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毅
摘 要:黎侯虎是發祥于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的傳統手工藝品,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但是黎侯虎本身形象運用的局限性、傳承人才的缺失、市場銷量的有限,使得探索新的黎侯虎發展之路迫在眉睫。從黎侯虎的基本特點出發,通過對標桿產品的分析,為黎侯虎開辟一條新的發展道路,為當地經濟轉型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山西;長治;黎侯虎;手工藝品
黎侯虎是流行于山西長治黎城縣地區的傳統民間布老虎手工制品,這種傳統手工藝品因黎城縣古稱黎侯國而得名。黎侯虎于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類別為傳統美術。
中國自古就有對虎的崇拜。據文獻記載,虎圖騰崇拜早于后期的龍圖騰崇拜。老虎本性勇猛無敵,對自己幼崽極其愛護,所以又有“虎毒不食子”的說法。與此同時,人們在面對一些自然災害和嚴重疾病時,會感受到生命的渺小,繼而會寄希望于老虎這種猛獸,所以古時候人們對虎的崇拜多帶有繁衍生育與生命保護的寓意。黎侯虎就帶有如此含義。在周文王舉兵滅商之際,有謀士認為黎侯國與商朝關系密切,并且軍事力量強大,周文王遂決定在滅商之前先出兵攻打黎侯國,可黎侯國久攻不下,在進退兩難之際,周軍中一謀士獻計稱,傳言黎侯國有玉石虎鎮國,如能盜來,周軍將勝,隨后黎侯國便被攻陷了。但之后不久,周文王與謀士也相繼病逝。后來黎侯國百姓為了紀念國君與玉石虎,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成各種造型的老虎,幾千年來逐漸演變成了黎侯虎,同時黎侯虎也帶有鎮宅辟邪之意。
一、黎侯虎造型特征
黎侯虎總體造型生動,威風凜凜,憨厚可愛。黎侯虎肢體造型粗、短、胖,同時也表現出了非常健碩的形態,四肢微微向外撇,牢牢站立,虎頭微昂,目視遠方。黎侯虎體現出了一種整體美,手工藝人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塑造而成的黎侯虎,寄托了勞動人民對于扶正祛邪、萬事如意的美好祈愿,體現了勞動人民在創作美術作品時的質樸形象。
黎侯虎色彩明亮,搭配活潑,對比強烈,帶有濃濃的民間美術色彩特征。主體多以亮黃色布片制成,還原了虎的色彩,同時給人一種愉快、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感覺,黃色在中國古代也代表著高貴;虎腹多用紅色進行裝飾,給人一種吉祥、喜慶、幸福的感覺;眼睛多呈桃形,由紅色、白色、黑色、黃色補片經剪裁后依次疊加制成,并以平針裝飾睫毛;眉毛為青色與綠色,鼻子用綠色補片配合黃色線進行制作,綠色代表了生命力,給人一種生生不息的感覺。黎侯虎的整體色彩具有強烈的北方地域特征,其色彩明快,美觀大方。
黎侯虎裝飾紋樣簡潔明快,軀干和四肢裝飾紋樣為簡化的花結合旋風紋樣,背部紋樣是手工藝人將布片裁剪成陰陽不同的波紋形狀。人們可通過紋樣區分雌雄,這些紋樣驗證了黎侯虎具有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的寓意,因為陰陽結合就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傳統生育觀。虎眼周圍手工藝人采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簡單的平針繪制出眼睫毛的樣式,給威風凜凜的黎侯虎增添了幾分平易近人的氣質。虎牙呈較為尖銳的形態,通過牙齒的尖銳和身體的圓潤的對比,黎侯虎整體表現出憨態可掬的美。
二、黎侯虎制作工藝
在選材上,手工藝人根據黎侯虎的特征選用相應的色彩布料,主要有黃色、紅色、綠色三種。在花樣與剪切上,手工藝人根據要制作的虎的大小,對主體部分與裝飾紋樣進行設計裁剪。在縫合上,手工藝人根據虎的造型特點,將布料進行縫合,塑造出黎侯虎的基本特征。在內部填充上,手工藝人根據縫制的虎的主體大小,進行內部填充,填充物質以木屑、谷糠、棉花、蕎麥皮為主。在裝飾件制作上,手工藝人根據黎侯虎的特征,對其眼、尾等進行刺繡制作,虎的眼部、眉部、耳部以平針繡制,同時配以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在組裝上,手工藝人將制好的眼、尾、花紋等縫制到主體上,并搭配貼布、彩繪、掛穗等進行裝飾,最終完成制作。
三、黎侯虎的發展困局
其一,趣味性弱。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使得社會上的各類玩具層出不窮,且大多數新型玩具科技含量高、互動性強,相較于黎侯虎更加富有趣味性。其二,裝飾性弱。黎侯虎具有深厚的歷史內涵,同時也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樣貌,但是現代社會的新興裝飾品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眼球,使得人們的審美不斷變化,“一成不變”的黎侯虎往往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其三,實用性弱。黎侯虎剛開始是作為一種寄托著人們內心美好愿望的物品出現的,同時也衍生出了如枕頭、帽子、鞋等實用品,但是現在社會對此類物品的實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設計師應不斷地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進行傳統裝飾品的再設計,否則其很難有發展下去的機會。其四,從業人員少。由于黎侯虎制作工藝更依賴人工縫制,手工藝人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制作出一個成品,勞動回報少,較多的年輕人選擇從事其他工作,以獲得更高的勞動報酬。其五,產品廉價化。現在市場上所見的大部分黎侯虎玩具,已經從手工藝人一針針、一線線的縫制產品變為了流水線生產的廉價旅游紀念品,少了幾分傳統的味道,多了幾分廉價感。可以說,黎侯虎的轉型發展存在一定的迫切性,其只有跟上社會發展步伐,才能更好地迎合市場,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文創產品分析——以“王的手創”為例
“王的手創”是國內最近幾年最成功的文創品牌之一,目前以線上銷售為主,淘寶店鋪擁有84.7萬粉絲,爆款月銷售上千,店鋪月銷售上萬。截至2021年年初,“王的手創”團隊已經帶領近1400名貴州苗繡繡娘走出大山,同時成為全國首批“高鐵明星小店”。
(一)產品定位
“王的手創”結合苗繡這門古老的手工藝,發掘苗繡背后的文化含義及特點,通過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潮流趨勢相融合,在保留傳統刺繡針法的基礎上,吸收貴州地區傳統圖案,同時在其中加入時尚元素。通過產品反映了苗繡的精美絕倫和苗族的風土人情。每件產品都在設計的過程中汲取了大量屬地元素,這賦予了傳統手工藝產品新的生命美學。
(二)產品獨特性
“王的手創”產品開發具有很強的獨特性。“王的手創”團隊開發過一款月餅包裝禮盒,這款月餅包裝禮盒采用手織刺繡土布、楊家埠木板年畫、馬達加斯加拉菲草、草木染芳香香囊并且結合手繪圖騰書簽進行制作,所使用的種種工藝或材料無不具有獨特性,從而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使每種產品都可以物盡其用。設計人員對于工藝和材料的種種選擇無不透露出自己的精心與細心。
(三)產品系列化
“王的手創”的每件產品雖然都具有自己的風格,但都是對傳統刺繡技藝的完美再現,同時也都表現出現代年輕人所追求的田園生活美,將傳統與潮流融合在了一起。“王的手創”使傳統刺繡這項傳承了千年的古老技藝重煥生機與活力。
(四)產品的材料和工藝
“王的手創”從產品紋飾設計、元素應用到制作工藝,不抄襲、不仿制。“王的手創”產品不僅僅是藝術品,更是實用品,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王的手創”淘寶店鋪中,平均每1件寶貝的研發需要999個不同創意的疊加,135張畫面的初步設想,19張各式造型的鉛筆底稿,13種不同配色比較,7個試繡小樣嘗試。一般顧客下單后,經過12天店鋪才可以發貨,因為平均每1個寶貝的繡制,需要耗時4.8個小時,3568次穿針引線,一人一天最多只能繡2—3個產品。
(五)品牌的發展
“王的手創”品牌的順利發展,除了依靠團隊成員自身的努力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其獲得了《大魚海棠》《你的名字》《大鬧天竺》《夢幻西游》《熊出沒》《大護法》等電影周邊產品的正版授權,以及成為公益機構WABC的合作方,更獲得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頤和園、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北京設計周的青睞。
(六)產品故事性
在現代消費者看來,很多品牌故事都是為了營銷而編造出來的,其實并非如此。品牌故事就是將那些真實的故事再現出來,只有更好地將故事與消費者分享,才能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信賴感,提升消費者的品牌忠實度。“王的手創”的每個產品都有它的故事,并且會在產品的簡介中詳細地告知消費者這件產品的靈感來源。相關人員將自身的靈感與現在人們的審美相結合進行研發設計,給消費者帶來了一件又一件的爆款。
(七)產品的文化傳承性
“王的手創”所售出的每一件作品,都在向世人訴說著苗繡的精美絕倫與苗族的風土人情。優秀的產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從博物館里帶出去,使其走進了每個人的生活,這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有效的保護與傳承,能讓現在的人們重新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八)產品的表達性
“王的手創”的每件產品都反映出了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例如2022年新推出的產品“母子虎”,不但具有辟邪之意,而且因為虎子諧音為“護子”,其在展現了老虎威風之余,還多了一份護子之情。
(九)產品的公益性
“王的手創”與貴州當地政府合作,使當地約1400名苗寨繡娘解決了就業,再也不用為了生計背井離鄉,讓眾多留守兒童能重新在媽媽身邊享受母愛。
由此可知,黎侯虎只有從產品定位、產品獨特性、產品系列化、獨特的材料和工藝、品牌的發展、產品故事性、產品的文化傳承性、產品的表達性、產品的公益性方面進行突破,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五、長治黎侯虎手工藝品發展策略
(一)產品多元化
傳統的黎侯虎只是簡單的布老虎作品,僅僅衍生出了枕頭、帽子與肚兜三種產品,但是這三種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慢慢淡出。現在人們對產品的新穎性要求較高,因此黎侯虎可以結合中國傳統拼布工藝進行創新,豐富產品線,朝著裝飾畫、手袋、日常配件等方向發展。
(二)產品產業化
山西長治黎城縣地區制作布老虎多為家庭作坊的形式,生產出的布老虎質量參差不齊。而且,這種家庭作坊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當面對較大的訂單量時往往無法消化,產品銷路也比較局限,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黎侯虎產業化發展。然而,從小集體的各自發展到產業規模的形成,需要有當地企業的支持,只有實現黎侯虎產業化發展才能提升其產品競爭力,使其在當今眾多的紀念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產品現代化
傳統的黎侯虎手工藝品正在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最重要的原因莫過于人們的審美疲勞。例如黎侯虎的配色往往走向極端,即全部使用飽和度極高的顏色進行制作,但是國際流行色權威預測機構——潘通公司發布的2022年經典色全部為飽和度較低的灰色系,所以在進行黎侯虎手工藝品配色時可確定一個大致的標準,選擇相對合適的配色,體現出色彩的現代感,同時在創新配色時也要注意其原有的特點,不可改變其原有風貌,可以通過給黎侯虎設計相應的配飾來豐富配色。這樣不但豐富了黎侯虎的色彩,也增加了設計細節。
(四)消費體驗化
消費者在線下門店消費時,可以更加直觀地面對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顧客的體驗感。現在越來越多的體驗式消費都在刺激著店鋪的營收增長,同時可以提高客戶的黏性。當消費者在體驗店有過體驗之后,去了其他城市也可以從網上店鋪購買產品,從而將消費市場下沉。
(五)產品故事化
給黎侯虎產品建立擬人化形象,將黎侯虎形態多樣化,豐富其個性特征,甚至可以將黎侯虎形成動漫產業線,增強黎侯虎形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滲透能力,使其深入人們生活細節,從而有效提升黎侯虎的影響力,提升山西文化的影響力。
(六)文化傳承
黎侯虎產品的發展,無疑會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回人們的視野。相關人員應通過各類方式使黎侯虎產品覆蓋各類人群,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增強其生命力,使黎侯虎手工藝品不斷傳承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黎侯虎手工藝品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但是當下在面對新的環境時其原有的形態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需要進行再次創新。傳統并非一成不變,只有活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民間手工藝品才能更好地融入當下社會,才能擁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黎侯虎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代表之一,它的發展無疑對增強民族自信有著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閆平,劉君亮.黎侯虎元素在服裝表演中的應用探析[J].大觀(論壇),2021(7):15-16.
[2]白英.千年布藝黎侯虎古老圖騰煥生機[J].青春期健康,2020(24):64-67.
[3]趙勝男,張萌.淺析民間工藝黎侯虎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20(5):131.
作者單位:
太原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