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期待著明日的公園城市——一座治理現代化與宜居宜業的示范城市,煥發出全新的城市魅力。
在以城市為單位的發展比拼中,人才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城市管理者所重視。幾年前,城市間的搶人大戰就已經拉開序幕。成都打出的標語之一,“一座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無疑在搶人大戰中獨樹一幟。
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21年末部分城市常住人口增量調查中,成都排名第二,新增24.5萬人,超過排名第三的杭州。
成都靠什么吸引了人口大量流入?
城市的吸引力來自于政通人和。政治環境清明,政府俯下身段為民眾服務。近年來,成都著力加大民生福祉,為老人提供良好的養老環境,為孩子提供完善的教育系統,為病患提供優質均衡的醫療服務,同時改造老舊小區生活環境。當政府以為最廣泛的民眾追求幸福為發展目標,城市就變得溫和而包容。
城市的吸引力來自于創新發展。年輕人的創造活力需要有發展空間,需要為夢想奮斗,城市也需要人才的集聚創新,才有經濟社會持續前進的動力。成都加快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環境友好城市,聚焦20個產業細分領域攻堅,以產業鏈為主線暢通上下游、穩定供應鏈。同時推出了與建圈強鏈產業發展相匹配的“產業建圈強鏈人才計劃”。這一系列舉措無疑是人才涌入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吸引力來自于文化底蘊。金沙博物館和三星堆遺址展示著三千多年前的繁榮,厚重的歷史為成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文化生命力,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時尚潮流在這里和諧交融。這是一個不缺精神食糧的城市,又怎么會缺人心向往?
城市的吸引力來自于生態宜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公園城市,這是成都的目標。生態環境優美、公共交通便利、就業與創業環境寬松、生活設施便利,人們隨處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涮個火鍋……說是人生的終極目標也不為過。
因為繪就了一幅“公園城市”的明確藍圖,以人為城市的核心,以人們對幸福的追求為終極目標,成都的各項舉措就有了清晰的思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求——“推動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促進城市風貌與公園形態交織相融”,已經在實踐中體現并超越了英國霍華德爵士于1898年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園城市》中提出的花園城市的設計思想。
我們期待著明日的公園城市——一座治理現代化與宜居宜業的示范城市,煥發出全新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