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龍 張玉嬌 董俊君
計算機監控系統是水電廠的核心控制系統,目前大多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其中現地層下位機由各LCU組成;控制層上位機由各數據服務器、操作員站等組成。現地層某一機組LCU檢修后期,需將其接入監控系統上位機進行點量核對、控制令核對等試驗。在該階段,該機組LCU處于檢修狀態,而其接入的上位機系統則處于運行狀態。在這種方式下進行試驗存在以下問題: (1)檢修態LCU的試驗數據上送易引起監控系統、遠動系統數據異常。例如虛負荷試驗中的有功、無功數據易引起全廠AGC誤調節。
(2)進行控制令下發試驗中,需要運行人員配合下令。一方面影響運行人員的正常值班;另一方面未經試驗驗證的控制令易導致運行人員誤操作,甚至誤下令至其他LCUo (3)控制層與現地層分隔較遠,需安排專人留守在上位機,通過電話聯系對點、修改數據庫等;尤其是在LCU檢修調試期間不可避免地會多次修改某些點量,此時,上位機也需要配合修改數據庫并多次完成數據庫的生成、同步工作。造成重復性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錯。
基于上述問題,結合水電廠分層分布式監控系統特點,提出搭建一個“調試專用上位機”系統,用于檢修機組下位機的安全、高效調試。該系統能夠基本模擬實際運行的監控系統上位機功能,且便于攜帶。檢修期間,將該“虛擬上位機”放至現地層,同時,將檢修態LCU接入該系統,可方便直觀地完成點量核對、控制令下發、數據庫實時修改等。調試完成后,只需將最終修改完成的數據庫文件拷貝至實際運行上位機系統,并一次性完成數據庫的生成及同步工作即可。
(一)系統基本功能
利用成熟可靠的硬件平臺及網絡設備,搭建出一套便攜式的、可用于LCU的接入調試的專用上位機系統。該系統應能通過簡單的配置后,即可實現分層分布式站控層監控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
1.支持單臺或多臺LCU的通訊接入。
2.支持LCU接入后的“四遙”信號調試。
3.支持廠控模式下AGC/AVC所有功能。
4.支持監控系統數據庫、閉鎖庫、計算庫及畫面的編輯維護。
(二)設計基本原則
系統主要應用于水電廠分層分布式計算機監控系統LCU的接入調試。針對應用場合及特點,設計中將遵循以下原則:
1.安全。作為安全I區的調試接入設備,系統應采用成熟可靠、國產化的硬件平臺和網絡設備進行搭建。
2.實時。采用高性能處理器和數據交換設備,以滿足監控系統數據的實時通信要求。
3.冗余。系統采用N+1故障容錯設計,配置的工作站或服務器應具備故障自診斷、冗余切換等功能。
4.靈活。系統各工作站、服務器、數據交換等設備均采用通用模塊化設計,應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能和方便的軟/硬件升級空間。同時調試環境豐富,通過簡單的配置變更即可適應于不同廠站的監控系統調試。
5.高效。系統各設備采用緊湊、便攜式集成方案,適應于復雜的檢修調試作業環境。
(一)系統架構
系統由數據采集服務器、數據交換及接口設備、電源系統等組成,并經布局結構優化后,形成為成套裝置。系統架構如下圖:

圖1 調試用上位機系統架構圖
(二)硬件配置
1.工作站及服務器
配置兩臺Think Book系列便攜式主機,用于實現虛擬上位機系統的數據采集服務器及操作員站。兩臺主機硬件配置一致,預裝國廠凝思操作系統。運行內存16GB,固態硬盤容量1TB。
2.交換機
配置1臺H3C IE4300-6P型三層管理交換機,用于系統主機與主機、主機與待接入LCU之間的數據交換。交換容量不低于10Gbps,包轉發率不低于6Mpps,2個LC光纖接口,4個RJ45網口,各接口通訊速率10/100/1000Mbps自適應。
3.電源
配置1個6孔電源分配器(PDU)及1個MDR-20-24開關電源。其中PDU內置防浪涌模塊,開關電源適應AC100—240V輸入,輸出DC24V供交換機。
(三)軟件環境配置
1.主機及網絡配置
為系統工作站及服務器配置主機名,安裝監控系統集成及歷史庫。同時對交換機進行配置,配置管理及業務vlan、規劃ip地址段等。以北京中水科技H9000 v4.5計算機監控系統配置為例,相關配置示例如下表:

表1 主機及網絡配置示例
2.調試環境配置
完成相關主機及網絡配置后,即可對業務系統相關應用功能進行配置,主要包括調試環境、應用進程、數據庫(實時庫和歷史庫)、AGC/AVC等高級應用。仍以北京中水科技H9000 v4.5計算機監控系統配置為例,具體如下:
(1)建立/h9000系統工作目錄,完成主機授權文件更新。
(2)修改系統配置文件emsconfig.def,完成各主機自啟動進程配置。
(3)更新電廠側最新數據庫、閉鎖庫、計算庫及畫面文件至主機。
(4)安裝Oracle數據庫及客戶端,完成歷史數據庫的配置。
(5)完成數據服務器上的AGC、AVC程序編譯及配置生效。
(6)啟動各主機H9000系統,檢查測試系統基本功能。
3.系統加固
嚴格按照《電力行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國家電網公司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辦法》等要求,并對照系統加固清單對工作站、服務器進行系統加固,對異動介質進行信息檢測并注冊。具體如下:
(1)配置密碼及賬戶鎖定策略。
(2)配置審核及日志記錄策略。
(3)關閉不必要的系統端口,例如TCP/UDP138、TCP/UDP139、TCP/UDP445等。
(4)禁用不必要的應用服務,包括Telnet,Rlogin,FTP等通用網絡服務等。
(5)安裝防病毒軟件。
(四)系統便攜式集成
配置一臺便攜式移動工作臺。工作臺采用兩層設計,上一層為敞開式作業層,下一層為箱式封閉式結構。其中兩臺主機及相關人機接口設備布置于第一層,交換機、PDU及開關電源等設備布置于第二層。整個工作臺采用靜音滾輪推動,設計緊湊、輕巧、便攜、適應于機組檢修的現場布置。
(一)機組修后LCU接人調試 結合鳳灘電廠3號機檢修后調試,申請將LCU接入該專用調試平臺,完成數據采集、控制令下發、控制權切換及歷史庫檢查等,完成的具體試驗項目有:掃查量/中斷量數據采集、模擬量及溫度量數據采集、SOE量分辨率試驗、SOE量雪崩試驗、設備控制令及傳動試驗、開出DO/AO功能測試、網絡控制測試、AGC功能測試。
(二)成效分析
通過實際應用測試表明,該套專用調試上位機基本性能滿足《水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試驗驗收規程》、《水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基本技術條件》等相關指標要求。其遙控/遙調準確率達100%,事件順序記錄分辨率( SOE)≤2ms.模擬量越死區傳送時延≤2s,狀態量變位傳送時延≤1s,控制執行命令從生成到輸出的時間≤1s。
另外,調試期間LCU與電廠實際運行監控系統上位機在物理鏈路上隔離,徹底杜絕了誤操作及對運行設備的影響。通過將該成套調試上位機搬至調試現場,大大提升了調試工作效率,單臺機組LCU修后的調試時間由原來的16h縮減至4h。
為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常規水電及抽水蓄能等清潔能源蓬勃發展,分層分布式計算機監控系統大量應用,其中現地控制單元的安全、高效調試需求日益凸顯。本文正是立足這一專業需求,對專用調試上位機系統開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和應用。雖然研究范圍及應用案例稍顯局限,但其中蘊含的安全隔離調試思想則具有一定啟示意義,其搭建出的調試系統架構更是具有相當的普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