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遠 曲彭 (.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依托互聯網發展的群體及其產生的文化得到新媒體和自媒體的滋養進而不斷生長和豐富,各式各樣的網絡紅人、網紅產品、網紅行為及其衍生物應運而生,并全方位滲透到高校大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一方面,網紅效應、網紅業態和網紅模式會助推社會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升級;另一方面,網紅明星、網紅宣傳、網紅直播等勢態的繁盛也會使得高校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行為取向產生歷史變遷。[1]因此,在網紅文化“狂歡”的時代下,深入研究和探析網紅文化對高校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形成帶來的困境及其路徑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網紅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構成,是一種網絡現象的體現。網紅文化的形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其內涵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擴展,[2]網絡文化的內容完成了從“文字-圖片-視頻”到“人-物-行為-地點”的呈現階段,網紅文化的傳播載體完成了從“圖片-短視頻-直播”的發展蛻變,而網紅文化的傳播主體主要由網絡紅人、網絡紅物、網絡行為三種類型構成,其中網絡紅人是影響力最大和最廣泛的類型。網紅文化發展日漸成熟,在不同層面影響著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
一是部分大學生的職業發展趨向網紅的顯現。在網絡紅人方面,網紅大致可以劃分為顏值類、競技類、搞笑類和專業知識類,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如口紅一哥李佳琦、大胃王浪胃仙、搞笑達人毛毛姐等,他們在各大新媒體平臺具有極高的人氣。截至2019年的數據,中國網紅受教育程度方面,大學及以上學歷占比94.5%,其中大學本科學歷占比63.0%,網紅群體日益規模化、成熟化和專業化。
二是主流文化在網紅領域邊緣化的顯現。在網紅領域,主要涉及搞笑幽默、時尚、顏值、娛樂明星、美食、情感、電影、美妝、音樂、財經、健身等方面。其中搞笑幽默約占網紅領域的9%,時尚和顏值類各占網紅領域的7%,娛樂明星占網紅領域的6%,美食和情感各占網紅領域的5%。網紅領域更傾向于搞笑、顏值、美食等娛樂性內容,而主流文化在網紅領域的占比趨近于邊緣化。
三是網紅文化傳播途徑上趨利化的顯現。在網紅文化的傳播途徑上,短視頻和直播是網紅文化蓬勃發展的兩大途徑。截至2019年的數據,短視頻用戶的人數約占網民人數的76%,而直播用戶人數約占網民人數的51%。應用市場上短視頻APP排行榜前十主要包括抖音短視頻、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好看視頻、快手極速版、微視、抖音極速版、全民小視頻和波波視頻;直播APP排行榜前十分別是虎牙、映客、抖音、斗魚、快手、熊貓、來瘋、新浪秀場、花椒和酷狗直播,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的短視頻和直播經濟市場變現會繼續增長。[3]
現實中,網紅已逐步發展成為一種職業和產業鏈,在團隊的包裝和炒作下吸引粉絲和流量,進而達到吸金的目的。在網絡虛擬世界中,網紅大肆宣揚“貴族般”生活,將多金、高顏值和好身材等美化后的“成功形象”作為展示手段,向社會傳達網紅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而這些網絡虛擬的宣傳賣點往往與現實生活存在的狀態天壤之別。
網紅通過浮夸和浮躁的價值觀向大學生青年傳達了“快捷”“成功”“體面”“多金”的訊息,使得部分高校大學生將爆紅和擇業關聯起來,認為可以通過網絡曝光手段達到“名利雙收”的目的,進而產生急功近利的就業心理。沉迷于網紅文化的部分大學生將以利己為中心進行自我標榜,價值觀向利己和拜金主義趨近,逐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離,最終使得自身的價值觀向功利和虛榮扭曲發展。
網紅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構成,具有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傳播內容寬的特點。由于發展進程和興起的速度迅猛,沒有形成系統和完整的體系,加之政府缺乏法律法規的監管,使得網紅文化在短時間內得以野蠻生長,并通過娛樂性質的網絡文化解構傳統的主流文化,具體體現在:一方面體現在網紅文化鋪天蓋地地出現在網絡虛擬世界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滲透到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中,擠占了青年大學生思想空間中的文化認同,解構了大學生的批判思維和明辨思維;另一方面體現在網紅文化背后的娛樂至上和利益驅動思想逐漸解構青年大學生對新鮮事物的認知,加速青年大學生對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追求和認同。
高校要將大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成有本領、有擔當、有理想的青年人,培養能將理想信念融入祖國建設發展的時代新人。而現實生活中,一些大學生對于網紅和明星的熟知程度遠遠超過知識淵博、術業專攻的院士,這暴露出當代部分大學生對于榜樣價值的顛倒,網紅和明星一夜爆紅的光鮮顛覆了中華傳統文化中艱苦奮斗取得成績的觀點,迎合了當下一些大學生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網紅文化的侵蝕使得一些高校大學生的遠大理想與艱苦奮斗的思想日漸疏遠,一些青年大學生在追求物質生活的過程中淡化了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和理想追求,嚴重影響高校大學生未來擇業、就業和事業發展,對祖國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負面影響。
在網絡經濟的格局下,網紅經濟已經發展為產業鏈完整、商業模式清晰、產業結構分工明確的市場經濟。流量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關鍵詞,也是網紅吸引粉絲和占據市場份額的關鍵。網紅通過短視頻分享、直播互動等形式取得粉絲的信任和追捧,進而向粉絲推薦服務或商品獲得經濟利潤。
高校大學生在網紅生活理念和物質追求的影響下,效仿和追捧帶有網紅色彩的網紅行為和網紅產品,在購買慣性的驅使下,一部分青年大學生不考慮商品價值、實用價值和購買能力,追求時尚、崇尚潮流、追捧明星,在沖動消費和過度消費中透支學習和生活精力。
網紅文化負向效應對于高校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具有震蕩和沖突的影響,很容易導致高校青年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錯位或偏移。[4]互聯網背景下的社會發展是個復雜多變的系統,學校在育人過程中對于大學生價值觀的培育方面具有深遠影響,而高校、社會和家庭的協同育人也尤為重要。因此,在大學生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過程中,系統內每個要素各司其職、要素間協同配合,努力做好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工作。
系統動力學是系統科學理論和計算機仿真緊密結合、研究系統反饋結構和行為的一門學科,研究處理問題的方法主要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分析系統內部結構中各個因素間的影響和反饋作用。[5]為深入研究網紅文化背景下影響大學生價值觀培育的各因素間的關聯,本文引入系統科學和管理科學中的系統動力學理論。
網紅文化影響下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育在于系統內多方協同的調節和引導。在這一過程中,高校大學生始終是價值觀形成和踐行的主體,從系統的外生變量關系和內生變量關系對其系統和要素進行分析。在系統的外生變量關系分析中,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受政府管控、學校引導、家庭教育、社會宣傳四個方面影響,主要構成了外生變量中的外部環境;在系統的內生變量關系分析中,大學生在網紅文化干擾下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發展和主動踐行是正確價值觀形成的內生動力,而外部條件指在大學生價值觀形成過程中,需要滿足外在條件才能實現意識和行為的統一,內生變量和外生變量關系間見圖1,二者共同構成完整系統見圖2。

圖1 系統內生和外生變量關系分析

圖2 大學生價值觀培育的系統邊界
1.個人層面:提高批判性思維和媒介素養是內在動力
具備批判性的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體現了個人思想、判斷和決策等方面的諸多能力。身處信息爆炸時代,各種碎片化、流水式、無營養的話題和信息充斥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大學生極易受到“偶像”“網紅”人設和成功表象的影響,無法準確辨別外界的信息從而盲目跟風,其價值觀極易受到“感染”。因此,擁有明辨是非的思維方式與能力,才能堅守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養成良好的媒介素養。身處社會環境和網絡媒體飛速變換、信息化交際日新月異的時代,大學生必須克服直接接受媒介傳遞和表達信息的惰性;要自覺對接收的信息進行質疑、篩選、判斷和選擇;要做到對信息的真實性、正確性、利弊性進行反問、反思;做到對偶像選擇的標準、偶像選擇的原因、偶像形象真實性具有正確的判斷,形成“正能量”的偶像觀。
2.導向層面:外在環境的正向引導和宣傳是重要導向
打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網絡時代亂花漸欲迷人眼,學生極易被網絡“偶像”“網紅”“明星”中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影響。凈化網絡、倡導文明的措施刻不容緩。一方面,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紅人、流量明星、資本利益、流量經濟的本質;另一方面,堅決抵制不良風氣的傳播和擴散,加大網絡監管力度,實施網絡實名制政策,為青少年和大學生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發揮法律法規的規范作用。隨著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完善,如民法典的出臺,從細節上解決了許多人性爭端、鉤心斗角的問題。近年來,政府和相關部門出臺了限娛令、限偶令,規范流量明星和網紅的行為,整頓網絡平臺和低質量文化作品,因此倡議政府和相關部門緊跟時代步伐,做好相關立法和法律完善工作,從制度上構建綜合性和系統性的抵制機制和導向機制,為大學生價值觀鍛煉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法律保障。
3.實踐層面:榜樣引領和理想信念踐行是關鍵環節
加強大學生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抗擊新冠肺炎期間,涌現出一批舍小家為大家、不畏危險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家和醫護人員,鐘南山、李蘭娟成為無數大學生的榜樣;東京奧運會,在賽場上努力拼搏的中國體育健兒成功收獲一批大學生粉絲的追捧。這些現象也說明了新時代大學生的偶像逐漸從明星、網紅類的“消費型偶像”向科學家、體育健兒類的“生產型偶像”轉變。因此,社會需要繼續加強對高校大學生價值觀的正向培養和宣傳,促進大學生志愿服務、敬業奉獻等美好品德的形成。
注重大學生理想信念落地與落實。高校作為向社會輸出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負著為黨和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然而高校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追逐個人舒適度和利益最大化,選擇追捧經濟效益和偶像效應,而漠視社會效益化的工作。因此,高校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時應注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大學生將個人奮斗事業融入祖國發展和建設中,鼓勵大學生畢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服務,從擇業、就業、事業方面夯實價值觀的走向和踐行,從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上打牢大學生價值觀的選擇和判斷。
網紅文化作為新興的社會文化,也是當下的流行文化,其對“處于拔節孕穗期”的大學生的價值觀會形成一定的影響。在現代社會圖景里,大學生更需要以理性思維和知性思維不斷完善自身對價值抉擇的道德指向,使得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國家、社會、高校、家庭協同大學生價值觀培育,從產業、文化、宣傳、家風等方面聚焦學生的價值追求,這種規范、宣傳和教育是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間接、外生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