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有一種草,它的莖纖細,根粗壯,葉橢圓,花朵瘦小,看上去弱不禁風,但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哪怕在荒蕪貧瘠之地,哪怕風沙肆虐,哪怕土地干裂,它依舊初心不改,活得堅強而有韌性,它就是甘草。
說起草藥,左不過是些花、草、根、莖、葉,吸天地之靈氣,得日月之精華,或清香淡雅,或苦寒冷冽,或“性子剛烈”,或不溫不火……
甘草不一樣,在眾多的草藥中,它被尊稱為“國老”。想想覺得怪有意思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何德何能,竟然被人尊為“國老”?是因為它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能“調和諸藥”的性子?還是因為它更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有治國安邦的本事?或是因為它像一位親和力極強的長輩,能調解矛盾,化解糾紛,其氣度、胸懷、眼界都不是一般尋常人可比?
其實甘草的樣貌并不出眾,它的葉片并不碧青,葉端微尖,看上去粗糙,有白毛,有一股自來舊;它的花既不妖嬈,也不富麗。紫色、小朵,不起眼,談不上好看;甘草的根也是普普通通,像尋常農家煮飯用的柴草。這樣一株葉不驚人,花不出眾的小草,卻是草藥世界里的君子,它性謙和、溫潤、包容、低調,能協調眾藥,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用,最終共成大業。
大多數時候,人們說起草藥,總會想起瓦罐中“咕嘟咕嘟”翻滾的湯水,沉郁的黃褐色,不好看,不好聞,也不好喝,苦唧唧的。還有什么比湯藥更苦?那些個花草根莖葉果,分開時,各自成景,別具詩意,可是匯聚在一起,熬出來的湯汁一言難盡。
這些草藥中,甘草與眾不同,它是眾多花草根莖葉果中的逆行者,以甜著稱,人們叫它甘草,抑或蜜甘。苦唧唧的藥湯,若不是甘草在其中調和,想來會更加難以下咽。

甘草以甜著稱 (圖/網絡)
住處的街角有一家小小的藥鋪,每每經過,總會聞到一股淡淡的草藥香。駐足細看,門楣上寫有三個字:百草堂。走進去,有一個小小的柜臺,靠墻有一排盛放飲片的柜子,看上去古色古香。每一個抽屜上都貼有一個藥名,像當歸、獨活、甘草等等。這其中,我最喜歡甘草,每每感冒咳嗽了,買幾毛錢甘草,拿回家煮水喝,咳嗽便好了大半。甘草茶,清熱解毒,甜潤可口,再加兩顆烏梅就更好了,輕輕松松就能打敗咳嗽了。
甘草質樸恬淡的性子,源于惡劣的生長環境。荒涼之地,甘草以嬌小柔弱之姿,與胡楊媲美。遠遠地看去,一叢叢,一簇簇,雖然不過區區幾十厘米,但是它的根有三四米長,且深深地扎入大地,不怕驕陽,不懼風沙,頑強地舒展著綠葉,展勇士之姿。
在草藥的世界里,甘草拼的不是顏值,而是品性。甘草的平和、甜美、無私,皆源于自然環境的磨礪。梅花香自苦寒來,甘草亦然。苦難能把人打垮,亦能使人的境界升華。甘草在經歷了風沙、嚴寒、高溫、干旱之后,練就了溫軟的性子和博大的胸懷,用一縷沁人心脾的甘甜回報人間,用無私大愛成全眾人。
一株小小的甘草,卻有一顆博大寬厚的仁愛之心,用自己的根慈悲濟世,渡人渡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