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馮黎明曾祥耀魏曉云
(1.南陽市種子技術服務站,河南 南陽 473000;2.宛城區種子技術服務站,河南 南陽 473000;3.南陽市土壤肥料站,河南 南陽 473000)
鮮食(甜、糯)玉米俗稱果蔬玉米、罐頭玉米[1],因其成熟早、口感甜糯、風味獨特、營養豐富,非常適宜鮮食和鮮粒食品加工,在我國深受城鄉廣大消費者喜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我國消費者對鮮食玉米的消費理念已經從過去對數量的需求轉變為對口感、色澤、風味以及滿足加工等方面需求,這種消費理念的變化,致使市場對鮮食玉米品種選育的要求越來越注重品質[2],對高品質糯玉米良種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鮮食糯玉米是南陽市傳統植株的特種玉米類型之一,隨著全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入推進,積極培育和發展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適度發展鮮食玉米產業,對優化全市鮮食玉米、籽粒玉米、青儲玉米種植結構、豐富城鄉居民膳食結構,繁榮特色農產品市場,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大意義。為了進一步豐富全市鮮食玉米優良品種數量,選出更多適合市場消費需求的優質良種,滿足農民對高品質鮮食糯玉米良種多元化種植需求,2021年南陽市種子技術服務站與市農學會開展項目合作,特從同一適宜生態區不同緯度內引進優良鮮食糯玉米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進一步驗證引進品種在南陽市各縣區的豐產性、適應性、抗逆性及品質表現,為準確篩選出適宜南陽市生態氣候的高產、優質、多抗、口感風味佳的糯玉米新品種,推動優良品種推廣更新應用和產業化進程,滿足市場對特色、優質、健康農產品的差異性需求提供科學依據,特安排本試驗。
2021年度根據南陽市種子技術服務站品種試驗安排,特從北京華奧農科玉育種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引進鮮食玉米新品種3個,從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引進鮮食玉米品種2個,從山東引進品種2個參與試驗。7個品種均為適宜當地植株的審定優良品種,其中“蘇玉糯2號”是目前河南省鮮食糯玉米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對照品種。
本試驗安排在宛城區高廟鎮張堂村,該試驗地為老黑土,2021年經市土肥站取樣測土,該地塊全氮1.31%、速效磷18.9mg·kg-1、速效鉀129mg·kg-1、有機質1.38%。地力均勻,地勢平坦,排灌條件好,肥力中上等,交通便利,前茬作物小麥產量在8250kg·hm-2。
試驗采用順序排列,隨機大區設計,不設重復,以“蘇玉糯2號”為對照,試驗密度52500株·hm-2,每品種為1個小區,每小區試驗面積384m2,小區長32m,寬12m,采用等行距種植,行距60cm,每小區中間留觀察道1m,便于田間觀察記載,四周設保護行4行。
鮮食玉米的胚乳多為隱性基因控制[3],屬于胚乳性狀的隱性突變體,當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相鄰種植時,會發生串粉而產生花粉直感現象,致使當代鮮食玉米所結的籽粒表現為普通玉米的粒色,風味變劣,糯性品質下降或喪失。為了保證鮮食玉米的外觀質量和內在品質,大田種植中必須采取相應的隔離保護措施防止串粉,目前南陽市鮮食糯玉米生產上一般采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措施,空間隔離要求糯玉米種植區四周一般與其他類型同期播種玉米品種間隔300m以上。也可利用高稈作物、村莊、樹林等自然屏障進行空間隔離。時間隔離要求糯玉米花期與其他類型玉米花期錯開20d以上,本實驗是夏播試驗,采取時間隔離措施,播種期與其他玉米播種期后推20d。同時,在抽雄吐絲期,為防止品種間花粉串粉造成相互影響,每個品種行區內套袋自交20株(穗),套袋隔離直至采收,以便考察品種的內在品質。
播種后要及時觀察記載參試品種的各生育時期、植株性狀、倒伏情況、喇叭口期玉米螟的危害情況等,乳熟期到鮮穗采收期分2次觀察記載玉米田間病害發生情況,臨近乳熟期要注意加強田間觀察,對已達到采收標準的品種應在采收前1d對該品種進行鮮穗取樣并做好標記,及時進行室內穗長、穗粗、穗行數、行粒數、禿尖、鮮籽百粒重等穗部性狀指標考種,同時在田間隨機掰取10個套袋樣穗,做好標記后進行感官品質打分,蒸煮樣穗分給5個專家品嘗,通過嗅、嘗、嚼,對品種氣味、色澤、甜糯度、柔嫩性和果皮厚度進行蒸煮品質打分。品質評分按NY/T524-2002國標執行[5]。試驗田間各個性狀和病蟲害標準記載嚴格按照《國家鮮食(甜、糯)玉米品種試驗記載項目和標準》和《玉米病蟲害田間手冊》進行。取樣后對品種進行全區收獲,折算鮮穗單產。
試驗于2021年7月2日人工雙粒點播,播種前結合旋地施用商品有機肥100kg·667m-2,三元復合肥30kg·667m-2,7月4日用玉米專用除草劑阿特拉津對玉米田進行封閉化學除草,7月7日出苗,苗齊苗勻,7月18日間苗,留苗3500株·667m-2,8月2日進行中耕除草1次,清除田間個別大草并進行根部培土,提高抗倒力。小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顆粒劑丟心防治玉米螟,大喇叭口期施用45%復合肥10kg·667m-2加尿素5kg·667m-2作孕穗壯苞肥,抽穗吐絲期增施45%復合肥10kg·667m-2作壯粒肥,并進行清溝培士,鮮食玉米生長期間易出現根部分蘗和多穗現象,應加強田間管理,及時在晴天的上午拔除玉米根部分蘗和摘除多余的雌穗,每株只留主莖苗和單個雌穗,確保植株和雌穗能夠得到充足的養分供應,做到穗大粒飽,以提高商品性和市場價值。8月20日南陽市鮮食玉米進入開花散粉期時遭遇陰雨天氣疊加,8月22日、23日分別在田間空氣濕度變小時用長竹竿順玉米行推動植株,促使花粉散落,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降低多雨天氣對玉米授粉的影響,提高結實率。生長期間加強了病蟲害的監測防控,選用高效低毒殺蟲劑及時防治小地老虎、黏蟲、玉米螟、蚜蟲等田間害蟲,為了準確檢驗參試品種的綜合抗病性,全生育期不使用殺菌劑進行防病處理。9月13—16日各參試品種陸續進入乳熟期,成熟先后順序分別取樣、按照全區采收凈穗稱重測產和室內考種。
從總體上看,2021年南陽市夏播鮮食玉米生育期間(7—9月),氣溫平均25.2℃,比常年同期高0.3℃,26℃以上高溫多集中7—8月,日照時數累計404.9h,比常年同期減少83.7h,日照時數月累計減少最多的月份是8月,與常年相比減少70.9h,導致玉米灌漿期存在低溫寡照現象;降雨量485.4mm,比常年同期多93.4mm,偏多降雨均集中在8—9月,多雨寡照不良天氣多發期正好與夏播鮮食玉米開花授粉、灌漿期疊加,不利于授粉、結實、灌漿和籽粒增重,同時也為部分病害大面積發生流行創造了有利條件。綜合以上數據,2021年南陽市夏播鮮食玉米生育期間的氣象整體表現為弊多于利,對鮮食玉米的產量、感官品質和市場價值影響較大。田間表現為玉米受精不充分,部分穗部出現缺粒和半邊臉,禿尖大,結實性和飽滿度一般。受大風、多雨、低溫寡照不良氣象襲擾,部分品種倒伏,空氣濕度大,表層土壤水分充足,南方銹病、莖腐病發生重,果穗性狀和產量與春播品種相差較大。
從表2可知,參試的7個品種夏播全生育期在71~76d,品種間生育期差異較大,“京科糯609”生育期最長,為76d;最短的是“邦糯1號”,為71d;“蘇玉糯2號”和“魯糯005”成熟期較早,所有參試糯玉米品種在南陽地區均早熟于夏播籽粒玉米品種15~20d。對生育期的分析可以看出,所有參試品種均可在南陽市進行春、夏兩季種植,農民在依據自己土地騰茬時間和預定的上市窗口期來選擇種植品種時,有了更大的選擇余地。

表2 不同鮮食玉米品種物候期及農藝性狀記載表
從表2可以看出,供試品種中“京科糯609”株高276cm,穗位129cm,在7個參試品種中最高;“京科糯2000”株高271cm,穗位127cm,排在第2位;對照品種“蘇玉糯2號”株高210cm,穗位92cm,在7個參試品種中最低。8月29日南陽市遭受大風局部暴雨極端天氣影響,7個參試品種出現不同程度倒伏,“京科糯2000”倒伏最重,倒伏率達到40.3%,并且發生根倒的較多;其次是“京科糯569”和“京科糯609”,倒伏率分別為18.5%、10.3%;“邦糯1號”、“魯糯005”、“蘇玉糯2號”株高、穗位低,抗倒性好,幾乎沒有發生倒伏。
從品種引進區域來源上分析,北京華奧農科玉育種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引進的3個京科糯系列品種均存在株高、穗位偏高,夏播抗倒性稍差;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引進的2個蘇玉糯系列品種株高、穗位適宜,抗倒性好;山東引進的品種株高、穗位都低,抗倒性突出。
從氣象條件上來分析,南陽地區的光、熱、水資源常集中在夏季的7—9月,同時這個季節也是干旱、大風、雷暴等極端天氣易發多發時段,而恰恰這個季節更是南陽市夏播鮮食玉米經濟產量指標形成期,最易遭受極端天氣襲擾,因此在夏播鮮食糯玉米大田生產中,要想取得高產、高品質、高市場價值的玉米穗,就必須加強栽培管理,尤其在選用京科糯系列品種時,更應該強化田間管理,多措施壯根防倒,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鮮食糯玉米生長期間,受不良氣象天氣影響,2021年南陽市玉米小斑病、莖腐(青枯)病和南方銹病發生較重,發病時間均集中在玉米灌漿期,病害發生流行期與南陽市2021年8月下旬—9月上旬陰雨天氣多發期高度重疊,長時間的高溫高濕天氣為上述病害的發生流行創造了條件,尤其是南方銹病和莖腐(青枯)病,均表現侵染發病時間短而集中,傳播迅速,全市都出現了大面積流行態勢,嚴重影響了籽粒灌漿和產量。

表3 不同鮮食玉米品種病蟲害田間自然發生情況記載表

表4 不同鮮食玉米品種果穗性狀及產量記載表
從表3可以看出,引進品種中小斑病“京科糯609”發病稍重,其他品種發病輕微,7個品種的莖腐病病株率在3.8%~30.4%,“蘇玉糯2號”和“蘇玉糯702”表現較重,從北京華奧農科玉育種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引進的京科糯系列莖腐病抗性較好,山東品種也較好,從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引進的蘇玉糯系列抗性較弱;南方銹病田間自然鑒定發病級別在3~7級,“京科糯2000”發病級別鑒定為3級,發病最輕,“京科糯609”發病級別鑒定為7級,發病最重,彎孢霉葉斑病、矮花葉病、黑粉病田間自然均表現為未發病或發病輕微。鮮食玉米苗期遭受的蟲害主要是玉米黏蟲和玉米螟,心葉期對5個品種玉米螟發生情況進行田間鑒定記載,調查發現所有參試品種均有不同程度危害,“蘇玉糯2”危害輕,其他品種部分植株玉米螟危害較重。
從表4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的果穗性狀存在差異,穗長在15.8~18.7cm,最長的是“京科糯2000”,長度為18.7cm,其次是“魯糯005”、“蘇玉糯702”,長度分別為18.4cm、18.3cm,“蘇玉糯2號”最短,為15.8cm;穗粗在4.4~4.8cm,差異不大;行粒數在31.7~38.4,“京科糯2000”行粒數最多,“邦糯1號”行粒數最少;禿尖長度在1.8~3.1cm,夏播禿尖普遍較大,對鮮食玉米感官品質評價影響最大;鮮粒百粒重在31.4~35.4g,均在30g以上,粒色豐富。從以上果穗性狀數據分析可知,“京科糯2000”穗大粒多,商品性好,其次是“魯糯005”,“邦糯1號”和“蘇玉糯702”粒色豐富,中等穗,受部分消費者青睞,“蘇玉糯2號”穗較小,2021年鮮食糯玉米夏播果穗總體表現與春播果穗相比差異較大,尤其是禿尖和飽滿度方面,春播遠大于夏播品種。
從收獲后的鮮穗產量統計結果分析來看,各參試品種鮮穗產量變幅在9874.5~11230.5kg·hm-2,品種間差異較大,7個品種中“京科糯2000”產量最高,鮮穗單產為11230.5kg·hm-2,位居7個參試品種第1位,比對照“蘇玉糯2號”增產13.7%;“京科糯569”鮮穗單產10761.0kg·hm-2,“魯糯005”鮮穗單產10623.0kg·hm-2,比對照“蘇玉糯2號”分別增產9.0%、7.6%,位居第2、第3位;對照品種“蘇玉糯2號”單產9874.5kg·hm-2,位居參試品種最后1位;其他品種2021年夏播產量表現均比對照增產,從引進產地來源分析,京科糯系列和山東系列品種的增產潛力高于蘇玉糯系列。
從表5、表6中可以看出,通過5位專家對采集的品種樣穗進行感官品質和蒸煮品質鑒定評分,7個參試品種的品質綜合評分在76.7~85.7分,品質評分均低于春播表現,依據表5評定標準,參試品種中禿尖指標值都大,嚴重影響了參試品種感官品質鑒定得分,造成品種感官品質分較低,蒸煮品質與春播差異微小。從參試品種之間品質差異來看,“京科糯609”外觀品質表現好,粒色純正,籽粒緊密飽滿,風味獨特,糯中帶甜,口感好,綜合得分最高,為85.7分,位居第1;“魯糯005”穗大,粒色純正,糯性強,有甜味,風味濃,商品性好,綜合得分84.7分,位居第2;“邦糯1號”色澤豐富,糯性強,皮渣少,口感好,綜合得分82.5分,位居第3;“京科糯2000”穗大,粒大,粒色純正,外觀品質表現好,糯性強,綜合得分82.2分,位居第4;“蘇玉糯2號”風味濃,色澤佳,皮薄,綜合得分76.7分,在7個品種中感官品質得分最低,影響綜合得分。從品質分析表中得分情況綜合來看,2021年引進的7個糯玉米品種中京科糯系列略好于蘇玉糯系列。

表5 鮮食品種感官(外觀品質)評分標準

表6 不同鮮食玉米品種品質評價
鮮食(甜、糯)玉米是特種用途類型品種,其用途的特殊性決定了在良種選育和推廣利用上,除了要考察品種“三性”的同時,更應該把鮮食玉米外觀和食用品質鑒定列為重點關注的重要目標性狀之一[6],作為當地特色優勢農產品,鮮食玉米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正確處理品種產量與品質之間的關系,因為品質往往是消費者追求的目標,產量是生產者追求的目標,兩者同等重要,相互制約,缺一不可[7]。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堅持市場導向、兼顧品質與產量的統一應成為育種者和推廣單位選育、考察品種的高層次目標。
本實驗通過對參試品種的各性狀因素綜合分析得出,7個參試品種糯性均較好,主要指標上各有特色。“京科糯2000”和“魯糯005”穗大、籽粒飽滿整齊,糯性強,鮮穗商品價值高,抗病性好,豐產性突出,可在南陽推廣種植;“京科糯609”,中大等穗,穗勻,外觀品質好,蒸煮品質糯中帶甜,適口性和豐產性好,市場認可度高,在南陽可示范性推廣種植;“京科糯569”、“邦糯1號”、“蘇玉糯702”糯性好,色澤豐富,有風味,2021年綜合品質品鑒得分和產量略差,可作為新引進品種繼續在南陽市小范圍試驗示范種植;“蘇玉糯2號”2021年表現不如其他幾個品種,與其他品種相比外觀品質不佳,但風味獨特,糯性好,早熟,產量穩定,一直在南陽市有大面積種植。
在品種栽培利用和生產布局上要注意,京科糯系列株高、穗位偏高,抗倒性稍差,更加適宜春播,夏播應注意避開風口區;山東系列和蘇玉糯系列株高、穗位低,早熟,抗倒性好,在南陽市春播、夏播均可。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科學施肥,及時灌水排澇,加強對玉米螟、莖腐病、銹病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適時收獲。
目前,國家在鮮食甜、糯玉米品種試驗中對外觀品種和蒸煮品種的鑒定都是采用“觀察品嘗法”,主觀性比較大。本試驗也因評鑒專家經驗和口味上的不同,再加上氣象、栽培措施、采收期等因素本身對糯玉米品質存在影響[8],致使試驗中對品種的品質鑒定評價存在差異。
本試驗是市農業農村局、南陽農學會“京宛合作”發展優勢特色農產項目研究內容之一,為單年單點試驗,各參試數據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繼續開展多年多點次試驗示范和品種評價,以便精準篩選出真正適宜南陽市推廣種植的優質、高產、穩產、多抗、風味口感佳的糯玉米新品種,以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