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了自己的地緣政治目標,慫恿其他國家敵視俄羅斯。這種“孤立俄羅斯”的戰略有一定試驗性,因為美國為首的北約將中國視為未來長期的“競爭對手”,要提防它們把這一手段拿來對付中國。
近日,美國官方預測,俄烏沖突很可能持續到今年年底。美國欲借俄烏沖突實現三個目標:一是烏克蘭實現自由和獨立,二是俄羅斯被削弱和孤立,三是西方更強大、更統一和更堅定。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的話說:“我們認為這三個目標都在眼前?!?/p>
用戰爭孤立、拖垮俄羅斯
4月17日,多家西方媒體稱,不少專家認為,俄烏沖突將是一場殘酷的血戰,俄羅斯將不惜一切來獲取勝利。如今,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了阻止俄羅斯獲得勝利,在源源不斷地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它們有一個更深層的目的——借鑒歷史經驗,用戰爭孤立、拖垮俄羅斯。
第一個經驗來自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當時,為了達到控制朝鮮的目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派遣遠征軍與日本開戰。因為輕視對方的戰力且準備不足,導致俄軍被日軍擊敗,從而引發俄國內部強烈動蕩,沙俄帝國搖搖欲墜。
第二個經驗來自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一些學者認為,這場戰爭持續了10年,失敗帶來的恥辱使蘇聯產生內部矛盾。蘇軍撤離阿富汗兩年后,蘇聯解體。所以,西方一些政治精英認為,要顛覆俄羅斯政權,就要讓俄羅斯遭遇失敗。因此,除了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外,美國等西方國家還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孤立和遏制俄羅斯。
4月1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計劃對俄羅斯實施第六輪制裁,主要針對俄羅斯最大商業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同時還要對俄羅斯石油進行制裁。
4月21日,在世界銀行舉辦的支援烏克蘭部長級圓桌會議上,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表示,世界銀行對烏克蘭建筑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成本進行了評估,約為600億美元。目前,世界銀行已為烏克蘭籌集了30多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要求各國與其合作,在未來3個月內向烏克蘭提供150億美元,以幫助烏克蘭提供必要的政府服務。
與此同時,立陶宛向七國集團發出呼吁,要求永久終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成員資格。
制定孤立和削弱俄羅斯的長期戰略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文稱,美國及其盟國正在制定一項旨在孤立和削弱俄羅斯的長期戰略。
在戰略方面,今年3月,美國五角大樓以機密文件的形式向國會提交了新版《國防戰略》。該戰略將中國列為首要目標,將“俄羅斯挑戰”列為另一個重點目標。同時,北約也將于6月公布新戰略文件,“打擊俄羅斯”將被納入其中。
據悉,北約上一份戰略文件起草于2010年,當時呼吁北約與俄羅斯建立“真正的戰略伙伴關系”。對此,北約官員明確表示,這將不再是北約的目標。
在軍事方面,美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26億美元的新軍事援助,預計還將提供更多所謂的致命武器。同時,北約正尋求加強其在俄羅斯周邊國家的軍事力量。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美國向歐洲增派了數萬名士兵,許多部隊被部署在與烏克蘭和俄羅斯接壤的東歐國家。目前,美國軍方領導人正尋求在東歐國家增加永久駐軍。
在經濟方面,多年來,歐盟與俄羅斯一直保持著強勁的貿易關系,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極高。目前,歐盟正尋求改變這一現狀,比如發布對俄羅斯煤炭的禁令。此外,歐盟還計劃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并在2030年前停止從俄羅斯進口所有化石燃料。對此,美國已經先行一步,簽署法案結束了其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關系,并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在外交方面,美國的歐洲盟國宣布,將在未來逐步增加國防預算。
此外,芬蘭和瑞典計劃將在6月馬德里峰會舉行前申請加入北約。一些西方媒體稱,這是歐洲安全平衡的一個重大變化,意味著大西洋聯盟在俄羅斯邊境的軍事存在將大幅增加。
“孤立俄羅斯”的戰略有一定試驗性
然而,對于多數國家而言,它們并不愿采取“孤立俄羅斯”的戰略。從長遠來看,雖然該戰略打擊的是俄羅斯,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在孤立俄羅斯的過程中,歐洲經濟將遭受重大打擊。所以,有不少西方政客認為,有必要與俄羅斯保持溝通,比如匈牙利政府就與俄羅斯保持著比較好的關系。
在德國,有許多人支持與俄羅斯保持對話,以促進最終和解。一名專家表示,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了自己的地緣政治目標,慫恿其他國家敵視俄羅斯。這種“孤立俄羅斯”的戰略有一定試驗性,因為美國為首的北約將中國視為未來長期的“競爭對手”,要提防它們把這一手段拿來對付中國。
4月23日,俄羅斯外交界人士表示,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美歐關系遭到了破壞。但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后,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冷戰開始消失,比如雙方同意停征一系列關稅、啟動跨大西洋貿易和技術理事會等。如今,美國和歐盟正在建立統一的制裁陣線,而俄羅斯便是用來磨合這一陣線的對象。從各方面來看,美國和歐盟此舉的目的,是為了破壞俄羅斯技術發展的基礎以及摧毀俄羅斯經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歐盟采取的協同制裁措施,也是為未來遏制中國作準備。
(《環球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