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亮
摘要:當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教育者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授課活動,所以主體性也成為課程改革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需要讓學生始終處在積極的學習狀態下,對課本中的內容擁有較高的求知欲,學會自主探究、質疑存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逐步提高同學們的主體地位,推動高中生更加高效的展開學習,從而有利于培育高中生的化學素養。基于此,下文就圍繞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生主體;教學;策略
在高中時期,化學是很重要的科目之一,并且這一時期的學生自我意識也正在高速發展,在此背景下,以教師為主的課堂設計思路,也已經無法滿足高中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容易激發高中生的逆反心理。而為了突破這一時期的教育困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改思路開始被應用在化學科目教學中,提高了這一階段教育的針對性,也在較大程度上解決了以往高中生學習興致不高、學習習慣不好的問題。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將從化學科目教育角度出發,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構建思路。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化學教學常見問題探討
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需要能夠了解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活動中的常見問題,從而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展開教學。具體而言,常見問題有如下兩方面:一方面是整個過程過于流于表面。雖然相關教育部門以及學校一直都在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題進行授課,但由于高中生和教師分別面臨著高考升學和升學率的壓力,所以這也使得個別教師在設計課堂時很容易不由自主的忽視以學生為主體原則,或在實踐這一原則時淺嘗輒止,繼而影響了這一原則在化學高效課堂構建中的落實;另一方面是對現代技術并未作出有效運用。現如今是教育信息化的時代,有效運用現代技術輔助課堂的授課,也是所有教師近年來關注的焦點,而化學高效課堂構建也不例外。但在一些化學教師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時,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并沒有與高中生需求完全契合,這就影響了這一課堂構建時以學生為主體原則的體現,也影響了這一設計方案下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效果。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探析
(一)明確教學目標,尊重學生主體
高中化學教師如果想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確教學目標,尊重學生主體。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滿足新課改對高中化學課程提出的要求,會過于形式化的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學中,目標不明確,這樣不僅影響到了教學品質,還有可能會讓高中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滲透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時,要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實際學情,并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這樣才能讓所有同學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得到提升[2]。例如,教授高中化學(人教版)“金屬的化學性質”這部分內容期間,教師要先為高中生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除了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常見金屬遇到氧氣后能發生什么樣的反應之外,還要讓他們根據既有的知識對金屬的置換反應作出相應的判斷,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接下來,還應該設置具體情景,教師可以向同學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有些商家為了謀取不法利益,就會用銅來冒充黃金,而有些顧客不懂如何辨別黃金的真偽,誤以為黃銅就是他們花高價買回來的黃金。由于黃銅從外觀上看與黃金很難分辨,所以很多顧客都上了商家的當。現在需要你們幫助顧客區分黃金和黃銅之間的區別,你們會用什么樣的方式呢?教師通過設定這樣的情景,引領高中生自主設計辨別黃金和黃銅的小實驗,并且還要積極鼓勵高中生勇敢的表達出自身想法,讓同學之間相互分享,從而在加深同學們對教學內容理解的同時,進一步凸顯他們的主體地位。
(二)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進行教學
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自己進行教學,從而更好地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授課課堂。具體而言,由于一部分化學實驗的步驟繁瑣、器材較多,導致高中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完成應有的實驗步驟,必須由教師用口述的方式彌補,這就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就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來對實驗的一些過程作出輔助展示,繼而讓同學們自主探究,這就能夠充分體現主體性,同時也便于展開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教授高中化學(人教版)“探究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這一實驗的過程當中,針對一些難以在課堂上展示的實驗部分,教師也不需要口述,而是可以應用希沃白板軟件作出展現,并且由此引領同學們開展課堂討論,最終結合屏幕中的實驗現象,讓高中生可以自主探究出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這樣的教學相比于教師口述,能夠有效地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的。
(三)營造靈動課堂,活化學生思維
為了可以更好地構建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教師還需要提升課堂的靈活性,活化學生思維,選擇能引導高中生更主動參與化學課堂的方式與方法,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例如,教授高中化學(人教版)“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與研究方法”這部分內容期間,教師在基于這一課程內容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原則設計高效課堂時,可以先引領學生參與到課堂設計中來,讓學生在自學這一內容的基礎上,設計他們理想中的化學高效課堂,借助這一舉措將課堂的主體交還給高中生,使之獲得更自由、靈動的化學教學氛圍。同時,教師還可以圍繞這一課程內容為學生設計小組合作探索活動,讓高中生圍繞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化學性質等問題,自行用球棍模型組合,展開自主的探究、總結,以此提高課堂的靈活性,讓同學們自主地獲取這一課程知識。
結束語:
總體而言,對于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活動來說,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授課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因為高中生正是升學的時期,面臨的知識點也繁瑣,要想在化學學科有所建樹,就需要學生帶著興致去學習,通過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加強學習成效。所以教師應該本著開明、進步、創新的教育理念來進行教學,與學生共同進步,進一步發揮高中化學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性,只有促使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頂峰,才能達到好的學習成效,最終將化學知識點進行完全的掌握。
參考文獻:
[1]李美玲.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1(22):175-176.
[2]周承軍.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9(1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