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摘要: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過程中應在原有課程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學生思想上的活躍度,讓學生能在音樂的世界里積極反思,促進學生深入領悟藝術所傳達的精神力量和人生哲理,使其真正從中有所收獲,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基于此,以下對試析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育路徑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試析初中音樂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育路徑
引言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活動,對學習壓力日益繁重的初中生來說,一方面可以愉悅其身心、陶冶其情操,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音樂學科本身所具備的獨有特性決定了其對培養和提升初中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音樂教師不僅要對音樂教學加強關注和重視,還要通過自身的專業素養及能力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途徑,達到這一教育目標。
一、樹立教改意識,豐富教學模式
教師需不斷學習進取,掙脫單一、僵化育人方式的束縛,營建民主、高效、愉悅音樂教學氛圍,有效培育學生創新能力。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欣賞《烏蘇里船歌》時,可鼓勵學生突破學科壁壘,用散文詩、繪畫、英語、手工制作等形式詮釋音樂作品內涵,在新課標“關注學科綜合”基本理念指引下擴寬培育學生創新能力路徑,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及技能,賦予音樂教學融合性,使學生可以不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再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鼓勵學生自創舞蹈,其間教師應積極表揚學生,亦可將該舞蹈視為大課間體育運動形式之一,使學生在創新實踐中收獲成就感,繼而想創新、愛創新,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為使學生音樂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同時在學習興趣帶動下積極創新實踐,初中音樂教師可鼓勵學生組建音樂社團,如街舞社團、民族音樂社團、歌舞劇表演社團等,在社團成員共同努力下編排節目,搜集與街舞、民歌、歌舞劇等方面有關的資源,拓寬音樂眼界,優化學習體驗,受興趣指引高效創新,有效發揮社團營造音樂創新氛圍的育人作用。
二、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只重視樂理知識的傳授工作,這樣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以及音樂知識,但是也會嚴重限制學生個人情感的表達,教師也因此變為應試教育的機器,這嚴重背離了素質教育理念的相關內容。此外,從本質上來看,教師采用這種教學模式也難以有效激發出學生對于音樂知識學習的主動性。為此,教師在開展音樂知識的教學活動時,要正確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個人情感的表達,進而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更加充分地體現出來。如,在開展七年級上冊《繽紛舞曲》的課堂教學時,此單元的音樂知識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自身對音樂的體會,并在深入體會這些音樂的過程中掌握跟隨音樂律動身體以及打拍子。而從實際情況來看,七年級的學生因自身年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難以有效地完成并掌握這部分內容。為此,教師可深入分析每一個學生,掌握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并將深受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有機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深入挖掘流行音樂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部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深入到這部分流行音樂中去,并從中發現課本中所講授的音樂知識內容。最后,初中音樂教師要尋找恰當的切入點,做到在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的同時,為學生細致地講解課本中的音樂知識。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能力,還能夠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以及學習音樂知識的實效性。
三、提高教研能力,彌補育人缺陷
首先,關注學生創新實踐情況,強調音樂學習體驗;其次,結合教材及新課標要求,根據學生表現篩選教研課題,找準教研方向,調配教研資源;最后,在教書育人中推行教研成果,完善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導向的音樂教學體系,提高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教研需與教評聯系起來,教師要針對音樂課上、音樂社團中學生的創新成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關注學生創新思維、人文理念、合作精神、自學意識、基礎知識學習等方面的發展動態,發揮評價診斷教學的作用,發現教學問題,以解決學生基于音樂課堂的創新能力培育問題為指向教研,使教研得以成為促進初中音樂教育活動改革與發展的動力。
四、豐富音樂教學模式,捕捉創新能力的培養契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姿多彩的音樂教學模式則是成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亦是活躍課堂氛圍的秘密法寶,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良好契機。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教材的學習內容,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模式,為學生主動提供創造創新的機會,進而不斷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學習《渴望春天》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播放舒緩、輕快的背景音樂,引導學生將自己置身于妙不可言的聲音的世界,鼓勵學生在自己已有的對春天的認知的基礎上大膽地想象,并積極地分享春天在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模樣,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伴隨著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學生將會乘著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把自己置身于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春天,編織著屬于自己和春天美好邂逅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過多的限制,扮演好音樂課堂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把音樂課堂真正地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如此才能捕捉更多的寶貴契機,更好地點燃學生的想象和創新意識。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需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不斷的思考、探索及合作中,讓每個學生的創新思維閃閃發光。
結束語
在當前社會,創新能力對學生自身的音樂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為此,初中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重視起來,并在開展具體的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只有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使學生的音樂水平得到穩步提升,進而實現發展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傅帥.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C]//.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五).[出版者不詳],2021:548-550.
[2]陳會芳.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研究[J].家長,2021(19):151-152.
[3]梁玲玲.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探究[J].新課程,2021(1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