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玚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退休人員的問題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化的大問題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針對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本文首先對社會化管理的相關概念進行了闡述,接著論述了針對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的意義和現狀,并且對如何提升社會化管理的措施進行了說明,以期為相關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關鍵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達到一定的工作年齡后就可以退休并且領取養老金,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離退休制度已經顯得不夠合理。新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得到解放,社會競爭壓力不斷增大,人們對事業單位的冗余編制和“鐵飯碗”的待遇開始逐漸不滿,因此,必須積極推動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對離退休人員采取的社會化管理服務還存在許多問題,只有建立完善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制度,才能夠確保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方案更加符合離退休人員的利益,滿足廣大社會公眾的要求。
一、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一)社會化管理的基本涵義
社會化管理是隨著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退休人員的不斷增多而提出的,是一個比較新的理念,主要就是為了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養老問題,在近年來的實踐過程中,社會化管理也呈現出了一個比較有效的趨勢。社會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社會保險的養老保險中,對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不再按照傳統的方式,呈現一種社會化的趨勢,由社會服務組織來進行管理。主要是指機關事業單位、企業人員在辦理退休手續之后,針對這部分退休人員,他們的管理服務工作和原單位分離,由“單位人”變成“社會人”,由“單位管理”變成“社會管理”。關于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的發放,主要實行一種社會化的發放方式,將這部分退休人員移交到城市街道和社區,采取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管理服務。這就是社會化管理的基本涵義。
(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概念及特點
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主要是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的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退休之后,不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等費用,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這種制度主要是為了保證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退休后能夠有一定的經濟來源,促使他們能夠更好的生活,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維護著我國社會的長治久安。國務院也在不斷地針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提出新的改進措施,促使養老保險能夠更好的為退休人員服務,提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退休后的生活質量。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也具有一定的特點,例如養老保險金的計算是根據你退休前最新的學歷、工齡、所在職位等級按照一定比例計算得出。退休當年是不可隨意變動的,這樣就保證了養老保險的嚴謹,避免了一些問題出現的可能。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退休養老金最近幾年逐年上調。
(三)養老保險的特征
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特征,主要可以從三個角度來進行分析。首先,養老保險金是完全固定的。在核算養老保險金的過程中,按照退休前一個月的工資來進行計算,以退休前一個月的工資作為基數,按照一定的比例來進行發放。養老保險也是一個比較嚴謹的過程,不能存在一絲一毫的誤差。其次,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保障水平較高。機關事業單位是為人民服務的單位,因此,對于退休后的工作人員,保障水平也是十分高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工作人員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維護社會的穩定性。無論是從名義替代率還是實際替代率來進行分析,機關事業單位的保障水平都是要比企業高的。最后一個特征就是個人不承擔繳費義務,這是由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概念來決定的。
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意義
(一)有利于退休人員盡快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
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斷實行社會化管理,對退休人員是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的,有利于退休人員盡快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退休人員不斷向社會人轉變,實行社會化的管理,是符合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要求的。同時,也能夠促進退休人員盡快地參與到社會生活之中,讓他們在社會中獲得更好的服務。對于機關事業單位而言,他們的服務內容主要是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主旨是為人民服務,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幾十年的工作過程中,一直都秉承著單位人的職責,盡心盡力地為人民服務。因此在退休后,必須要保障他們的退休生活,想要更好的保障退休生活,僅僅依靠機關事業單位是不行的,因為機關事業單位更多的是一種公益性組織,在資金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對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能夠提升對退休人員的服務質量,促使他們向社會人轉變,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中。
(二)有利于減輕機關事業單位社會負擔
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有利于減輕機關事業單位的社會負擔。對于大部分的機關事業單位而言,退休人員一般占到了一個單位的10%,甚至有的時候會占到20%,對這些退休人員進行安置工作,會對單位的人力、物力、財力造成一個很大的消耗,給機關事業單位帶來很大的負擔。并且,機關事業單位并不是一種盈利性的組織,因此,對退休人員進行安置工作帶來的資金消耗會給機關事業單位帶來很大的影響,會阻礙機關事業單位的發展。因此,對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將管理服務工作就和原來的單位分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的發放,也用社會化的方式來進行發放,將退休人員移交街道和社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機關事業單位的負擔。
(三)有利于退休人員繼續為社會發揮余熱
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最后一個作用就是讓退休人員繼續為社會發揮余熱,讓這些退休人員在社會中發揮出自己更大的價值,為社會繼續做出貢獻,從而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大部分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都是專業的技術人員或者擁有干部身份,這部分退休人員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在幾十年的工作中也積累了充足的工作經驗,如果他們一旦退休就與社會脫離開關系,那么這也是社會的一種損失。實行社會化管理,能夠讓退休人員繼續參與到社會生活之中。給退休人員提供一個發揮自身智慧和展示才能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在這些平臺上做出更大的貢獻,這個過程也可以減少社會上的人力資源浪費,為社會更好的穩定運行做出了貢獻。當然,退休人員還可以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服務中,繼續發光發熱,在新的人生舞臺創造價值。
三、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現狀
事業單位養老政策作為獨立于社會福利保障的體系,不僅成為制約事業單位發展的因素,而且也極易引發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當前,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質量呈現一個較好的趨勢,我國政府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也越來越重視,但是,在不斷落實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發展。首先,機關事業單位在思想落實方面仍舊需要加強,社會化管理服務并不是每年定期對退休人員進行慰問或者一些簡單的管理方式,這是一種比較先進的針對退休人員的管理理念,能夠較好的解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因此,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都必須要加強對社會化管理的重視。其次,現行制度不統一,這也是影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化管理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國必須對社會化管理的制度進行進一步的統一,才能促進后續的執行。最后,針對社會化管理的基礎保障沒有很好地落實。這就是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現狀。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確保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最主要的就是保證離退休人員不附屬于原有的單位,而是由其所在社區進行積極的協調管轄,原單位也不能發放相應的養老金,而是由管理機構統一頒發。在開展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前期沒有做好充分安排,相關制度不夠完善等,離退休人員晚年出現“老無所養”的情況。隨著我國的老齡化問題不斷突出,許多事業單位員工即將達到退休工齡,這一部分的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數量龐大,會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的整體經濟效益。為此,我們必須積極針對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體系建設進行深入的分析。
四、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配套機制不完善
在開展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過程中,涉及的機構比較多、人員編制復雜、業務相互獨立,這使得整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體系建設水平不高,缺乏有效互動,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二)思想認識不統一
事業單位經費渠道來源主要以財政撥款為主,所以很多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擔心在離開原單位之后,所享受的各種福利待遇會顯著減少,嚴重阻礙了事業機關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模式推行的效果。有不少機關事業單位對社會化管理模式認識不徹底,許多離退休人員依然將自己當作原單位的一分子,對組織有著過度的歸屬感和依賴感,無法接受與原單位分離的現實。
(三)參保意識不強
社會保險最主要的原則就是權利和義務對等,所以職工要想享受社會保障、福利待遇,必須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如果出現漏繳、拖欠或者中斷繳費的情況,職工就無法及時享受養老、醫療等社會福利待遇,也無法順利地將退休人員檔案關系轉交給社區,享受社會化管理服務。
五、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建議
(一)建立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政策支撐,加大宣傳力度
想要更好地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就要不斷建立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政策支持,并且針對退休人員加大宣傳力度,這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立政策支持能夠為社會化管理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促進后期的社會化管理能夠更好地根據政策制度來落實,加大宣傳力度能夠促使退休人員都積極參與到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從而更大范圍地落實社會化管理工作。如何建立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政策支持并且加大宣傳力度呢?首先,國家必須要進行一個統一的規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對國家制定的制度做出進一步的調整和補充,使社會化管理制度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其次,政府可以舉辦一些咨詢會,促使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來參加。對于在咨詢會中退休人員提出的關于社會化管理的問題,要予以耐心的解釋,讓他們充分了解到相關的社會化管理政策,這樣才能夠促使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都積極參與到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維護社會的穩定發展。
(二)充分發揮社區平臺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功能
在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除了要建立社會化管理政策支持和加強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社區平臺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功能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社區平臺具備一定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功能,因此,社區平臺就必須要讓這些功能得以更好地貫徹并且發揮作用,這樣才能不斷提升社會化管理水平,促進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都能夠參與到社會化管理過程中,讓這些退休人員能夠在社會化管理過程中發揮自身更大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也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充分發揮社區平臺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功能,包括創新社區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體制,針對體制的創新是十分重要的,政府要不斷根據當地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實際情況,建立新的社會化服務管理體制,讓社會化管理真正發揮出自身的功能。在信息化時代,社區或街道等社會平臺要高效借助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的在數據互聯互通、快速處理等方面的優勢,建立健全社區線上資源平臺,保證退休人員原單位與社會平臺實時通過線上交流了解退休人員的生活狀態,不僅可以在無形中督促社會平臺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還能確保退休人員明確原單位對自身的關心,能夠筑牢退休人員繼續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發光發熱的決心。
(三)加大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隊伍的建設力度
在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不斷加大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隊伍的建設力度也是至關重要的。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隊伍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社會化管理的落實程度以及落實效果。因此,政府必須要不斷加大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隊伍的建設力度。首先,可以進一步拓寬招聘渠道。招聘渠道是豐富多樣的,政府要盡量避免使用單一的招聘渠道,例如還可以使用大學生招聘的方式,來促進大學生為社區的社會化管理做出貢獻。其次,可以通過優化培訓模式的方式,來提升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的質量。在組織培訓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座談研討、案例教學、實地參觀考察等多種方式,來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落實社會化管理工作,提升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質量。最后,還需要對這些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進行有效的薪酬管理,這也是提升社會化管理服務人員質量的有效因素。
六、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能夠較好地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退休問題。當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為積極應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數量持續增多的現狀,緩解機關事業單位的財政負擔和管理壓力,國家和政府要制定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員工的社會化管理支持政策,突出強調人性化管理。當然,在社會化管理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國的機關事業單位對其進行不斷改進,促進社會化管理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凌宗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研究[J].財經界,2020(27):239-240.
[2]周亞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探析[J].管理觀察,2019(30):64-65.
[3]王秋霖.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9(18):47-48.
[4]陸培興,胡盤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全面納入社區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34):118-119.
[5]凌宗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研究[J].財經界,2020(27):239-240.
[6]王晞.國有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1):74-75.
[7]周貴勇.事業單位開展退休職工管理的必要性與策略探索[J].人才資源開發,2019(1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