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桂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的標準和形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雙減” 政策。要求教師在作業的布置形式上,有所探索和創新,作業減量不減效,保證作業對學生學業水平的積極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對外交流和貿易越來越多,對于世界通用語言英語的學習和普及,顯得越來越重要。初中階段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礎階段,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有效的運用英語,是初中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作業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構成。本文圍繞科學地對作業進行設置,以幫助初中英語作業設置的科學優化。
關鍵詞:雙減政策;英語作業;科學布置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英語作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保證作業的有效性,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對作業的布置模式上進行科學優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初中英語教師,要以雙減政策為指導思想,深入探究實際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作業的設置進行科學優化地創新改革,幫助學生實現英語水平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雙減背景下科學布置英語作業的意義
首先,作業的直接服務目的,就是直接地幫助學生檢驗課堂的學習、理解,同時鞏固教材知識,因此,作業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布置科學合理高效作業、加強作業完成指導、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可以在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同時,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其次,由于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在英語學科的習題中,往往以選擇題居多,有些學生為了快速完成作業,有時連題目都不看,直接亂寫選項。這樣的傳統的作業形式,對于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毫無意義。因此,在雙減背景下,科學布置英語作業,減量不減質,能夠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查缺補漏,鞏固復習;同時,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
二、“雙減”政策下如何科學布置英語作業的策略
(一)英語作業的分層布置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儲備,都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尤其是剛剛踏入初中階段的學生,有些在小學已經有了較好的英語基礎,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有些則在小學接觸的較少。因此,不管是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還是在英語作業的科學布置中,教師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能力,因材施教。在作業的布置中要更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認知層次,制定不同形式和內容的作業。作業內容和形式,既要給基礎好的學生,增加拓展和深化的空間,幫助學生培養英語素養和運用能力,不至于讓學生覺得作業無聊,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又要幫助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查缺補漏,鞏固基礎知識的掌握,提高英語基礎水平,不至于讓學生覺得作業太難,無法完成,同時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這樣,分層的英語作業布置,可以幫助教師關注到全體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又能幫助全體學生都有所發展。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英語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的作業布置中,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是掌握12個月份的單詞,學會序數詞(1-31)的使用,學會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 ?以及回答--My birthday is --,學習的重點是學會表達自己生日以及詢問他人生日。以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重點為主要依據,教師在作業的布置中,對于月份詞和序數詞,基礎掌握較好的同學,教師可以為其布置拓展類的作業,不如編寫對話,我和好朋友的生日,與好朋友互相詢問生日日期,如: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May,完成了基礎的對話后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對話,你生日的時候外面的景色是什么樣的?天氣是什么樣的?這樣的對話拓展,既讓學生拓展和鞏固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又讓學生找到了英語的樂趣,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重點應放在基礎知識的鞏固上,如:序數詞連線、填空小游戲,月份次歸位等,既鞏固學生的教材知識掌握,又在游戲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二)增加英語作業的實踐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語言類學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語言。英語作業在布置上,要充分考慮作業的實踐性,讓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實際運用,有更好地了解和認識。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不能只停留在簡單地背單詞、背課文這樣枯燥的內容上。還要在作業中注重對學生口語能力、交際能力的培養,實現雙減政策的核心目標,讓學生既能考出好成績,又能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熟練準確地使用英語。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的時候,可以以教材內容為參考,多為學生創設一些英語場景,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運用英語,如:編排英語情景劇等,為學生創造實踐訓練的機會。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口語能力以及學生的協作溝通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作業布置中,本單元有一個很好的情景劇主題,就是Joining a club.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組,學生自由創立社團,并進行社團招新。如: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I want to join the school music club,I can sing and dance.在情景劇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發音、表達進行指導。這樣的作業形式,既生動有趣,又能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知識,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找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結束語:
英語作業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科學合理地對英語作業的設置進行優化改革,減量不減質。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鞏固對于教材以及課堂知識的掌握,拓展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教師檢驗教學的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優化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從實際出發,對作業布置進行科學優化,可以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鐘藝.科學布置英語作業,全面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J].中學生英語,2021(42):70-71.
[2]鄭海霞.新課標下高中英語作業布置及評價[J].新課程,2021(3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