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倩茹 尹小龍 曾偉 趙婧雯 林青青
(一)二手商品交易網發展的相關情況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應用,網絡購物的盛行,極大促進了人們的便捷消費。與此同時,過量的網絡消費也帶來了不少的資源浪費,因此利用網絡構建二手交易平臺勢在必行。但是二手商品存在著折舊率和破損率的標注問題,因此不能像新產品一樣注釋產品性能,讓消費者能快速了解商品,并且檢驗二手商品損毀程度難,所以一般都是采取線下交易的方式。
(二)發展校園二手交易平臺的原因
二手商品價格相對實惠,且買賣二手商品可以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樣既能實現經濟效益又可以帶來環境效益。迄今為止,大型的二手交易平臺數量不少,但是僅針對在校大學生仍未有專用平臺。在大學校園中,學生的二手物品基數可觀,這對在大學中創立二手商品交易平臺起到客觀的促進作用。高校二手交易平臺主要是順應二手市場迅速發展和集體環保意識加強的背景下提出的,我們計劃從校園內的二手平臺做到校園外,從線上發展到線下線上結合。以點帶線,逐步發展。
在這個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網絡購物已經是越來越普遍了,在大學里,更多的學生會選擇去網上購物。對大學生而言,網上的優惠活動,譬如雙十一、雙十二等電商節大大提高了大學生們的消費力度,難免會出現購置物品過多的情況,這樣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行為造成了很多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與此同時,國家對學生的環境保護觀念一直有所培育倡導,使得當代大學生環保理念水平不斷提高,據有關調查,很多大學生樂意選擇在一些社交軟件上售賣二手商品,因此高校二手交易平臺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具體表現在:
(一)大學生消費群體龐大
當前,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4002萬人,并且隨著近幾年高校學生數擴招,大學生規模不斷擴大,龐大的大學生消費群體隨即產生。
(二)閑置物品供給量大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大學生們會有剩余的生活費用于購買一些喜愛的物品。然而,許多大學生在沖動消費的情況下會購買許多對自己來說用處不大的物品。時間一長,喜新厭舊,就會產生大量閑置物品。而且,當大學生們臨近畢業時,又會丟棄許多帶不走的閑置物品。這就使校園二手交易平臺擁有了大量的貨物來源,也為校園二手交易平臺的發展提供了可行性。
(三)校園可選擇的二手交易平臺尚且不夠成熟
大學生的閑置物品多以學習、生活用品為主,目前還未形成較為成熟的校園二手交易平臺。現如今,學生們進行的二手商品交易大多是在校內由部分學生自己創建的微信群、QQ群里進行簡單交易,或者偶爾在學生會舉辦的“跳蚤市場”等活動中進行集中小規模的二手物品交易。這些活動存在局限性,并不能真正地將二手閑置物品充分利用起來。因此,學校需要發展較為成熟的校園二手交易平臺。
(四)深圳調研結果分析
我們對深圳高校的二手交易平臺調研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本次調查活動采取了線下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大學生對于二手交易平臺交易網站的認識看法。本次調研總共發放6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536份,隨機抽取500份進行數據分析。從性別分布上看,男生占比43.84%,女生占比56.16%。從年級分布上看,大一學生占比13.7%,大二學生占比38.36%,大三學生占比38.36%,大四學生占比9.59%。
總體而言,在大學生群體中只有17.81%的大學生對于二手交易平臺非常了解并且曾經參與過,79.45%對二手交易平臺有點了解或非常了解但未曾參與,極少數人完全不了解。由于大學生二手交易平臺仍未廣泛普及,且二手商品的用途和質量沒能得到很好的篩選管理,大家對于二手平臺還是持觀望的態度,普遍認為影響自己購買二手商品的最重要因素是商品的用途和質量,對二手交易平臺交易不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是覺得其可信度不太高。大部分學生是通過校園擺攤了解到二手交易平臺,少部分是通過宣傳海報等方式了解。這反映大學生對二手交易平臺有一定期待,也表明大學生二手交易平臺的市場潛力大。
(一)市場規模制約及學生對購買二手物品存在偏見
由于區域的限制,校園二手商品市場的規模發展和長期規劃會受到極大的制約。顯而易見,校園的實際消費量是有限度的,它的發展也是有限度的,所以后期容易受到市場空間的影響。從我們分析的深圳調研結果也同樣可以看出,有的學生家境優越,在他們眼中購買二手商品甚至成了“不體面”的行為。這些都阻礙了校園二手商品市場的良性發展。
(二)網絡信息安全和高額成本
交易雙方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校園中雖然存在著很多的二手平臺,但這些平臺都沒有相關的防護措施,這就很容易導致個人信息的泄露。保護好用戶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存在高額的成本,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筆很大的投入,這就容易造成后續發展資金的短缺。
(三)產品質量安全以及售后服務問題
由于平臺交易商品的“二手性”,如何對這些使用過的產品進行質量安全檢測、使用效果檢測、使用壽命檢測等,將成為平臺技術需要攻克的一大難題。消費者收到二手產品之后出現質量問題或者沒有達到預期的使用效果,如何采取相應的補償措施和商品維權的問題仍需進一步思考。售后服務若得不到保障,一旦學生在平臺購買體驗感差,就會影響回購率。
(一)善于模仿和借鑒
促進微信二手平臺的良好運營,一方面,就是要了解相關技術,解決如何運營、如何推廣以提高公眾號的知名度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運營過程中的風險評估及解決方法。這些需要借鑒其他二手平臺的運營模式。具體操作如下:
1.查找二手平臺運營相關資料,學習并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及技術操作,為二手交易平臺的建立奠定基礎。
2.關注相關二手交易平臺公眾號,進入公眾號首頁具體了解相關操作,并了解這些公眾號的運營特點及運營優勢,對比取長補短。
3.了解其他二手交易平臺的運營模式,了解、借鑒這些運營模式的特點及不足的地方,努力完善基本措施,并進行創新。
(二)打造好品牌形象
新媒體運營最重要的就是打造好自身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品牌形象對于公眾號的推廣具有重要作用。打造出色的品牌形象就要做到:
1.平臺運營的特色優勢及好的口碑。在宣傳平臺時要重點突出平臺的優勢,即相比于其他平臺更能吸引用戶的地方,如平臺交易商品的質量保證、售后問題處理的時效性、平臺買賣雙方權益的保證。
2.運營平臺時要及時回應用戶的反饋信息。用戶的反饋對于平臺的可持續發展無疑是最重要的,及時回應用戶的反饋信息不僅能獲得用戶的肯定還能及時發現并改進平臺運營的不足之處,從而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三)良好互動
良好的互動是商品交易平臺的靈魂,可以讓用戶對平臺產生好感和信任感,從而在平臺交易中獲得滿足,有利于得到用戶的肯定。具體措施如下:
1.對于買家購買商品時所碰到的問題耐心解答。耐心解答買家問題才能更好地讓買家體會到平臺工作人員的誠心,才能讓買家對平臺產生信任,留住更多用戶。
2.對于用戶的反饋及時回應并改善。用戶的反饋是平臺變得更好的重要法寶,應認真對待用戶對于平臺的一些反饋意見并及時回復,如有不足的地方應及時改正。
3.完善互動形式。常見的互動形式包括后臺互動、公眾號評論區回復、搭建微社區等,積極、創新開展互動,提高用戶活躍度。
(四)注重推廣
打造一個好的公眾號交易平臺。好的推廣能讓潛在客戶有更好的印象,從而提升平臺用戶的數量。具體推廣形式如下:
1.增加網站搜索權重。比如百度、知乎等網絡平臺的搜索權重,回答百度知道、知乎、百度文庫、豆瓣等的各種問題或者發布相關二手交易平臺的文章。
2.通過貼吧、微博等公共平臺發布公眾號宣傳文,可通過抽獎方式吸引更多人關注。
3.通過制作宣傳海報,海報體現平臺優勢及特點,并附上微信公眾號名稱及二維碼張貼在食堂門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便捷的網絡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福利。互聯網的不斷更新換代為校園二手交易創造了良好條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同樣需要有秩序的管理和規范,這樣才可以促進校園二手交易市場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