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義群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湘永學校教師,多次獲得永興縣人民政府頒發的“嘉獎”,在2020至2021學年度教學常規中,被評為“先進個人”,在永興縣2021年“紅心向黨少年志,講好紅色故事”主題活動中,榮獲“優秀指導老師獎”。
從教二十六年,在和學生的相伴成長中,謝義群早已成為生活的有心人。為了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新教材一到手,她就認真鉆研教材,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價值取向。她認真誦讀每篇課文,讀出自己的情感,讀出文章的妙處。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對話,走進文本,解讀文本,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實現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相牽、思與思的碰撞,從而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文的沉淀。
在農村從事語文教學過程中,謝義群很清楚,農村孩子視野相對狹小,存在詞句運用能力差的問題。孩子們缺乏素材,無物可描繪,無事可傳情,無信心寫作,即使動了手也是寥寥幾筆,為此,她把寫作教學嵌入到生活中,讓孩子們從學寫身邊事、眼前事開始,一步步深入。
謝義群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眼、耳、鼻、舌、口,在感受生活時,不僅要運用視覺感知能力,形成“藝術家的眼睛”,而且必須結合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能力,才能敏銳而深刻地把心里對五官的感受說出來,把五官感受到地描述出來,就會有好文章。
在永興縣悅來鄉中心小學支教期間,教授五年級第一單元作文《我的家鄉》時,謝義群結合悅來鄉盛產煙草,池塘多,荷花多的特點,提前布置學生在回家的路上把他們眼中看到的景物記在腦子里。“我在當天放學后親自來到農戶家,取得老人家的同意后摘取了煙葉、荷葉及荷花作為樣本。第二天上課之前,向學生一一提問,他們眼中的家鄉美景有哪些。”謝義群表示。她的提問剛結束,很多學生便爭先恐后發言。“當我從桌子里拿出這些‘課件’時,孩子們的表情告訴我,這也是他們能用眼睛感受到的真實生活。”謝義群說道。
耳聞目睹就是生活。每到周末,謝義群都會給學生布置一項作業,讓他們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再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聽到的寫在日記上。學生養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到周會課時都會按一定順序讀自己聽到的事情與聲音。謝義群介紹,鄉里長大的孩子都很純樸,大部分聽到的都是各種動物的叫聲,但學生聽的時間不一樣,地點不一樣,所以聲音描寫出來也就不一樣。通過反復演練,學生越寫越好,越寫越活。
“語文是最具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學科。”謝義群在豐富多彩且“活化”的課程資源中挖掘情感點,同時還摸清學生的情感點。她曾任教過的銅角灣小學,坐落在山腳下,校園之內綠樹成蔭,后面是滿山綠油油的橘子樹。每到春季開學,坐在教室里就能聞到山上飄散而來的陣陣花香。秋季入學后不久,校園里桂花樹又帶來了神清氣爽的飄香。當她用“我的校園”為題布置作文時,孩子們把桂花的香,果的酸酸甜甜,還有清涼的泉水,甚至還有夏天充滿汗味的教室,寫得天花亂墜,入木三分。“我都沒有想象到孩子們對味道的感覺這么豐富。”謝義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