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國退市制度的建立起步較晚且不完善,政策的執行也不到位,難以發揮有效作用。本文對退市制度的演變以及目前的情況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能優化退市制度,使其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功能。
關鍵詞: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股票市場
一、引言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指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交易的行為,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能否自愿選擇退出證券交易市場,有兩種情形:主動退市和被動退市。主動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從證券市場退市;被動退市是指被監管部門強行摘牌,一般是因為有重大違法違紀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2020年隨著一系列新規的出臺,我國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兩大關鍵制度:注冊制、
強制退市全面落地。統計顯示,2020年共有16家A股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另外有13家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渠道退市,年內退市公司合計達29家。并且2020年也是中國股市歷史長河中,退市公司最多的一年。2020年全年,全國A股共有上市公司4140家,A股史上共有125家公司退市,平均退市率約為3%,相較于成熟市場年均10%的退市率,差距非常明顯。
二、我國退市制度現狀分析
(一)處罰力度較弱
我國的制度一直都注重批評教育,輕處罰。違法成本低,一些無良企業就會趁機膽大妄為,擾亂我國資本市場的秩序。如果制定更加嚴厲的懲罰機制,加大懲罰力度,徹底打消投機者的僥幸心理,把機會主義扼殺在萌芽階段,就能更好地促進中國資本市場健康良性發展。
(二)利用ST緩沖程序
我國現階段實行的ST緩沖退市制度影響了股票市場,致使許多不良公司在證券市場上茍延殘喘,這些公司在ST緩沖期經過一系列的利潤操控,達到符合市場盈利的要求,從而避免退市。這些不良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將他們的“殼資源”反復投機取巧,后果惡劣影響嚴重,例如之前做假疫苗造成嚴重后果的長生生物,但是長生生物的股票變成ST之后,股價卻接連上漲,充分顯示了整個市場上投機取巧的不良風氣。
(三)投資者對公司發展失去信心
部分公司資金周轉困難或陷入財務丑聞后,很可能會面臨信用等級下調,資金鏈斷裂的情況。這會使投資者對企業發展喪失信心,致使企業股價持續下跌,直至低于發行面值,從而只能無奈強制退市。
(四)信息披露不規范導致中小投資者權益受損
上市公司需要披露資產、負債、現金流量、利潤構成等基本信息,社會公眾根據披露的信息以及其他因素決定投資,因此上市公司披露不規范的信息會誤導投資者的理性投資。例如在2010年登陸深交所的雛鷹農牧,將2018年發生的共39件訴訟、仲裁事項隱瞞到2019年再披露,涉及金額259451萬元,占2017年度經審計凈資產52.27%。
(五)散戶投資者比例過高,投機炒作氛圍仍較為濃厚
據統計截止2020年6月,中國A股散戶共1.67億,持有13.07萬億元市值,占比28.64%,相比專業的投資機構,大部分散戶投資者對企業財務和發展狀況等基本情況沒有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也沒有足夠重視股票交易的重點指標等。投機炒作風氣盛行,致使股票行情波動異常明顯。甚至有部分機構投資者根本沒有分析宏觀經濟情況和行業市場變動趨勢,通過自身資金優勢不正當“割韭菜”謀利,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受到了嚴重侵害。
三、我國退市制度完善策略
(一)加強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
連續虧損是導致上市公司退市的主要原因,企業的發展命運由盈利能力決定。所以應當將企業主營業務的競爭力擺在第一位,大力提升公司在主營業務領域的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及時調整發展戰略,盡量不走彎路,不沖動武斷,合理調整發展策略,避免浪費企業的資金和資源。
(二)優化投資決策程序
加強對投資決策程序的優化,應該要完善企業的制度結構,強化中小股東的權利,及時規避風險,防止財務舞弊、決策失誤。
(三)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和培訓
可以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之前先學習相關的基本知識,建立正確的投資觀,提升自我水平,學會分析企業的發展潛力,提升辨別風險的能力,強化投資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正當權益。
(四)設立相應的監督機制,提升社會的監督意識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大眾的輿論監督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不容小視??梢猿浞掷煤眯旅襟w這個有效的監督手段,在社會大眾的幫助下曝光上市公司更多不合規的內幕,這樣能及時傳遞信息,既保護了投資者,也能促使企業提高警惕,合理合法地生產經營,從而避免虧損退市。
(五)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上市公司可以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對平時的財務狀況進行監督分析預測。這樣可以提前預測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潛在風險,從而及時應對,及時處理,避免情況惡化。
(六)加強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披露的信息有誤,他們的判斷極易產生失誤,則會給投資者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必須保證披露信息內容的真實和全面,規范市場風氣。
(七)優化投資者保護制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我國目前的法律缺少對投資者保護的具體措施,現實的案件中,難以確定賠款的具體量化標準,投資者維權過程更是難上加難。只有不斷完善現有的法律,增加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具體約束,明確賠償責任,才能真正解決投資者的后顧之憂。
四、結語
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市場制度來支撐,目前我國退市制度還存在許多缺陷,亟待補充和完善。我國上市企業必須通過高質量的發展才能提高國際核心競爭力,提升證券市場的發展層次,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效率。
參考文獻
[1]邱靜,李昆.公司機會主義行為及注冊制下退市治理——基于康美藥業的案例分析[J].商業經濟,2020(08):171-173.
[2]黃苗.雛鷹農牧“面值退市”案例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03):147-148.
[3]毛凌莉.上市公司退市及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20(04):47-48.
[4]郝雨時.我國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面臨的困境及建議[J].海南金融,2020(10):25-31.
作者簡介:白亞琳(199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南,單位: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