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頎

VOL.482 2022.4上
如今,包括“隱形冠軍”在內,諸如“冠軍企業”“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小巨人企業”等彼此相關且相近的概念,頻頻出現在我國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發布的通知和報告中,繼而走入了媒體和大眾的視野。這反映的是面對新的全球經濟、貿易和產業結構調整背景,我國政府決心下大力氣培育一批不需要具有大體量,但在各自專門領域深耕細作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這些企業以專精特新為特點,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力,充分利用我國民營企業的主動性、靈活性和創造性,輔以政策支持服務和良好營商環境,以增強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突破上游技術、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卡脖子”環節,使我國經濟的關鍵產業鏈實現真正獨立和完整為目標。
無數歷史經驗和教訓表明:對于基于已有知識和底層技術的應用技術開發,哪怕是像登月這樣的壯舉,都可以通過大投入、上大項目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取得效果;但是,對于基礎研究、真正的知識創造和底層技術創新,由于不存在事前就明確的方向,只能以“遍地開花”取代“定向突破”,依靠大量分散在市場中的“隱形”主體的勇敢探索和試錯。如何引導市場中千萬的“隱形”企業抵御短期誘惑、不以重復低端生產和擴大規模為目標,長期深耕在特定領域并力爭成為該領域的“冠軍”企業?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國許多地方政府已經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浙江多年來一直是我國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一面旗幟,在本輪培育“隱形冠軍”企業的競爭中,浙江省行動早、動作實,在各地培育“隱形冠軍”的錦標賽中,處于領先位置。在工信部自2016年開始的單項冠軍企業和產品評選中,浙江省迄今已獲評87家單項冠軍企業和47項單項冠軍產品,總數位列全國第一。與浙江相比,山東有時給人“國有經濟為主,民營經濟分量較輕”的印象。但在工信部的評選中,既不在長三角又不在珠三角的山東省,獲評單項冠軍企業數量位列全國第一,占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一。在政府引導、具體幫促、金融支持、示范推廣等多方面,山東省圍繞“專精特新”進行層次化培育,同時通過總結相關企業成功經驗和發展模式,引領帶動更多企業走“專特優精”的單項冠軍發展道路。
我國各地在自然條件、文化稟賦、經濟發展水平和特點上多有不同,培育適合本地經濟的“隱形冠軍”企業也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做法。但無論在哪里,保護和激勵萬千中小企業甘于和敢于長期“隱形”,為在特定領域成為冠軍持續付出努力,都需要提供穩定的政策環境并給予恰當的政策服務支持。哪里有更加適合“隱形冠軍”生長的土壤,哪里就一定能夠找到更多的“隱形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