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芳,曹雅婕
(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人民醫院 甲狀腺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3)
分化型甲狀腺癌(differential thyroid cancer,DTC)占甲狀腺癌的90%以上,大部分DTC 進展緩慢,近似良性病程,10年生存率較高。手術治療雖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臨床癥狀,但術后仍存在一定復發風險,部分患者術后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明顯,影響術后生活質量和預后恢復[1-2]。因此,分析DTC 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探討DTC 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20例DTC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4例,女86例;年齡28~46 歲,平均年齡(36.57±1.34)歲。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 《內科學》[3]中DTC 診斷標準,且經病理檢查確診;②行甲狀腺癌手術治療;③認知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既往精神心理病史;②甲狀腺癌遠處轉移;③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
1.3 方法
1.3.1 癌癥復發恐懼評估標準 術后1 周,采用漢化版患者恐懼疾病進展簡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信效度0.883)[4]評估患者癌癥復發恐懼情況,量表共計12 個條目,每項1~5 分,總分為60 分,評分越高,患者對癌癥的恐懼程度越高。
1.3.2 基線資料統計 設計基線資料填寫表,調查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包括年齡(>40 歲、≤40 歲)、學歷(高中及以下、中專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3 000 元)、自我效能(低、正常)、應對方式(面對、屈服或回避)。自我效能參照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信效度0.87)[5]并結合本院實際情況自制量表評估,量表共計10 個條目,總分4 分,<2.5 分為自我效能低。應對方式采用醫學方式應對問卷[6]評估,量表包括面對(信效度0.64)、回避(信效度0.85)與屈服(信效度0.67)3 個分量表,共計20 項條目,每項1~4分,各量表分別計分,患者各量表評分最高項表示患者趨向于采用該方式面對疾病。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DTC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的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5。
2.1 DTC 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評分120例DTC 患者術后FoP-Q-SF 得分為(42.37±3.54)分。
2.2 不同類型DTC 患者術后FoP-Q-SF 評分比較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自我效能低、回避或屈服的DTC 患者術后FoP-Q-SF 評分高于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自我效能高、面對的DTC 患者(P<0.05);不同年齡、學歷的DTC 患者術后FoP-Q-SF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類型DTC 患者術后FoP-Q-SF 評分比較(,分)
2.3 各變量對DTC 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影響的線性回歸分析將DTC 患者術后FoP-Q-SF 評分作為因變量,將比較有統計學差異的變量作為自變量,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到方程:Y=46.026+6.883X1+6.840X2+6.852X3,其中回歸模型F 值為74.275,R2為0.658,調整后R2為0.649;結果顯示,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自我效能低、回避或屈服是導致DTC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程度高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各變量對DTC 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影響的線性回歸分析
目前,外科手術仍是治療DTC 的主要方式,但手術本身會對患者機體造成一定的創傷,患者術后多伴有容貌、發音等方面的變化,且由于患者術后需進行多周期的碘131 治療,容易誘發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因此,為有效改善DTC 患者預后,找到導致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的相關影響因素并加以干預十分必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120例DTC 患者術后FoP-Q-SF 得分為(42.37±3.54)分,表明DTC 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程度較高。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家庭人均收入≤3 000 元、自我效能低、回避或屈服是導致DTC 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程度較高的影響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DTC 患者治療過程中需承受高額醫療費用,對于部分家庭收入水平較低的患者,高額醫療費用會增加家庭經濟壓力,且由于患者術后需進行多周期碘131 治療,隨著治療周期延長,醫療費用不斷累積,患者更害怕癌癥復發帶來的新一輪經濟支出,造成內心對癌癥復發的恐懼程度不斷加深。建議護理人員給予家庭人均收入較低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并結合患者經濟狀況綜合選擇治療方案,以減輕經濟負擔,進而降低患者癌癥復發恐懼程度。②自我效能低:自我效能較低的患者對挫折和壓力的耐受性較差,在獲知疾病可能存在復發風險時,不能從自身出發找到改變生活的力量,積極面對疾病,因此導致患者癌癥復發恐懼程度較高[7-8]。建議護理人員及家屬應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樹立積極主動的治療心態,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患者癌癥復發恐懼。③回避或屈服:選擇回避和屈服的DTC 患者往往不能樂觀看待疾病,患者更擔心疾病可能存在復發風險,加之術后多周期的輔助放化療,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導致患者對癌癥復發的恐懼感增加。建議護理人員應引導并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困擾,并與患者共同制定方案解決,以降低患者癌癥復發恐懼程度。
綜上所述,DTC 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程度較高,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自我效能低、回避或屈服是導致患者術后癌癥復發恐懼程度升高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