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木燕
摘 要:2021年3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教基[2021]4號),強調“堅持雙向銜接”,明確指出“改革一年級教育教學方式,國家課程主要采取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等方式實施,強化兒童的探究性、體驗式學習”,呼吁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協同交流,促進幼小之間的順利過渡。
關鍵詞:鄉村幼小銜接;教學方式變革;探索;
引言
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指導意見》中指出:要改革一年級教育教學的方式,國家課程主要以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等方式實施,強化兒童的探究性、體驗式學習。同時,多年來幼兒園一直在實施“課程游戲化”,所以,游戲化應成為幼小科學銜接中的重要舉措。
一、基于幼小銜接創新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創新是針對幼兒園和小學雙方進行的,但重點還是在于幼兒園這一方面。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幼小銜接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幼兒盡快熟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模式。教師可以利用幼兒比較熟悉的角色游戲、區域活動等形式,將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加以體現,這樣幼兒能在參與正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漸熟悉小學生活,具備小學階段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例如,小學階段較強的課堂紀律性和相對更長的課堂教學時間是幼兒首先要適應的一個方面。幼兒教師可以在充分了解小學教學模式之后,設計以“我是小學生”為主題的角色扮演游戲。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短片的方式讓幼兒簡單了解小學生活,并且自行扮演其中的角色,或者是自己參與其中,扮演教師的角色,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這樣幼兒能逐漸熟悉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進入小學之后能夠迅速適應,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
二、幼小聯合,雙向銜接
建立幼兒園和小學有效互通、有機融合的教研制度,定期開展幼小銜接主題教研活動,互相觀摩教學、游戲的組織與開展,促進幼兒園大班教師和小學一年級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形成幼小銜接研究共同體。幼兒園也應定期組織幼兒走進小學,近距離了解小學;觀看小學的升旗儀式,感受小學生活的新奇與不同,走進課堂體驗小學生上課,激發幼兒對小學的期盼和向往。同時,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可以用同課異構的方式走進彼此的課堂,即同樣的課程內容,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目標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實現,有助于孩子在知識點上更好的銜接。
三、基于幼小銜接強化心理輔導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強化對幼兒的心理輔導也是幼小銜接過程中需要雙方共同關注和完成的教學任務之一。之所以強調這一方面,主要還是基于當前幼小銜接中存在的部分現實問題。無論是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幼兒,還是處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對于新環境的焦慮、緊張,以及不適應、排斥情緒等都是很可能存在的心理狀態。而這樣的心理狀態如果教師不及時加以干預,很可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及時進行科學的心理輔導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度過這一時期。因此,無論是幼兒園教育階段,還是小學教育階段,都要增加必要的心理輔導課程,或者是定期組織開展心理輔導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表達、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說出自己的困惑,教師借此了解幼兒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而通過課上、課下的教學活動,或者是一對一的溝通交流給幼兒提供幫助。由此可見,從現實的需求和效果來看,強化心理輔導也是幼小銜接中的重要環節。
四、重視家園合作共促幼兒成長
家園共育是幼小銜接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提升幼小銜接的教育質量及效果,教師要充分關注家長發揮的重要教育力量,通過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合作,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讓他們從思想上重視發揮自己的教育理論。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為了促使幼兒做好各方面的入學準備,教師可以從家園協同合作的角度共同關注幼兒的進步成長。比如,教師可以組織“親子入學體驗”活動,邀請幼兒和父母走進對口小學,積極參觀和體驗小學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家長帶領幼兒積極參與學校的體驗一日課堂活動,教師要提前與相關的學校做好溝通,通過集中安排體驗讓幼兒積極參與,并對所上小學的豐富生活有充分體驗、了解和認知,從思想上產生對小學生活的憧憬之情。此外,家長與幼兒園甚至與學校之間要建立良好的聯系,幼兒園可以積極組織開展多樣的家長開放日活動,組織家教講座等給家長答疑解惑,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的重要性,讓他們愿意與幼兒園、學校形成教育合力,為幼兒后續平穩過渡到小學生活貢獻力量。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三方教育力量必須樹立共同的教育目標,在微信群、QQ群和釘釘等不同平臺共同制定幼兒的能力目標,針對清晰具體的目標,三方教育從不同方面發揮力量引領幼兒。比如,教師可以與家長積極溝通聯系,了解班級每位幼兒的實際情況后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標,指導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對目標進行優化補充,在實際組織相應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優化家園共育渠道為幼小銜接做好基本準備。
結束語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科學教育的重要性被認可和熟知。但是,在我國特有的教育體系中,幼兒園與小學的教育相互獨立,彼此缺乏聯系和溝通,造成教育脫節,使教學銜接成為了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促進雙方了解,深入熟悉的基礎上開展幼小銜接的創新,才能真正為幼兒的順利過渡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興永,田煒.當前幼小銜接教育問題及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17).
[2]朱紅花.信息化背景下有效銜接幼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32).
[3]季詠燕.幼兒園與小學教學銜接的分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