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春張岱松趙明智張瑞軍倪瑞雪
(1.赤峰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內蒙古 赤峰 024005;2.赤峰市森林草原保護發展中心,內蒙古 赤峰 024005;3.巴林右旗巴林橋治沙林場,內蒙古 赤峰 025150)
赤峰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南,位于東北與華北地區的結合部,在燕山北麓山地和大興安嶺南段山脈之間,境內有老哈河和西拉沐淪河2大河流,還有渾善達克和科爾沁2大沙地橫貫東西。赤峰市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降雨量400mm以下,年蒸發量1750~2000mm[1]。
山桃(Prunus davidiana)是薔薇科(Rosaceae)李屬(Prunus)喬木。樹高可達10m;樹冠球形或傘形,較開張;樹皮暗紫色,平滑,常具有橫向環紋,老時呈紙質脫落;冬芽無毛。葉卵狀披針形,長5 ~12cm,寬2~4cm,具細銳鋸齒;葉片基部有腺體或無?;▎紊?,先葉開放,白色至淡粉紅色,徑2~3cm;萼無毛。果近球形,徑約3cm;果肉薄而干燥,核小,球形,有溝紋及小孔。花期3—4月,果期7—8月[2]。陽性樹,耐旱,耐寒,較耐鹽堿,忌水濕。產黃河流域、黑龍江、四川、云南等地,各地常見栽培[2]。
通過栽培實踐,各地不斷豐富和發展山桃育苗造林技術。張建英從育苗、造林、撫育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山桃育苗和栽培技術[3]。李淑貞認為,荒山陽坡山桃直播造林無論是秋播還是春播均需進行種子處理;在直播山桃時要掌握適宜的深度,秋季播種不宜過淺,春季播種不宜過深,一般深度在7~8cm;播種量為2kg·667m-2,每穴3~4粒[4]。許浩等認為,用于秋季造林的種子,在播種前用0.3%~0.5%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0.5h消毒后即可播種[5]。姚志勇和袁珍珠認為,在黃土高原風沙危害區,當年或貯存1a的種子均可直播造林;8月至土壤封凍前均可直播;山桃秋播優于春播;除裸沙地和溝道外,其他立地類型均可直播造林;直播造林前必須調查評價作業區域松鼠、黃鼠(Citellus dauricus)、烏鴉(Corvus spp.)等活動情況,種群活躍不可采取直播措施;直播造林必須加強實際操作人員管理,直播技術關鍵是播種覆土5cm并踏實覆土[6]。王忠平和姚志勇認為,黃土高原風沙危害區無灌溉荒山造林應選擇一年生地徑0.5cm山桃苗木;截干高度根莖上10~20cm為宜;秋季截干后及時覆土,春季不覆土;春季截干必須輔助泥漿蘸根和浸泡等措施[7]。
在赤峰市,山桃常作為李屬果樹的砧木,也可供觀賞。山桃以種子繁殖,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強,移植成活率高,是苗圃育苗的重要樹種。以山桃為砧木嫁接李屬觀賞樹種是苗圃調整樹種(品種)結構的常用措施[8]。近年來,赤峰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在山桃育苗和以山桃為砧木嫁接育苗過程中,總結形成了山桃播種育苗、山桃砧嫁接育苗、有害生物防治關鍵技術,確定了山桃特異類型早期識別特征,以供育苗參考。
1.1.1 整地做床
選擇未培育過李屬樹種的地塊,施足底肥后深翻,施肥量為腐熟糞肥75~120m3·hm-2;全面整地后做床,小規格苗床為寬1.3m、床面寬0.9m,較大規格苗床寬3.3m,苗床長度根據澆水難易、培育目標的要求予以確定。
1.1.2 種子處理與播種
7—8月采集成熟種子,剝掉果肉,陰干后貯存。10月下旬—11月上旬,冷水浸種,種子充分吸水后直播。選擇沙土或沙壤土地塊,低床條播?;蛴谝钅?—2月,冷水浸種,種子充分吸水后,按種沙體積比1∶3~5混合均勻后,低溫層積催芽[9],4月上中旬化凍后篩出種子后播種。如果露白后再播,種子出苗率就會降低。播種量為600~1200kg·hm-2;采用留床苗嫁接的,播種量宜低;移植后嫁接或培育工程大苗的,播種量宜高,行距為45~60cm。
1.1.3 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時松土除草澆水,適當施肥。對大田條播育苗的地塊,及時耘地、趟地。播種當年嫁接或翌春嫁接需要提前間苗,保留密度15~20萬株·hm-2。二年生留床苗移植,保留密度10~15萬株·hm-2。
山桃形成側枝較多,夏秋季及時修剪,有利于提高接口高度,以培養特種用途的嫁接苗木,如樹狀花木。播種苗生長季后期易患白粉病(Paduosphaera tridactyla),需要在雨季噴施代森錳鋅、多菌靈、三唑酮(粉銹寧)等殺菌劑加以預防。
適時移植,一至二年生山桃移植需在苗木未放葉前進行,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完成。
山桃實生苗通常為粉花直枝型。三年生山桃即可明顯區分3種特異類型:白花山桃(Prunus davidiana f.alba)、曲枝山桃(Prunus davidiana ‘Tortuosa’)[2]和曲枝白花山桃(Prunus davidiana f.alba ‘Tortuosa’)。白花山桃,花白色或淡綠色;曲枝山桃,枝條近直立,自然扭曲,花粉紅色,單瓣[2]。曲枝白花山桃與白花山桃主要區別是枝條自然扭曲,與曲枝山桃的主要區別是花白色。
據觀察,山桃花色和嫩梢、幼葉、小枝顏色具有相關性。白花品種嫩梢、幼葉呈黃綠色,小枝灰白色;粉紅花品種嫩梢、幼葉呈紅色,小枝紫紅色。通過嫩葉、嫩莖、小枝顏色和當年生長枝是否扭曲能夠區分山桃3種特異類型,見表1。
根據一至二年生幼苗小枝、嫩梢、幼葉顏色和枝姿確定的3個特異類型,可以移植培育工程大苗,也可以作為繁殖材料,擴繁并完成區域試驗后,申報林木良種。

表1 山桃3種特異類型特征比較
采用山桃砧表現良好的觀賞樹種(品種)有重瓣榆葉梅(Prunus triloba f.multiplex )[10]、西部沙櫻(Prunus pumila var.besseyi)[11,12]、紫葉矮櫻(Prunus×cistena)[13]、長柄扁桃(Prunus pedunculata)[14]、紅葉重瓣榆葉梅(Prunus triloba f.multiplex ‘Hongye’)、毛櫻桃(Prunus tomentosa)、紫葉李(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15]等7種。苗木類型為以小喬木型為主,通過主干高接,培育造型樹。紫葉李、西部沙櫻接口低于40cm時,在秋澇年份中,苗木抽條嚴重,甚至整株死亡。粉花重瓣麥李(Prunus glandulosa f.sinensis)嫁接苗生長旺盛,但山桃易患流膠病,應注意保護主干。
采用山桃砧表現良好的果樹有李(Prunus salicina)、歐洲李(西梅)(Prunus domestica)、桃(Prunus persica)等樹種。對引進品種,宜通過接口高度45~55cm的主干高接,以提高果樹抗逆性。
采用共砧繁育白花山桃、曲枝山桃或曲枝白花山桃,嫁接苗生長速度與接口高度定干的實生苗基本一致,嫁接基本不影響砧木主干加粗生長。
春季以枝接為主。在赤峰市,春季枝接主要有3種嫁接方法,斜切接[15,16],主要應用于小規格砧木,接口處直徑1~2cm;插皮接[17],主要應用于大規格砧木,接口處直徑3~5cm,根據粗度接1~3個接穗;劈接[17],大小規格砧木都可以使用,但要防止風折。小規格苗木,可以采用嵌芽接法[17]。采用嵌芽接,3月下旬即嫁接,綁扎時,露出接芽。嵌芽接苗木生長速度快,出苗量高,品質好,適用于耐寒性較差的園林樹種和果樹苗木,如桃、西部沙櫻、紫葉李,春季嵌芽接接口45cm較為適宜,接口較低時,秋澇年份越冬傷害嚴重。
秋季主要采用嵌芽接。采用主干高接,接口高度45cm以上,將接芽全部封嚴,翌年4月上旬剪砧,接芽萌發后正常生長。與春季嵌芽接相比,現采接穗現嫁接,省去貯存接穗環節。大樹或較大規格苗木高接時,易發生流膠病,影響接芽成活,不宜安排嫁接。
通過斜削接穗、斜切砧木2方面改進了斜切接法。采用改進后的斜切接法更省時省工省力、無需綁縛支柱。具體作法:斜削接穗,用嫁接刀將接穗自頂端一側斜向下削向另一側,刀刃越過髓心將接穗基部削掉后,將接穗沿髓心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20°左右,第2刀削法與第1刀相同,2個削面相交后,兩側面形成一側長、一側短的鍥子形狀;斜切砧木,切口平面與切入點和髓心平面呈15°~20°,沿接口一側斜切砧木,以最下端為軸心,切接刀斜向下切15°~20°,保證斜削接穗長側面能夠與切口基本吻合即可。砧穗接合時,保證較長一側接穗中上部及以下形成層與砧木形成層兩兩對齊,較短一側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局部兩兩對齊。這種切法比從上向下斜切或從一側向另一側斜切至90°省力。另外,采用自接口上端2~3mm、剪口與水平面夾角10°~15°斜向下剪砧定干,這一方法比平剪砧木省力,綁扎接口的速度快。
實生苗播種當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可就地嫁接。春季嫁接時間可提前至開花前,也可延遲至放葉后,但延遲嫁接時應保留部分成熟葉片。赤峰市中部地區就地嫁接時間為3月下旬—5月中旬。秋季嫁接時間為8月中下旬,直接將接芽封嚴。
對于一至三年生山桃裸根苗,早春移植當年可以嫁接。移植后,澆水定干,定干高度高于接口高度10~15cm;緩苗20~30d,選取葉片平展無焦邊的植株,重新定干后嫁接;接后澆水1次,以后按常規嫁接苗管理。在赤峰市南部地區,4月上旬移植山桃,4月下旬—5月上旬嫁接;在赤峰市中部地區,4月中旬移植,5月上中旬嫁接。2020年赤峰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采取當年移植當年嫁接的辦法,在喀喇沁旗、松山區、巴林右旗和寧城縣營造了以二年生山桃為砧木的紅葉重瓣榆葉梅、紫葉矮櫻、西部沙櫻區域試驗林,效果良好。對于多年生大苗,移植1~2a后,根據樹勢恢復情況再安排嫁接。
山桃怕澇,防止澆水過多,導致病害發生。就地嫁接,接前、接后不用澆水。移植當年嫁接,澆水2~3次即可,但不宜采用滴灌、微灌等澆水方式。無論山桃實生苗,還是山桃砧嫁接苗,9月上旬—10月上旬,均無需澆水。山桃及嫁接苗可適當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中等以上肥力的圃地,可以不施肥。
對嫁接苗,需要及時除蘗、剪砧、解綁。春季嫁接苗無需一見萌蘗就除,宜采用掐尖方式保留部分成熟葉片,以利于砧木樹勢恢復;7月后,定期剪掉砧木萌蘗,促進接穗生長及營養積累。秋季采用嵌芽接的苗木,當本地山桃開花時剪砧解綁,并用油漆封嚴傷口;采用掐尖方式控制萌蘗,當接穗新生枝中下部葉片完全展開后,再定期徹底除蘗。根據嫁接苗生長勢確定解綁時間,一般喬木樹種嫁接(如紫葉李)當年夏秋季解綁,灌木樹種(如長柄扁桃)翌年春季解綁。
根據樹形培育要求進行修剪,嫁接當年宜對長枝甩放、對細弱枝疏枝,以后通過重剪、疏枝擴大樹冠,通過輕剪提高分枝數量、維持樹冠大??;對造型苗木還需要通過拉枝、扭枝、綁扎固定等多種措施相互配合以達到培育目標。
山桃實生苗、以山桃為砧木嫁接苗常見的病害有根癌病(Agrobacterium tumefactions)、流膠病、白粉病、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這些病害常與土壤粘重、澆水偏多、移植過晚、后期徒長、越冬傷害、樹勢衰弱有關。需要加強田間管理,以減少病害發生。
常見蟲害有桃蚜(Myzus persicae)、桃瘤頭蚜(Tuberocephalus momonis)、棉蚜(Aphis gossypii)、黃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黃斑長翅卷蛾(Acleris fimbriana)、桃劍紋夜蛾(Acronycta rumicis)、桃潛葉蛾(Lyonetia clerkella)、黑絨金龜(Maladera orientalis)等。蚜蟲大發生時,嫁接苗幼葉卷曲,繼而誘發煤污病,導致樹勢衰弱,甚至不能安全越冬,因此需要適時防治。結合整形修剪,先剪除受害嫩枝幼葉銷毀、降低蟲口數量,再噴施吡蟲啉、溴氰菊酯等殺蟲劑防治。其他蟲害危害輕微,一般不用防治。
常見的草害有蘿藦(Metaplexis japonica)、日本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等藤本植物,尤其是蘿藦,容易勒傷山桃或嫁接苗木主干,影響生長及品相。需結合除草,及時摘除纏繞苗木主干的藤本。
常見的獸害有野兔(Lepus sinensis)。野兔于冬春季啃食樹皮,以地徑5cm以下的幼苗幼樹受害嚴重。受啃食幼苗幼樹即使不會死亡,也會因品相不佳失去培育價值。將動物血摻入涂白劑中或稀釋后直接涂主干,涂干高至50cm即可有效防止野兔啃食主干。
山桃是赤峰市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同時在育苗中廣泛應用。白花山桃、曲枝山桃和曲枝白花山桃是常見的3種特異類型。加強特異類型苗木的培育,有助于提升苗圃的競爭力。從播種育苗、嫁接育苗、特異類型識別和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總結了赤峰市山桃和以山桃為砧木嫁接育苗關鍵技術,供育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