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林峰 曹希
對于血透患者而言,規律透析就是生命,一旦透析中斷,生命隨時堪憂。當上海按下暫停鍵,社區實行封控管理,如何保證血透患者得到有效治療?
自上海市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腎臟病科血液凈化中心全力保證原有透析患者的治療需求,同時接收來自封閉小區的患者,全院特殊性血液凈化任務同比增長達三倍。
為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滿足封控小區患者以及密接、次密接患者的應急血透需求,醫院緊急采購多套血透設備,僅用72 小時就迅速搭建起可同時容納4 名患者的應急血透室。
作為一條生命的“快速通道”,應急血透室在收治過程中全程采取閉環式管理,患者每次透析前統一由醫護人員指引,在指定區域進行核酸采樣,檢驗科爭分奪秒出具檢驗報告。
這樣既可以保證特殊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同時也能做到收治過程中與常規透析患者全程隔離,以降低可能存在的傳染風險。
在應急血透室工作時,醫護人員需實行三級防護。他們要陪伴患者4~6 個小時完成血透情況觀察、更換置換液等一系列工作。
面對疫情下諸多不確定因素,醫院在啟用應急血透室的同時還為常規患者開辟專用通道,設置了獨立核酸檢測場所,39 張常規透析床位滿負荷運行,為近200 名固定透析患者服務。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腎臟病科全體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堅守工作崗位,從血透上機到病情評估,從穿刺打針到治療記錄,他們每天高強度工作,下班時隔離衣都已濕透。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安亭院區應急血透室
為了不耽誤患者正常上機,一天的血透工作結束后,他們還要對次日透析患者居住所在地封控情況進行反復的摸底統計,并與社區保持緊密溝通,以便于更高效地安排治療。
在患者等待期間,醫護人員還會針對個體情況為患者疏導緊張情緒,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如怎樣控制飲食、進水等,幫助血透患者平穩度過等待期。
守住血透生命線,不落下一位患者。在這座暫停的城市里,人民軍醫毅然挺起擔當,延續著永不停“析”的使命。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血液凈化中心徹夜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