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閑 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年,在不同人生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面臨各式各樣的選擇和風險。譬如,每一個個體在少兒時期,自主能力較差,遭受意外風險的概率較高;入學讀書時,其個人的教育支出增加;初入社會,該個體將獨立承擔經濟支出,也承擔更沉重的社會壓力;結婚后,個體肩負“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責;步入老年生活,個體仍需解決健康風險、養老規劃等問題……同時,社會環境動蕩和政策背景變化正在產生更多不確定性,由此帶來風險敞口的轉變。因此,本文所探討的伴隨式保險是指基于人的全生命周期,通過預判各個人生階段的潛在風險,并綜合考量健康狀況和財富狀況,進行跨時間、跨財富的保險配置,形成伴隨式風險管理規劃,最大化保險在整個生命周期的效用。
當下,三孩政策全面開放,子女教育支出、醫療支出增加,中年人的家庭負擔持續加重;同時,人口預期壽命逐漸延長,面對養老金缺口問題,中國正經歷由第一支柱主導向第二、第三支柱轉移的過渡期,養老風險逐漸顯現……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變化映射到人生的各個階段,帶來相應的潛在風險變化。本文將人的一生按照事件劃分為“幼兒無憂”“入學讀書”“步入社會”“成家立業”“事業有成”和“老年生活”六個階段,基于健康歷程和財富歷程,預判各年齡段可能存在的支付壓力和健康、財富等風險。
本文將人的一生中的0~9歲劃分為“幼兒無憂”階段。嬰幼兒群體的死亡率雖然逐漸降低卻仍然較高,生活模式與消費模式單一,但生活用品支出較高。
健康方面,伴隨時代進步,幼兒群體健康狀況不斷改善,但仍需謹防道路交通意外、溺水等“隱藏殺手”。過去幾十年幼兒群體死亡率有顯著下降,然而,表1顯示,溺水和道路交通事故仍然是造成少兒夭折的重要原因。

?表1 2010—2015年中國0~9歲兒童各年齡段死亡前三位原因
財富方面,目前我國嬰幼兒用品行業普遍價格過高,嬰幼兒的奶粉、尿布等生活必需品支出已經占據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成為嚴重的家庭負擔。Nielsen數據庫的整理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母嬰育兒支出整體占家庭收入比重達28%,低收入家庭支出占比接近45%,中等收入家庭支出占比也超過30%,成為中國家庭支出的重要負擔(前瞻研究院,2022)。
本文將一生中的10~19歲劃分為“入學讀書”階段。青少年群體有較低的患病率,但心智尚未成熟的他們很可能遭遇意外傷害,同時昂貴的教育支出將帶來沉重的家庭負擔。
健康方面,青少年群體健康狀況良好,抵抗力高,患病率整體較低。但隨著親子游逐漸成為家庭活動的熱門選項,眾多家庭選擇在暑假等時間安排親子游來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這也加大了家庭面臨意外事故的風險。
財富方面,圖1顯示,家庭教育負擔占比在大學前的各學習階段均超10%,總體呈上升趨勢,并在高中階段有顯著增長,平均負擔達27%。可見,隨著教育成為當下青少年支出的主要構成部分,家庭面臨嚴重的教育支出負擔。
本文將一生中的20~29歲劃分為“步入社會”階段。隨著社會的變遷和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大部分人會在這一階段步入社會。
該年輕群體依然有著較低的患病率,并且,剛剛步入社會的他們沒有太多的家庭負擔,雖然沒有太多存款,但有著多元豐富的消費需求。

?圖1 家庭教育負擔統計

?圖2 年輕群體消費支出排名
健康方面,年輕群體未曾經歷較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身體也未出現較為嚴重的損耗,整體健康水平正處于人生的黃金階段,對健康的擔憂較少。而在財富方面,年輕群體的整體特征表現為收入低而支出較高,可支配余額平均約2000元。圖2顯示,年輕群體總消費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培訓和住房。保險支出中,年輕群體主要繳納社會保險,對商業保險的購買意愿較低且支付能力不足。
本文將一生中的30~39歲劃分為“成家立業”階段。如今,全國初婚年齡為25~30歲,一線城市晚婚現象更為明顯。2005—2018年,上海平均初婚年齡從25.3歲推遲到30.65歲,女性推遲幅度更大,從23歲推遲到28.81歲,推遲了近6歲。因而,在三十而立這個年齡階段,他們作為家庭中流砥柱,正串聯著全家的生活軌跡。“上有老”,需養老護理,讓操勞了一輩子的爸媽安享晚年;“下有小”,要安排課外教育、興趣培訓,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于自己,夫妻生活,社交娛樂,正當事業起步、大展鴻鵠之志時。
健康方面,由圖3可見,30歲正是身體的轉折點。30歲之后,患病率大幅上升,但就醫率反而低于患病率。此時,也許事業剛剛起步,而身體已經發出“預警”。
財富方面,圖4顯示,該群體收入水平有所上升,收入在10萬~30萬元的家庭占44.6%,但面臨房子和孩子兩座“大山”,家庭壓力仍然較大。
本文將一生中的41~59歲劃分為“事業有成”階段。人到中年,子女長大或已步入社會,不再需要每時每刻操心,隨著收入增長且趨于穩定,生活變得順暢并富有成就感。
財富方面,中年人群收入水平更上一層樓,職場有成就,回家有房有車,家庭負擔不再如此沉重,逐漸開始享受前半輩子的拼搏成果。在生活中,他們可以追求更多元的消費方式,關注投資理財及未來的財富分配。然而,在健康方面,由于年輕時候的不健康作息,又伴隨著身體機能逐漸衰退,亞健康已成為中年人群一大擔憂。以前只有老年人才患的慢性病正在一步步地年輕化,其中,一線城市白領的亞健康率高達76%(當代學生,2010)。圖5顯示,隨著消化系統、肺部和肝臟健康預警增加,他們對癌癥和高血壓等疾病更為關注。
本文將一生中的60歲及以上劃分為“老年生活”階段。至2020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4億人,占比18.7%(中國統計年鑒,2021),預計2035年將增加到4.18億人,占比28.7%。當前,我國已經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并仍處于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老年人群面臨嚴峻健康風險的同時,養老金同樣是一大隱憂。
健康方面,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慢性病、癌癥等患病率的提升,老年人群對健康生活更加渴望。圖6顯示,老年人生活支出主要用于健康飲食及醫療保健。此外,照護服務成為城鄉老年人消費的重要項目。從具體服務項目來看,38.1%的老年人需要上門看病服務,12.1%的老年人需要上門做家務服務,11.3%的老年人需要康復護理服務。
財富方面,老年群體退休后,收入來源驟減。然而,當前社會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約為44%,大大低于許多國家60%的標準,養老金替代率水平難以維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及年輕群體擇業流動性的增強,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獨自居住,使得獨居老人的數量不斷增加,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模式面臨挑戰。

?圖3 2018年城市居民患病就醫頻次

?圖4 不同年齡人群的家庭年收入水平
通過對人生進行階段式、分角度的風險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以健康和財富特征為標志的人生階段在潛移默化中帶動風險轉移。總體而言,以人的一生為坐標橫軸,我們的健康曲線和財富曲線大致均呈倒U形。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從嬰幼兒夭折概率較高的意外期,到青少年發病率較低的黃金時期,再到身體機能衰退的下坡期,順從自然生理的規律性。我們的個人財富,從沒有收入但支出高昂,到步入社會后事業漸成,再到老年生活與養老規劃,符合跨代際、跨周期的財富分配模式。因此,為了應對人生各階段風險,保險作為一種天然的風險管理手段,可以對人的一生的生命周期進行全階段、全流程、全方位的風險管理安排。本文將之稱為伴隨式保險規劃,其主要內容如下:
1.幼兒時期,需要提前進行健康管理與長險布局。幼兒本身沒有任何收入與支出能力,其收入與消費特征取決于監護人。因此,從家庭整體角度出發,我們在為幼兒配置保險時,應追求與家庭整體風險水平相適應并更具合理性的配置方式。過去幾十年,幼兒群體健康狀況不斷改善,但相對于青少年,較高的死亡率仍是最主要的健康特征。因此,我們應當配置包含有癌癥疾病的重大疾病險與醫療險,以預防高額醫療費用支出;同時,配置意外險可以預防交通意外和溺水意外造成的家庭損失。此外,幼兒時期保險價格相對便宜,為幼兒群體購買年金型和儲蓄型保險產品更為劃算。
2.青少年時期,通過配置教育年金提前轉嫁教育成本,并注重意外風險隱患。短期內,針對親子游的特征,購買家庭聯合的旅游意外保險能更好應對家庭面臨的意外風險。同時,聚焦長期視角,為支付青少年群體較高的教育費用,家長可以通過提前為子女購買教育年金保險實現風險轉嫁。
3.剛步入社會時,應注重投資理財,通過特定險種激發保險購買意愿。初入社會的年輕群體健康水平高,但收入和消費水平不能良好匹配,導致商業保險購買意愿相對不足。面臨租房壓力或嚴重的房貸負擔,年輕群體可以通過配置新型的帶有理財功能的投連險和萬能險,同時滿足風險保障和資產增值的需求。此外,寵物保險、碎屏險等新概念保險將更符合年輕群體的個性需求,激發保險購買意愿。
4.步入婚姻后,則需進行家庭式保險規劃,前置健康風險管理計劃。作為家庭中流砥柱的這一人群,應注重家庭保險規劃,從父母、自己、兒女三代出發進行綜合性風險配置,優化保險方案,減少重復性保險配置并提高配置效率;同時,可通過安排定期壽險,以較低價格保障自身遭受意外事故導致家庭收入中斷的風險;還可購買附加體檢等健康管理服務的保險產品,盡早發現身體異常,前置健康風險管理;在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背景下,也應及早開展養老生活布局,配置養老年金產品。
5.事業有成時,應注重前置健康風險管理與養老生活安排。中年群體面對日趨下滑的身體狀況,通過醫療保險、重疾保險等轉嫁健康風險,同時結合保險附加的助眠、慢病管理等生活健康服務,接受合理的生活建議,從而更專業地監測、改善亞健康狀態。此外,中年群體應著重關注收益率較高的投資型保險,充分發揮積蓄的財富價值,合理安排財富跨期分配,不浪費當下及未來資源,在養老時分擔子女壓力。
6.老年生活時期,通過養老年金從容應對養老生活,借助醫療、護理等服務康養晚年。經由前期養老年金和護理保險安排,老年人群收入需求和長期養老需求可得到滿足,并借助家庭護理、日常護理等多種護理形式,提升老年生活質量。高凈值老年人群還可以通過保險配置解決遺產分配問題,實現個人財富的安全與保值增值。

?圖5 不同年齡關注的健康知識

?圖6 城鄉老年人消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