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雙
摘 要:時間飛速流轉到21世紀20年代,我們每個人日益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世界形勢的不容樂觀。網絡成為一座橋梁,溝通內外、過去與未來,我們也應正式“流量”與網絡,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所謂"流量",就是那些因外表出眾、一段時間內受大量粉絲群眾追捧的明星群體,他們自身也許并不是"品學兼優"、業務能力強,但卻以其巨大的號召力,吸引無數或理智或非理智的群眾為其"買單"。
2020年初,肖戰便是一個很好的"流量明星"的例子。那時一個人宅在家中,就能為國家做貢獻,但偏偏有那么一群肖戰的粉絲群體,或越過網絡防火墻舉報國外某知名網站,或對內舉報網站。只因他們覺得這些網站侵犯了他們"偶像"的"權益",殊不知,他們的這種魯莽行為是更為錯誤的。
首先,越過防火墻就是一種違反法律的行為,防火墻雖然不是一堵實體墻,卻實實在在抵御了一部分不法勢力企圖文化滲透中國的野心,我們才能在"墻"的這邊安寧地享受網絡帶給我們日常生活的便利,而不是永無止境的危害。其次,肖戰的粉絲引發的這一起網絡公眾事件嚴重影響了網絡治安,造成了惡劣的影響,這就不符合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第三點原則——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這種打著"偶像"旗號,實際被狂熱沖昏頭腦的行為是不值得我們提倡的,應當嚴厲禁止。
近期的"鄭爽事件"同樣是"流量時代"值得大眾反思的事件。鄭爽一家知曉我國并無允許代孕的法律,于是繞開中國法律,赴美代孕。在代孕期間,她又因個人與伴侶情感出現裂隙,說出了"煩死了,打不掉了"的言論。此等漠視生命,將孩子視作玩物的行為令人汗顏,這也違背了我國憲法規定的遵守憲法和法律的政治義務。
鄭爽事件的發生,必將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完善相關法律。當然,我認為"流量"不僅僅是一顆威力加強版的炸彈,同樣也可以是彰顯我國國力、弘揚中華文化的紐帶。
李子柒走紅網絡、將中國田園文化帶出國門,則是一件值得國人自豪的事。李子柒回歸四川農村,與奶奶一同生活。期間展現了一種十分治愈的田園風光,我相信正是這種景致與她與生俱來的親和力使外國人感到信服,認為這是中國真實的農家生活,并使李子柒的作品成功打入西方市場。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輸出"。比起其他國家標榜本國文化,實則用的是中華文化,顯然,前者更令國人欣慰,國內外各中"李子柒式人物"的出現與發展,也為各國弘揚本國文化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不斷激勵國人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兩手抓,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強大。李子柒不僅個人取得成功、獲得豐富的報酬與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堅持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一定程度上弘揚了中華文化。
在我國智能手機普及率達66%,而青少年人群近乎人手一部的時代難分"善惡"的我們,更易受到"流量明星"的影響,做出損傷個人利益、他人利益甚至社會利益的事,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讓我們高中生更好地擔當權利與義務。
第一點,培養一定的自律能力,合理安排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不宜過分沉溺于手機等智能設備。其目的在于將虛擬與現實分開,不過分沉迷于虛擬世界,從心里認為虛擬世界即生活全部,那樣后果將不堪設想。
第二點,培養辯證的思維,學會在網絡中篩除誤導的信息。人的盲目相信會導致偏執,從而無法對事物產生完整的認識,這種想法與做法也會影響生活,無法面對需要做出最合適選擇的時候。辯證的思維對于我們學習各個學科的知識,并將其應用于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幫助。
第三點,注意言行,做到"三思而后行"?;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在網絡世界里我們的網絡警察們也在兢兢業業地工作,任何言論都不會"石沉大海",那些不合適的、違反法律的會被打撈起來,不要讓沖動的言論成為一生的污點,那是非??上У摹?/p>
第四點,學好政治學科及以及其他學科。"謠言止于智者"。只有當我們掌握了足夠的知識,我們才能基本看出什么是假的,是有心人刻意制造的噱頭。雖然我們每個平凡的高中生多多少少有點偏科,但一些基礎的知識還是很必要了解,并牢記于心,畢竟以后可能也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全面了解各個學科的知識了。
第五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羅翔說:"法律是對人最低的道德要求,一個人要是標榜自己是個遵紀守法的人,那他它往往不是什么善輩。"作為政治人,我們更應明白,"自由"并不是毫無章法和范圍的,個人的自由應在符合他人、社會、國家利益中實現,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但不能做一個完全的利己主義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應學法守法遵法用法,守好法律的底線,但不止于守法,多做一些對社會有貢獻,對人類有益的事,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我打心里認為"明星"、"流量"等等就像一波又一波踏浪人,有些人乘風破浪,有些人被浪打翻。他們享受著一時的紅利,來錢飛快,贏得無數少男少女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他們都有"幸存者偏差",以僥幸心理企圖復制前人的成功,可更多的被大浪淘沙,沒有幾個剩下,更多的人回歸平凡的日常,被利欲熏心,忘了初心,"放大"權利,"縮小"義務的人進了他們應該進的監獄,接受改造。
我們這個時代被那一群風光的人攪得太浮躁,連基本的法律與道義都舍去了,何必呢?
這幾年讓我們找到了自己真正該追的星鐘南山院士、陳薇院士等人以他們過硬的專業知識,從鬼門關挽救一個又一個生命,何為"大醫精誠",唯此而已。
權利與義務的擔當貫穿我們的高中生活乃至一生,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這個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為社會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