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教育領域進行了改革創新,高中英語教學普遍使用了多媒體、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英語閱讀理解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點,而英語說明文閱讀更需要教師花費心思來降低英語說明文的閱讀難度。本文主要探討了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課的整合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整合模式
作者簡介:景麗,江蘇省鎮江市實驗高級中學。
英語說明文相比于記敘文閱讀難度較高,說明文一般是對客觀事實的陳述,如果對事物的本質缺乏認識,閱讀起來將會遇到阻礙。說明文一般包括數字說明文、解釋說明文、比較說明文。為了提高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的效率,可將其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從而提高英語說明文閱讀課的有效性。
一、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課的趣味性
說明文大多內容枯燥,不像故事性文章那樣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但是,通過多媒體等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課的趣味性,提高高中英語說明文的可理解性,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說明文閱讀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提高說明文的可理解性
針對難以理解的說明文,運用多媒體的視聽功能,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說明文的理解難度,通過圖片或者視頻進行課堂導入,增加閱讀課的趣味性。
例如,學習“Advertising”這篇說明文時,要培養學生掌握處理和獲取說明文主要信息的能力,快速理解新鮮事物。雖然日常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廣告,但學生對于廣告的具體表現手法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展示學生熟悉的廣告圖片或者播放學生耳熟能詳的廣告視頻,讓學生自由討論,活躍閱讀課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對于可口可樂的廣告都很熟悉,教師就可以巧妙地結合可口可樂的廣告設置問題:“Who is this advertisement aimed at?”“How many types of advertisements do you know?”依據以上問題,學生們展開熱烈討論。廣告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播放相應的廣告類型,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廣告的作用與類型。
(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對于一篇英語說明文,閱讀方法有跳讀、略讀、精讀。跳讀、略讀就是快速瀏覽文章的內容,找出諸如when、where、who、what等關鍵詞,它們適用于學生自主預習文章階段。而精讀是對文章詞匯、語句、語法、意思表達進行深入挖掘,需要學生掌握整篇文章全部的內容。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學生在書上記錄,往往書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內容,但是學生實際記住的內容卻很少,究其原因還是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例如,在跳讀和略讀的過程中,對于不影響理解文章大意的單詞不必過于糾結,以免影響快速閱讀的效果。在閱讀英語句子時,應分析句子的句型句式、時態、語法等,以便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含義。
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說明文閱讀方法是“授人以漁”的做法。例如,在學習“Sports idioms”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跳讀、略讀。此時教師可以為每個主旨段配上顏色鮮艷的圖片,諸如足球明星、籃球明星的海報等,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不自覺地加快了閱讀的速度并掌握了正確閱讀的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精讀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關鍵的字、詞、句用不同顏色加以標注,提高學生閱讀的目標性,讓他們在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礎上,快速掌握文章的字詞句及語法運用技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課的有效性
(一)運用思維導圖理清文章脈絡
英語說明文的邏輯性強,其寫法一般符合人們對于事物的普遍認識規律。因此,在閱讀英語說明文時,要注重對整篇文章邏輯的梳理,找出關鍵詞、主題句等,快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梳理說明文邏輯脈絡。
思維導圖是圖像思維工具,通過對說明文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從段到篇的結構梳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說明文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The meaning of colour”這篇說明文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運用計算機畫圖軟件,巧妙地繪制思維導圖,并進行思維導圖的動態設置。首先,教師可以在思維導圖的開始設置一些問題,引入說明文的主題,例如“Which colour do you like?”“Do you known the meaning of this colour?”等。然后,思維導圖再動態顯示出本文的中心句及每個段落的中心句,再依據每個段落的中心句動態顯示出每個段落的關鍵詞。文章在講解法國國旗的時候關鍵詞就是三種顏色red、blue、 white,在思維導圖中圍繞這三個表示顏色的關鍵詞引出這些顏色所蘊含的精神內涵。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顯示整篇文章的脈絡結構,便于學生快速理解說明文的內容,也方便學生對整篇文章的記憶。
(二)運用計算機提高閱讀速度
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時間非常寶貴,傳統的運用紙質書本教學的方法不僅降低了課堂效率,而且往往學生會在書本上記錄密密麻麻的知識點,而真正記住的卻很少,并且時間長了,學生復習時常會出現缺漏的現象,對于當時記錄的筆記遺忘了其含義,這對高中生的英語學習非常不利。
而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英語說明文事先導入電腦中,并將英語閱讀課安排在多媒體教室,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上課時在電腦上操作,進行筆記記錄。電子版筆記不僅保存時間更多,而且可編輯的空間較大,學生可以通過畫線、顏色標注、添加備注等功能,將教師上課講的重點一一記錄在電子檔案中,并進行保存。同時,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也有所差別,教師在上課時很難兼顧所有學生。在多媒體教室進行說明文閱讀教學,學生可及時進行陌生知識的檢索。例如,在精讀過程中,碰到不認識的單詞且教師沒有講解時,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及時查找單詞的含義、使用方法。又如,在學習“Advertising”這篇說明文時,如果學生對教師提到的某一廣告感興趣時,可以及時在網上查找相應的廣告進行觀賞。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進一步加深了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總之,通過計算機進行說明文閱讀,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還可以運用計算機的傳輸功能將閱讀筆記與其他同學分享,促進班級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課的思維性
在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思維拓展,而不至于拘泥于課堂學習。
(一)運用互聯網技術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網絡已走進千家萬戶,正確使用網絡資源需要教師與家長的正確指導。在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結合計算機軟件,加強學生的思維拓展訓練,開展豐富多彩的小組活動。
例如,在學習完“Advertising”這篇說明文后,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于廣告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廣告設計。這個任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驗,尤其是對學生運用網絡資源、使用計算機軟件能力的考驗。首先,學生需要為自己的廣告確定對象與主題思想,并設計好廣告展現的思路,這需要小組成員開展頭腦風暴,集思廣益。確定好對象與主題后,小組成員分別運用互聯網的搜索功能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并由小組長進行資料的匯總梳理,最終形成廣告文案。小組成員在進行廣告設計時,需要運用計算機的圖片制作軟件或者視頻制作軟件。由于高中生還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能,教師可以從旁進行輔導,幫助學生完成廣告作品。通過這一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于“Advertising”這篇說明文的理解,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體會的廣告作品帶來的自豪感,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詞匯量
在精讀的時候,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單詞,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中文意思,而應深入分析單詞的用法及結構。運用信息技術更方便學生進行詞匯的拓展延伸,提高學生的詞匯量。
例如,在學習“the meaning of colour”這篇說明文時,會涉及許多有關顏色的單詞,例如red、white、blue等。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其他表示顏色的英語單詞。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網的搜索功能,找出這些表示顏色單詞的衍生單詞,對它們的結構進行分析,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進行歸納總結。最后,教師還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構建表示顏色詞匯的記憶方陣,第一層是表示各種顏色的詞根詞匯,第二層是顏色詞匯的衍生詞匯及衍生含義,第三層是每種顏色所代表的精神象征,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在第四層加上生活中與顏色相關的人和事物。
四、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課的開拓性
高中英語教學不能拘泥于教材,需要結合單元重點知識,進行適當的內容拓展。
(一)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資源共享
除了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音頻、視頻資源的共享外,學校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構建英語共享學習平臺。在該平臺上,學生可以自由討論英語說明文的學習心得及學習技巧;教師在英語說明文閱讀課上,也可以將該平臺上的學習資源在課堂上進行分享。
英語共享學習平臺具有資源共享的功能,實現優質資源的輻射帶動效應,為學生營造自主的學習環境,是學生開展高效學習的支持體系。在該平臺上,師生之間可以進行良好的在線互動交流,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探討,是對英語說明文閱讀課的有效延伸。英語共享學習平臺的建設首先要明確建設目標,即實現“前瞻、導向、科學、可行”的教育資源共享,實現教育資源鏈接的綜合性、教育資源開發的深度性、教育資源利用交互性,建立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科學化的資源共享學習平臺。該平臺的關鍵是建立網絡教育資源庫,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不同知識內容設置為不同板塊,方便調取使用。例如,可以專門設置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專欄,在該專欄分享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設置不同的標簽或欄目導航,讓教師和學生能夠輕松獲取相關的知識鏈接。同時,還可以設置網上輔導答疑系統,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家長與學校之間的實時交流,學生一旦在英語說明文閱讀過程中碰到疑問,可以在線求助教師或同學。這是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體現了英語共享學習平臺的優越性和強大功能。
(二)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后鞏固與知識拓展
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課還需注重對以往所學知識的鞏固復習。傳統的英語復習方式以背誦默寫為主,不僅無法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復習效果也不理想。而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可能將英語說明文的復習重點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整合,方便學生整體記憶。運用多媒體的錄像功能,教師可以將說明文閱讀的重點內容及講課過程錄制下來,方便學生在需要的時候進行獨立自主的復習學習,根據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及能力,制訂合理的英語閱讀理解復習計劃,也方便教師開展分層教學,實現因材施教。同時,教師還可以將英語說明文閱讀的復習資料上傳至英語共享學習平臺,讓學生自主下載學習。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不僅僅是高中英語說明文閱讀的輔助工具,還應與英語教學相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加說明文閱讀課的趣味性,運用思維導圖增加說明文閱讀課的邏輯性,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學習資源的共享與拓展,促進學生在課堂的學習基礎上能夠有效進行相關說明文知識的拓展,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能夠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曾婷.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讀與寫:上旬,2022(3):125-126.
[2]冉小慶.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探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