式鼓勵行業組織向行業推介創新券政策;加大對各類孵化器、眾創空間、工業園區的宣傳力度,定期組織政策宣講;對服務平臺進行宣傳輔導,讓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了解創新券政策,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主動提醒企業申領。
(三)建立服務平臺。建立統一的創新券服務平臺,創新劵的申請、審核、發放、兌付等統一在平臺內開展,并推行無紙化模式,構建一個創新劵電商平臺,一方面提高企業申請創新劵的便捷性,按需直接在平臺內選擇相應的服務,加入“購物車”,結算時創新劵作為“紅包”直接抵減服務費用;另一方面也方便創新劵管理機構實時掌握創新劵實施情況,為政策改進提供數據支撐。
參考文獻
[1]郭峰.武漢市科技創新券政策執行效果分析與建議[J].科技創業導刊,2016,3:9~12
[2]赫運濤, 魏行健, 王祎, 等. 我國科技創新券政策的實踐與思考[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5):9-14.
作者簡介:朱榮( 1991.--至今),河北省滄州市,女,漢,本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