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戀戀

艾炙是我們傳統的康復理療方式之一,具備一定的健康保健作用和防治疾病功效,備受大眾喜愛。中醫專家指出,夏季是艾灸的最佳時節。因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也能艾灸,不用擔心著涼問題。而且夏季氣溫高,不容易被燙傷。最重要的是,很多冬天的疾病適合在夏天醫治。
夏季患者經絡通暢,皮膚腠理宜泄,此時恰當艾灸益氣補陽,并輔以靜養,做到治養結合,治療效果將大增。因此,大部分冬春季節無法治愈的患者,通過夏季的服藥、調養,常可達到臨床治療的效果。
那么,都有哪些疾病適合“冬病夏治”呢?專家表示:呼吸系統疾病,如老慢支、哮喘等;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腹瀉、慢性腹痛、小腹著涼等;婦科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腹部冷痛等;兒童疾病,如哮喘;風濕關節炎等,都可進行“冬病夏治”。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自己在家做艾灸很方便,什么時間都可以,那么不同的時間對療效有沒有影響呢?
事實上,艾灸的最佳時間與大自然陽氣變化有關。要知道,艾灸的主要作用就是補易陽氣,行氣活血,祛寒除濕,其中的核心就是補陽、扶陽。一天之中,陽氣隨著太陽的升降有所變化,人是誕生于自然的生物,也與自然相統一。也就是說,人體的陽氣也隨太陽的升降而起伏。早上到中午這個時間段陽氣逐漸上升,一般到下午1 點左右升到最高點,然后開始逐步下降,到凌晨1 點左右下降到最低。
因此,艾灸的時間也要順應陽氣的變化,白天陽盛陰衰,更適合艾灸。而白天之中,在陽氣最高點做艾灸是最好的,也就是上午11 點到下午1 點之間。
晚上其實是陰盛陽衰的狀態,人體的陰陽也符合這個規律。太陽一落山,我們的陽氣就會逐步潛藏,陰起主導,而陰主靜,所以這個時候要開始睡覺了。如果此時艾灸,相當于給身體補益陽氣,甚至會攪動陽氣,可能會影響陰主靜的狀態,導致失眠。
那晚上就不能艾灸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了晚上不是最適合艾灸的時間,但也并非完全不能艾灸。現代人白天忙碌,只有晚上才能騰出些時間安靜地安排自己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多人晚上艾灸的原因。
選擇在晚上艾灸的人要遵循一個原則:能盡量早點艾灸完就早點艾灸,晚上10 點以后停止艾灸。
另外,晚上艾灸的人還需要注意穴位和灸量。晚上施灸,重點在于滋陰,不能過于灸一些補陽的穴位,所以晚上可以多灸腿上腳上的穴位,如:三陰交、太溪、涌泉、太沖等。在灸量上,每個穴位的時間盡量控制在10 分鐘左右相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