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慧
摘要:提高學生的情感理解和表達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今天,它離不開充分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多種手段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理解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生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時期,不同學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特色,在閱讀上的要求也不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在不同學段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以此完成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基于此,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引言
情感教育是通過運用教育系統(tǒng)中的教學語言、表達方式和教材,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開展教學活動。情感教學的應用可以有效縮短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探索語文知識的內容。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有效對情感教育進行開發(fā),能構建新的教學組織體系,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多元化探索,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探究提供重要教學引導和輔助。
1情感教育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情感教育是一種與認知教育相對立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它強調情感發(fā)展路徑與知識和技能獲得之間的相關性。它以教學目標為基礎,以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為背景,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中心,強調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培養(yǎng)和豐富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探索精神,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是指教師通過引發(fā)愉悅體驗的手段和方法將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情感素質得到提升。
2 情感教育的應用原則
情感教育是一項龐大、復雜、抽象、深刻的生命塑造工程。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應注意以下原則,以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優(yōu)化發(fā)展:(1)引導性。教師借助情感教育對初中生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和人文修養(yǎng)等進行培育,具有一定的開展難度。如果沒有初中生這個主體的支持,一切教學行為都是“空中樓閣”。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情感教育活動中來。(2)漸進性。情感教育屬于人生反思的認知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因此,教師應該給初中生一些認知和反思的空間,不要急功近利,激發(fā)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慢慢推進初中生的情感教育。(3)體系性。情感教育不僅包含初中生對家長的關愛感恩之情,也包括關愛他人、熱心助人、傳遞愛心的情感認知,更包括報效祖國、獻身社會、造福人民的博大情懷,因而教師需要分門別類、有條不紊地精準培養(yǎng)、科學施策。
3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3.1課堂導入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該能夠迅速地將學生帶入文本的語境和情境,這就要求教師設計富有詩意和藝術性的導言,讓學生有時間閱讀文本,積累語言,理解情感。例如,在教授課文“聽聽那冷雨”時,老師可以使用下面的介紹:“李雨、李商隱、李清照和余光中都聽到了一滴冷雨。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那冷雨。”“這樣,通過導言,學生們積累的古詩詞和文本關鍵詞就含蓄而懸疑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了中國風味和詩意,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真理的興趣。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視野開闊、積淀豐厚,在課堂上把各種語文要素綜合起來,讓課堂一開始就進入閱讀情境。如在教學“金色花”這篇散文詩時,可以這樣導入:“大家知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兩句著名的詩是誰寫的嗎?他就是享譽世界的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今天我們就懷著詩意的心境來學習他的散文詩‘金色花。”這樣的導入語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輕松披文入情,成為課堂建構的主人,從而在閱讀中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熏陶。
3.2加強溝通
開展情感教育,就必須改善師生關系。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情感教育和語文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課外形成積極的態(tài)度。此外,對于學生的正確行為,教師也應該進行鼓勵,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同時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前提下,從情感教育出發(fā),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設定,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3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語文教學環(huán)境和發(fā)展狀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是學生情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情感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語文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情感教育的特點,加強情境創(chuàng)設模式的應用,使學生更加關注,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教師通過實物展示和多媒體課件,有效整合語文教學資源,營造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通過教學內容與情感教育的有效整合,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深刻感受到文中蘊含的情感。另外,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還應對情感因素引入的合理性進行充分考慮,并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語言和表情充分體現(xiàn)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更加豐富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同時,在課堂中適當播放一些相關視頻或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讓學生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為滲透情感教育打下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全面改革的過程中,有效探索情感教育的多元化應用,可以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的情感理解,在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客觀看待新課程標準的影響,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積極探索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彰顯情感教育的應用優(yōu)勢,提高語文教學整體水平,保障初中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