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瑛

檢察官韓梅
隨著專利的價值越來越受重視,騙子打起了專利的歪主意。2020年11月,葉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中男子聲稱是做專利買賣的中介,詢問其名下的專利是否愿意出售。葉先生答應了下來,并讓該中介許某幫忙尋找買家。
“有客戶想購買專利,價錢已經談好了,500萬元!”沒多久,許某就帶來了“好消息”,并把收購方鄒老板的聯系方式給了葉先生。溝通過程中,鄒老板提出要注冊營銷端口才愿意收購。不知怎么注冊端口的葉先生便咨詢了中介許某,許某則順勢推薦某科技公司曾老板為其注冊端口。在許某的牽線下,葉先生以2.94萬元的價格委托曾老板注冊有效期為3年的端口。可鄒老板卻表示3年的端口不滿足收購條件,要求葉先生注冊10年的端口,考慮到已沒有錢款再支付費用,葉先生便想放棄出售。
“端口注冊我們解決,你再做一個檢測證明專利安全性就行。”鄒老板聽后表示愿意退一步,提出僅需再進行安全檢測。為此,葉先生又咨詢了中介許某。許某表示可以幫助葉先生做檢測并收取檢測費2.68萬元。然而,沒多久,許某回復稱,檢測結果顯示葉先生的專利存在一些問題,但可以花錢修復。想到收購成功就能獲得500萬元,葉先生又支付了7000元修復款。
眼見事情都辦妥了,葉先生滿心歡喜地等待著簽訂收購合同,可中介許某卻遲遲未帶來確切消息。之后,許某還將葉先生拉黑。葉先生又聯系收購方鄒老板,但鄒老板對收購的事三緘其口,對于葉先生提出見面詳談的要求,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意識到被騙的葉先生報了警。
2021年7月,周某被抓獲,其到案后對伙同他人以購買專利為幌子,杜撰“中介許某”“收購方鄒老板”“科技公司曾老板”等身份,虛構“端口注冊”“安全檢測”等項目騙取被害人錢款共計6.32萬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周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
面對花樣不斷翻新的各種專利詐騙,發明人要保持理性,不要因為“大來頭”“高額收購費”而放松了警惕。
(韓梅,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