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挺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會計師事務所作為投資者和管理者的“看門人”的角色,承擔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壓力,會計師事務所作為鑒證的獨立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必須時刻意識到存在的審計風險。企業的多樣化導致審計工作也會呈現多樣化,會計師事務所要面臨的審計風險也就隨之增加。風險防控需要由會計師事務所自己來制定和實施,稍有差錯或不規范,就可能會給自身和投資者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名譽損失。因此,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想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穩步前進,做大做強,就必須從審計風險存在的根源出發,發現審計風險,制定并堅定不移的執行審計風險防控制度,提高自身的審計質量,增強行業及客戶的認可度,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各個行業都有自身的固定風險,這些風險一般無法從根源上剔除,只能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來防范,才能降低風險對企業自身產生的負面影響。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審計風險是可以合理預防的,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預先制定比較完善的內部規章制度,各類審計報告按照既定的標準來執行,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從而從根源上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整體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每年各個省的注冊會計師行業協會都會抽查一些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在公布的檢查結果及處罰清單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銀行相關信息簡化函證程序等等。行業協議對嚴重違反準則的會計師事務所會進行懲戒及行業通報,該處罰會在協會官網公布,面向社會,這樣會導致受處罰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往后的三年內無法承接相關業務,無法注入新鮮的客戶,也就難以推動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向大型的規模轉變。
因此,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防范制度的制定與實施,是極為重要的,健康的實施會讓會計師事務所再上一個新臺階,消極失敗的實施則會導致業務大幅度縮減,面臨被其他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并購的風險。
全國現存的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非常之多,規模最小的只需2 名符合條件的合伙人即可設立營業。會計師事務所是以自身的知識來服務客戶、以賺取服務費的機構,自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數量繁多,而可供他們瓜分的蛋糕卻是小小的一塊,從而導致了行業競爭非常激烈,都想從各種途徑吸引客戶,增加收入。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往往對于業務承接和風險防控是沒有專門制定制度的,一般都是由審計經理自己決定,沒有具體的風險防控制度,承接的業務的審計風險往往很高。實務中對于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只要不是嚴重且明確地違反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審計項目經理都會承接。
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占領市場,往往都是在打價格戰,雖然各個省的物價局會公布每個審計報告類型的收費標準,一般是以區間的形式。但在實際洽談業務過程中,往往都是在最低價的基礎上再打折,以最便宜的價格贏得審計業務。價格低,審計報告所需的時間和人員的投入會大打折扣,審計質量必定下降。
由于公司工商年檢制度的改革,現工商年檢無需提供紙質的審計報告。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他們為了節約成本,很少會每年固定委托會計師事務所來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一般都是在特殊目的或者時間急迫的情況下才會委托會計師事務所來進行審計,比如管委會房租補助、市級研發費用補助等。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達到客戶的要求,一般會約定在3 天內交付紙質的審計報告。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從承接業務到紙質裝訂交付,往往周期需要5 天以上。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了完成這項業務,就會縮短報告的復核流程,由三級降為二級,甚至更夸張的是不經過二級復核,直接出具報告,這些在實務中屢見不鮮,助理人員編制完成報告后提交至審計經理,審計經理與項目合伙人溝通后,直接出具報告,裝訂成冊交與客戶,以滿足客戶報告出具快的需求。再有審計報告提交客戶之后,由于未復核,出現了一些錯誤,這時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經理往往會自行修改打印,將不涉及蓋公章的其他紙張進行替換,加蓋無需主管部門備案的附件專用章,重新交給客戶使用。
會計師事務所是個分灶吃飯的行業,注冊會計師自己做自己的業務,很多的注冊會計師除了在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里執業,還會承接一些客戶的咨詢工作,為了審計以外的業務,會成立一家財務咨詢服務公司,財務咨詢公司就會承接潛在審計客戶的咨詢和賬務處理工作,雖說服務公司名稱不同,但是實質提供服務的還是注冊會計師,自己做賬自己審計,對獨立性產生嚴重的影響。
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取某些審計資質,會向社會中招錄不實際執業的注冊會計師,他們只是對審計助理或實際業務人員提交的審計報告進行簽字。不實際執業的人群中,很多是年齡偏大的注冊會計師,他們會有自己本職的工作,由于不實際執業,他們對繼續教育和審計準則的學習的積極性很低,往往都是由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政人員或審計助理來完成的,導致他們對不斷更新的審計準則無法理解到位,理論知識儲備不足,不能按照財政主管部門最新的法律法規進行執業,必定會導致審計失敗。
會計師事務所無論大型還是中小型,人員流動都非常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還可以通過名牌大學來招聘實習生,相對來說知識技能會強于一般的新員工。但是對于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社會招聘的話往往是熟練工,人工成本高,所以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要補充人員會偏向去普通的院校進行校招,而普通院校的學生相對來說知識儲備少、實操能力弱一些,但是實習期間卻會安排實習生加班加點,會計師事務所只需要支付很少的人員薪酬。工作壓力大加上收入偏低,普通院校的實習生很少會在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長期任職工作,從而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的基礎工作幾乎每年都需要新員工來接手,工作效率低,審計工作底稿無法完整記錄。
通過證監會的官網查詢可以得知,要申請獲得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都需要根據財政主管部門的制度規定,組織形式需為合伙制或特殊的普通合伙制,這樣對于執業人員和報告復核人員就有了很嚴格的責任分擔及處罰制度。除此之外,財政主管部門針對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沒有明確的規定,設立時可以為普通合伙制或有限責任公司。現實當中,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幾乎都是采用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形式,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處罰力度低及金額少,這樣對于執業的注冊會計師的約束力就不夠。在這種組織形式下,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人員就敢于承擔審計失敗的風險,出具能夠為其帶來高回報的虛假審計報告。
每個行業或每個公司都會有無法規避的固有風險,這些風險是無法規避的,但是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設置風險控制部門,制定風險控制制度,不論業務量大小或是收費金額的多少,在承接業務之前需要對所審計的資料進行核查分析,對除固有風險以外的且會導致審計失敗的其他風險進行把控,只有符合了風險控制制度規定的才能簽訂服務合同,這樣才能避免執業人員為了獲取業務而無視獨立性的要求,可以從根本上降低因自身原因導致審計失敗的風險,維護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聲譽。
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雖然每年都會有審計項目類型及收費情況明細表,但是這個僅僅是行政部分的簡單統計,并不存在對審計項目收費情況是否為惡性競爭的判斷。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所在的具體省市物價局都會公布收費標準,該收費標準一般是區間標準,實務中執業人員報價基本都是按照區間值的最低金額來報給客戶,幾家會計師事務所互相詢價,折扣必定是越來越大,收費金額越來越低,這樣定會導致審計質量下降。對于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要設立審計收費具體標準,并在整個單位公布,根據雙方預簽訂的業務約定書等相關資料來判斷,是否遠低于市場價。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審計業務,主任會計師應當通知審計經理,重新與審計客戶洽談業務,若不滿足本所的具體標準,則應該取消該項業務的承接。只有嚴格執行審計收費標準,才能保證審計項目的投入,才能保持審計質量的穩步提高,審計質量的提高往往對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對于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所承接的業務,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業,審計客戶自身的內部控制往往都不完善,他們對于審計報告的要求非常低,希望以最低的價格最快的速度取得紙質的審計報告。出具報告的速度快就會與審計準則中的復核制度相背離,正常情況下,報告出具需要會計師事務所三級復核完成后才能紙質裝訂。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必須要完善審計報告內部復核制度,每份報告均需要主任會計師審核簽字,嚴格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來執行,滿足相應的條件才能出具加蓋會計師事務所印章的審計報告,印章的保管人員必須看到三級復核簽字之后再進行打印蓋章。不能因客戶的需要而縮減復核流程,這樣審計報告的錯誤率會大大增加,還有可能會產生其他的連帶責任,從而導致行業中聲譽的降低,執業人員的風險大大增加。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還可以設置固定的報告附件章的格式,附件章中可以加入日期,并且報告全文加蓋騎縫章,這樣后期就很難替換。
注冊會計師作為財會領域最高端的職業,除了審計業務之外,承接各類咨詢業務無可厚非,也是以自身知識換來合理報酬。但現實中存在的兼任審計客戶財務的現象層出不窮,適當收取一些服務費,最主要還是注冊會計師想以此留住審計客戶。這樣的模式就會導致注冊會計師失去了獨立性要求,沒有防范措施可以規避審計風險。作為會計師事務所的主任或者負責人,應當要求每位執業人員提供是否存在兼職的實際情況,若存在兼職的情況要求注冊會計師取消兼職合作或者安排其他沒有直接關系的人員兼任,消除影響獨立性的不利因素。
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相對大型的事務所而言,市場的吸引力會低很多,很難吸引有業務的執業注冊會計師加入。但中小型事務所想要特定的審計業務,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執業人數,這其中就有很多是非實際執業的人員。近幾年中注協都在嚴查掛靠現象,對于掛靠的注冊會計師取消其執業身份,轉為非執業人員。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對執業人數每年進行統計,對于非實際執業的注冊會計師應嚴格管理,根據實際情況解除勞動關系或者與協會進行溝通,要實事求是,這樣可以從根源上解決非實際執業的注冊會計師在未實際參與審計工作的前提下而簽發審計報告的風險。只有實際參與審計項目的人員,才能發現審計客戶存在的各類風險,才能向報告使用者展示執業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從而提高社會的認可度。
雖然每位注冊會計師都是業務獨立,但是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也應當對職工招聘工作進行管控。人才的不斷流入,是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強力助推器,有了能勝任崗位的職員,會計師事務所才能發展壯大,業務才能合理分配。人事部門可以發布招聘簡章,對于新招錄的職工必須要滿足相應的條件,不能只考慮節約成本而對職工技術水平有所忽視,人員崗位固定,對于崗位工作越來越熟練,才能提高辦事效率,效率的提高也間接降低了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運營成本和風險。
組織形式為特殊普通合伙或普通合伙,實際上也是一只隱形的手在對注冊會計師行業進行管理,給與的風險和責任大了,注冊會計師愿意冒風險的概率也就降低了。主管部門可以參照證券期貨資質的大型所的管理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簡化,并將要求運用到中小型的會計師事務所當中。可以將之前已設立的組織形式為有限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企業類型的轉變,結合實際的規模和業務量,與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協商一致,確定轉變為特殊普通合伙還是普通合伙,明確普通合伙人的無限連帶責任。這樣對于注冊會計師行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將有一套完善的監管制度,制度制約著實際執業工作,能夠對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起到較大的規避作用。
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是整個行業的中堅力量,同時我國社會經濟也需要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存在,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要在社會中立足,要想不斷的發展成為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就必須要從自身出發,制定并實施審計風險防控制度,規避已知的、可以規避的審計風險,提高自身的軟實力,做好我國經濟的“看門人”的角色,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隨著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提高,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對于專業人才和客戶的吸引力也會隨之增長,這樣就會形成完善健康的正循環,成為審計市場中的佼佼者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