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廣蓮
引言: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物種是有其多樣性的,人也有各種式樣,不能夠強求所有人都是一樣的。自然了,這個差異化在學生群里中則體現的更為明顯。而且經過研究調查表明,如果年級上升這種差異化則會體現得更為明顯也更加的嚴重一些。而對于這種現象是為什么造成的,又應該如何對癥下藥的進行改變,也是當前教育的重中之重的問題。
一.改變差異化的背景與兩極分化的原因所在
1.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新課改正在實施,對于教師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布置作業的實踐創新性,以及對于差異化學生是該用如何的對待方式都有新的要求和變革。教學觀似乎正在發生一些天翻地覆的變化。學生之間的差異客觀存在,并有加大的趨勢,給教師的工作帶來挑戰,要想更好地解決知識水平差異較大學生群體的教學問題,要增強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主動研究,才是解決的問題的正確方向。
也像陸游詩中寫的那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對于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不能單純的紙上談兵,要如何創新如何改變,如何做得更好更高效率。而是要落到實處,從小事出發,從實際著手,努力迎合新的要求。
2.差異化的原因
這是最好的時代,但同時也是最快速的時代,經濟高速發展,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在新世紀的時代浪潮下,學生的家庭情況,經濟現狀其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的這種差異化顯著。有句話雖然不好聽,但確實不無道理。“新課程下小學數學兩極分化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導致數學兩極分化的因素很多,新課程改革是一項全新的、綜合性的教育改革,對于新課改中學生提前兩極分化的原因有待于我們繼續探索,教師應該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措施以縮小兩極分化,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可以搬用或借鑒,因此需要教師在今后的不斷的實踐、反思中進一步提升觀念, 總結經驗,為課改能更深入開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新課改實驗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生機活力。
二.兩極分化對策研究的意義所在
教師自然是為教育事業和學生服務的,秉承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原則,更應該最大程度消除差異化,更好的為學生和學生家長服務,有更好的創新實踐。
在現在的小學數學教育中,認識現實世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已經成為了如何衡量一個學生學好數學的一項重要的指標。但是,幾年的“課改”實踐證明,我們的愿望不僅沒有充分達到,相反,學生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化已經存在。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感受到的是,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能夠回答有點難度問題的學生不僅翻來覆去總是那么幾個人,并且數量也在逐漸變少,合作學習小組事實上也只能依靠那么幾個人支撐有名無實罷了。目前的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小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呈現出比以前更提前也更嚴重的趨勢,部分學生已經有了厭學的心理,這種狀況直接影響著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因此,研究學生兩極分化的成因及對策,促使新課程更好的落實實踐,成為了最大的意義所在。針對差異的存在及較明顯的擴大趨勢,近半數教師認為自己最應在“教學方式”上作出調整,則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教師在教學方面遇到了較大的挑戰,所以更需要我們在教學策略上作出應對。
三.兩極分化的應對策略
馬克斯.范梅南認為:“當教育學不再與人的獨特性相關時,那么教育就變成了一個企業。”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則更應該要去關注學生之間主體的差異性,就像孔子說的“因材施教”,實施差異化教學策略,唯有如此,才能迎來小學數學教學的美好明天。
1.作業差異化分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業水平的同學布置大體相同,但對于其的差異化分明的作業。其就是指在數學教學中,針對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設計有難度差異的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在差異化作業的設計上,一般遵循"分層設計與自主選擇”的原則,根據主題差異化的不同,去布置不同的作業。
比如說對于一些基礎差的同學可以布置一些基礎知識能力的運算,打好地基才好蓋房子,也更樂于被學生接受,不會產生對于數學的厭惡心理。對于一些基礎不錯的同學呢,則可以布置一些開放化開拓性的一些更高難度的作業,使這些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得到進一步提高。層層深入。
2.折中原則絕不拖沓
無論課堂內容難度如何,無論是否采取分層的教學方式,課堂上的知識傳授高度和難度的最佳選擇是“折中",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與教師講授的知識可以建立更多更好的聯系,讓每個學生都覺得,課上可以有屬于自己的時間。但在學期之初,光有課上的“折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學生群體中,還有知識水平遠高于教師課上定位的高度、難度的,也還有無論教師怎樣“放慢”、“折中”在接受新知說個程中仍有困難的學生。因此,教師盡可能幫助每個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科學習規劃、計劃,并適當的幫助,才能達到“取中”的真正目的,盡量消除其差異性。
3.前瞻學習事半功倍
這就是課前充分預習的一個道理存在,在老師呢講解新的數學知識以前,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先進行預習,進行常識性的練習習題,自我學習。由此可見,學生前置性學習,有利于教師準確把握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實現數學差異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僅可以提高課堂聽講的效果,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們的記憶,對于內容更熟練更得心應手,大大增強了對于小學數學的興趣在。可以有效的消除一部分的“兩極分化”。
總而言之,兩極分化現象的出現并且擴大普遍存在,所以教師更應該及時做出良好的對策,因材施教,采取折中原則,布置差異化作業,尊重差異化,更加和學生的感情進步,通過各種對策來減少兩極分化的現象,而不是一味放任置之不理,也不能紙上談兵,要切實的做出應對策略,完善并且加以實踐,目標明確,及時應對,層層深入,主動研究不斷開闊創新,才可以切實的有效的消除兩極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