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梅
摘要:幼兒教育是一種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涉及幼兒的一日生活,包括飲食起居、實踐活動、幼兒游戲等。其中勞動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方面,幼兒園可以將其融合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全面提高幼兒的勞動素養,強化幼兒的勞動興趣和勞動技能。
關鍵詞:勞動教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養成策略
引言
幼兒教育作為社會關心的重點,在當今現代化幼兒教育過程中不僅注重幼兒智力開發的智育,同時更加側重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論家長還是幼師,都應當通過各方面的教育活動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增強幼兒動手的能力及獨立能力。
一、在區域游戲中強化勞動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區域游戲活動是幼兒在幼兒園學習時經常參與的一項益智游戲內容。幼師可以結合幼兒實際學習和年齡特點,將勞動意識的培養滲透到區域游戲的過程中。指導幼兒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逐步強化勞動意識。
例如,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游戲,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清潔工、服務員,等等。在幼兒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感受各個職業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及勞動內容,將勞動意識的培養融入日常學習和游戲過程中。在多樣化的勞動教育活動中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鍛煉勞動能力,使幼兒體會到各種勞動角色工作的任務以及辛苦,從而更好地理解勞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勞動教育過程中,首先幼師要根據教育主題活動的內容,在活動區域投放不同的活動材料,然后指導幼兒從材料的擺放,歸類以及整理入手,做一些簡單的勞動活動。其次在實施勞動教育的區域活動中,幼師也要根據不同的游戲內容適當給予勞動知識與技能的指導,提高幼兒勞動質量。例如,在美工活動區幼師可以通過指導幼兒玩泥巴、折紙以及剪紙等活動,使幼兒了解各種材料的性能,然后學習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同時也在參與過程中體驗勞動的樂趣。
二、利用實踐活動發展幼兒勞動技能
戶外實踐活動是提高幼兒勞動技能的有效方法,這種教育方式能夠擴展幼兒視野,讓幼兒真正沉浸于勞動實踐中,感受勞動的艱辛,收獲勞動的果實。利用春耕,結合植樹節,引導幼兒種植辣椒、豆角、白菜、生菜等蔬菜種子,培植格?;?、牽牛花、水仙花等花種子,增強幼兒動手能力。通過豐富多彩的種植活動,每個小組的幼兒都能獲得鍛煉和成長,用雙手培育生命,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加強環保意識。在種植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需要完成培土、澆水、除草等多種工作,還要與其他幼兒合作,觀察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增強對植物的感性認知。小菜園種植的小蔥、韭菜等都可以送往食堂,變成美味可口的飯菜,幼兒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體會勞動的樂趣,享受勞動成果,不斷發展勞動技能。在種植活動完成后,不少幼兒都能主動節約糧食,并向家長介紹自己小組的“菜園”,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很多家長反映,幼兒在家中的陽臺上開始種蒜、種小蔥,動手能力大大增強;在飲食方面也變得更加節約,以往的挑食毛病得到改善,幼兒對蔬菜更加喜愛了。除了幼兒園內的實踐活動之外,教師還可以和社區開展合作,帶領幼兒開展社會活動,鏟除墻上的小廣告,清除磚縫中的雜草,為美化小區環境貢獻一份力量。在戶外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無論是種植活動還是環境美化活動,教師都要為幼兒準備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指導幼兒及時洗手。此外,教師還要協助幼兒使用工具,保證幼兒的安全,讓勞動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三、加強家園溝通,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
對幼兒而言,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位老師,開展幼兒勞動教育只有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才可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勞動習慣、提升勞動品質。如果家長和幼兒園對幼兒勞動要求不一致,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全部包辦的話,則會影響到幼兒勞動教育的成效。首先,教師應通過家長會、開放日、主題教育等方式向幼兒家長分享勞動教育的知識;其次,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家長進一步重視幼兒勞動教育;最終,達成家校勞動教育的共識。例如,教師在小班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幼兒不懂得如何整理書包,可以先在班級上組織幼兒分類整理書包,引導他們掌握整理書包的技巧。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一些表現較好幼兒整理書包的過程拍成視頻,然后上傳到班級群,鼓勵和引導家長在家庭中帶領幼兒積極練習、主動實踐,在家園合作中幫助所有幼兒學會整理物品。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家長參加各種親子活動,進一步豐富幼兒勞動教育內容。親子活動是一種有效的家園共育形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家長的參與熱情,形成家園合力。
例如,教師可以定期邀請一位家長到幼兒園進行親子讀書會活動,由家長在課堂上向幼兒分享關于勞動的故事,激發幼兒的勞動興趣。最后,組織幼兒家長參與學校勞動教育過程,激發家長勞動教育熱情。家長對幼兒勞動是否認同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幼兒小班勞動教育效果。目前,部分幼兒家長仍然片面地認為“幼兒還小,沒法參與勞動”“有的勞動有危險,不能讓幼兒參與”,導致幼兒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害怕、抗拒勞動。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和輔助幼兒家長,通過組織幼兒家長親身參與小班勞動教育過程,改變他們的片面認識。比如,教師可以開設“美食房、戶外灶臺”課程,帶領幼兒進入廚房一起勞動,而幼兒家長則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這一幼兒勞動教育課程。幾節課下來,部分幼兒家長通過了解幼兒在“美食房、戶外灶臺”里不僅可以照顧好自己,而且可以幫助其他同伴,逐步消除了“廚房是高危區”的錯誤理念,從而提高了幼兒家長參與小班勞動課程的熱情。
結束語
總的來說,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不僅能培養幼兒的情操,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而且還能增強幼兒的獨立性,這對幼兒的成長有積極意義。勞動教育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適宜的勞動教育不僅能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主人翁責任感,更能讓幼兒體驗成功,培養其獨立生活,培養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為幼兒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幼兒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杜小鳳.勞動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C]//.2020年學校管理與教學創新學術會議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0:149-151.
[2]王浪.幼兒勞動教育實施策略[J].教育觀察,2019,8(38):60-62.
[3]張紫微.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探究[J].考試周刊,2018(47):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