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指出:“聽、說、讀、寫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四項基本技能,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陳琳、王薔,等2012)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的培養,使他們在英語學科學習中得到全面發展的同時,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中,說和寫最能體現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說和寫,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書面表達是檢查學生是否掌握寫這項技能的有效手段。
英語書面表達已成為現今考試難點之一,也是學生取得高分的關鍵。2021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英語學科分值(滿分)由原來的150分調整為120分,多種題型分值降低,如完形填空由原來的15分降至10分、閱讀理解由原來的40分降至30分,而書面表達分值不變,仍為15分。可見書面表達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因此,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在英語書面表達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教會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審題、起稿、修稿外,還要注重評改。評改是進行反思與知識內化的重要過程。在評改過程中,學生能及時發現自己書面表達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修改錯誤,避免依靠自行想象進行問題規避(王進2021)。評改必須及時并有針對性。
通過對初中英語書面表達評改現狀的深刻反思,結合平時課堂教學實際及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小組合作評改方式提高初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的效能。
初中英語書面表達多為半開放式題目,不存在明確的標準答案,而學生學習基礎與水平參差不齊,所犯錯誤五花八門……種種因素導致英語書面表達評改量增大。雖然大多數題目只要求80詞左右,但是要從頭至尾把每一個學生的書面表達瀏覽一次,并標記出個別顯而易見的錯誤,需要耗費很多時間,更不要說進行仔細點評。義務教育階段大都為大班教學,一個英語教師一般任教兩個教學班,以一個班平均50人計算,共100名學生。這樣,教師要完成一次書面表達的評改至少需要3個小時。教師曾經做過多次實驗:利用放學時間每天“一對一”為5—8名學生進行面批,每次耗時30—40分鐘,完成一個班50人的面批共耗時兩周有余。然而,教師的工作不僅是批改作業,還要備課、教研,甚者要承擔學科備長工作、班主任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務令英語教師評改學生書面表達作業時出現了下列情況:
首先,因工作忙不能及時評改學生的書面表達作業。學生的書面表達作業被擱置在辦公桌上,教師在忙完手頭上的任務進行評改時,可能已經是幾天后甚至更長的時間。類似的評改方式因不能及時給予學生反饋,缺乏及時性,導致學生拿到反饋結果時可能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所寫的內容了。
其次,教師雖然能夠及時評改,但是應付了事,一目十行,既無批改痕跡,又無恰當的修改意見或評語,只簡單打個分數,然后將參考范文展示給學生,且不作任何講解,只要求其抄寫、背誦或默寫。這樣,學生拿到作業后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因而無法提升書面表達水平。部分學生雖然背誦或默寫了范文,但因死記硬背并不能靈活運用;還有部分學生根本不背誦,更別提遷移運用了。因此,這種評改方式缺乏針對性,是無效的。
再次,挑選幾份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書面表達作業進行認真評改,并在課堂上將其作為例文講評,指出學生常犯的典型、共性錯誤。這樣做同樣缺乏針對性,達不到評改的目的,更不用說針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另外,未被評改到的學生可能會存在“局外人”的思想,根本不認真聽教師講評。
最后,學生自行完成作業,不需要提交。教師在課堂上隨機抽兩到三名學生的書面表達作業與全班學生共同評改,然后讓未評改的學生課后自行評改。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缺乏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需要教師從旁進行監督。學生課后自主評改書面表達作業由于缺乏適當的監管,結果不了了之。久而久之,學生完成書面表達作業的積極性就會大受打擊。
初中階段的學生要學習和考核的科目比較多,學習壓力比較大。在平時的書面表達練習中,很多學生認為考試不會考核題目一模一樣的書面表達,因此并不認真對待,甚至完全忽略評改的作用,認為評改是教師的“任務”,他們只負責完成作業。哪怕教師認真評改、仔細標注錯誤,學生拿到反饋后往往不屑一顧。這樣,教師的評改起不到任何作用。
雖然教師認真評改并標注錯誤,但是部分學生仍不懂如何訂正,特別是基礎薄弱的學生,更無從下手。能否通過課間教師面批解決這個問題呢?理論上是可以的,而實際上課間休息時間短,加上學生要解決個人問題、準備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品等,因此課間能夠完成一個學生的面批就已經很好了。另外,基礎薄弱的學生缺乏自信心,鮮少主動找教師提問。有的不愿接受,甚至逃避教師的幫助。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寫作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其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小組合作學習自提出便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一線教師更是將其應用于不同階段、不同學科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載體,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小組成員為了共同的學習任務互教、互助、互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和學習組織形式(鄭秋玲、韓加強 2018)。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其學習興趣(李念恩 2017)。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個性,并激發其積極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翁”。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很少被應用于書面表達的評改。
1.合理分組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倡導合作學習,要求學生“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育部2012)。據此,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將學生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劃分為4人小組,且要求其上課時按4人小組就座(見下頁圖1)。
2.小組合作評改書面表達的步驟(見圖2)
傳統的書面表達評改量大,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很多教師不愿意花時間進行書面表達教學,最終書面表達教學淪為讀范文、劃重點,沒有相應的寫作技能訓練。即使教師布置了書面表達作業,在評改時也會應付了事。這樣既不能達到訓練的目的,又不能發揮評改的價值。久而久之,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小組合作評改既可以讓學生在相互批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錯誤,又可以使他們從他人的作品中得到收獲。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地方時,可以及時請教組內其他同學或者通過組內討論解決問題,甚至可以向教師求助。小組合作評改可以讓學生得到及時反饋,既減輕了教師評改的負擔,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大大提高了書面表達評改的有效性。
《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應反映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教育部 201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重視學生參與,能夠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形成,提高其獨立思考能力(崔敏 2020)。
傳統的書面表達評改方式剝奪了學生實踐的機會,“以學生為中心”則意味著他們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小組合作評改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組員之間相互溝通、合作交流,這恰恰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與人合作的能力及道德素養的理念。有些單憑教師講解難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體會的知識點,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可以輕松被解決。在評改書面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他們的“拐杖”,從旁輔助和引導。
《課程標準》指出:“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激發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形成健康向上的品格。”(教育部2012)
在小組合作評改書面表達的過程中,小組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并積極參與:學生A輔導學生D,既達到了復習的目的,又體現了助人為樂的精神,同伴的依賴還使學生A獲得了成就感;小組合作評改使學生D(“學困生”)消除了面對教師和全體同學時的緊張感,同伴的支持使其消除了學習的恐懼,在組長和組員的幫助下,學生D嘗試參與體驗,在合作中取得進步,慢慢樹立信心,從而提高英語成績;學生B和學生C水平相當,在評改過程中互相競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從而共同進步。小組點評后的作品展示大大提高了小組的榮譽感;教師巡視和點評過程中不時的鼓勵與贊揚讓學生獲得更大的學習動力……這些積極的情緒體驗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使書面表達評改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自控能力不強,很容易在小組合作評改的過程中“溜號”“開小差”,甚至做一些與英語課堂學習無關的事情。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吵鬧”的狀態,對他人造成影響,甚至導致難以保持課堂安靜。因此,教師在分小組時要考慮組員的組合(組內學生要動靜結合)及制訂相應的課堂紀律要求,從而保障小組合作評改的有效性。
實行小組合作評改書面表達活動時,部分學生會產生認識上的錯誤,即片面地認為批改作業是教師的職責,教師是為了“偷懶”才組織小組合作評改的;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認為小組合作評改浪費了個人學習時間,因此不愿意承擔自己的任務。此時,教師應多方面了解學生,根據其不同的性格特點,采用逐個談心的方式,耐心解釋,消除其錯誤認識。只有學生積極配合、參與,小組合作評改書面表達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青春期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表現欲,希望得到認可。因此,在小組合作評改的過程中,時常會發生學生意見不合、起爭執等情況。當學生爭執不下時,教師要適時參與并作裁判。小組合作評改雖然以學生為主體,但是教師的引導和輔助必不可少。
書面表達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初中生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呢?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書面表達的教學,重視書面表達的評改。若不重視書面表達的評改,很多學生在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時就會失去方向性,甚至放棄書面表達的修改,導致書面表達能力逐漸退化。因此,在初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評改,使其能夠正視自身的能力缺陷,從而不斷提高書面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