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 子 劉子銘
(吉林動畫學院電影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繼《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之后,被稱為“我和我的”3.0版本電影的《我和我的父輩》(以下簡稱《父輩》)于2021年國慶檔上映。影片分為四個單元,分別是吳京導演的《乘風》、章子怡導演的《詩》、徐崢導演的《鴨先知》,以及沈騰導演的《少年行》。作為一部“獻禮片”,《父輩》的內容契合節日的主題,同時并不過于嚴肅沉重,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我和我的”系列電影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它不是一個導演執導的,而是由多位導演分別拍攝幾個獨立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沒有交叉,但是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這種電影俗稱為“拼盤電影”,也可以稱作集錦式電影。《父輩》也延續了該系列“主旋律+拼盤電影”的形式,從普通人的視角切入,通過四個家庭故事的演繹,呈現出四個時代里廣大父母的縮影,講述了“全民記憶”。
電影本身是一種集體勞動的產物,“拼盤電影”也將這種集體性運用得出神入化。其實從狹義上來說,拼盤電影并不能看作是商業電影的一種題材類型,而是用來描述這種電影的組成和敘事方式。拼盤電影一般有三個以上主要角色,這些主角會分別演繹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風格相近或相同,圍繞同一主題敘事。拼盤電影一般都會有一個名目,大多是為了參展,也有的是圍繞一個特別的紀念日、一個地方等背景,通常帶有一定的紀念和試驗性質,多數是“特供片”。
拼盤電影的形式并不新鮮,早在1934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就出品了我國第一部拼盤電影——《女兒經》,這部影片可以看作是命題式主旋律拼盤電影的萌芽。之后,由八位導演共同創作的《聯華交響曲》則可以看作是我國主旋律拼盤式電影的開端。20世紀80年代初,臺灣電影革新運動的開山作——楊德昌等導演共同拍攝的拼盤電影《光陰的故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之后,胡金銓等人的《大輪回》、侯孝賢等人的《兒子的大玩偶》等作品都采用了這種形式,也奠定了臺灣電影藝術創新的根基。
近些年來,大陸的拼盤電影隨著市場環境的急劇變化,也逐漸摸索出了一種迎合當下受眾觀影習慣的套路。從早期的《愛情呼叫轉移》《命運呼叫轉移》開始,這種短周期、小成本、巨星云集的電影類型就展現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之后的《全城熱戀》《全球熱戀》,再到《北京愛情故事》《咱們結婚吧》,國產拼盤電影迅速迎來了一波高潮,“愛情+明星”的套路引發了大批觀眾的觀影熱潮,帶來了豐厚的市場效應和票房成績。
長篇電影的敘事難度很高,而拼盤電影狹義地來看就是短片的合集,并不需要對人物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所以劇本創作相對比較快,只需要一兩個“爆點”就能夠支撐起劇情的發展,所以這種類型的電影票房雖好,口碑卻大失所望。但是,拼盤電影平均拍攝周期較短,不管是申請立項還是談演員周期,都具有長篇電影所不具備的優勢,也因此受到很多影視公司的青睞。
從2019年國慶檔開始,《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兩部主旋律影片都取得了30億元左右的票房體量,對于擅長“跟風”的影視行業來說,這種大牌導演和明星云集的拼盤電影一火,就馬上開始被各方效仿。2020年開始,有很多拼盤電影立項籌拍,但關于“叫停拼盤電影”的“小道消息”也開始頻頻傳出,盡管并沒有任何官媒提到這個消息,但《來都來了》《世間有她》等拼盤電影突然撤檔卻是不爭的事實。
曾經以電影作為時光消磨手段的中國觀眾眼光越來越刁,他們對電影的藝術水準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基準的訴求,那些致力于賺快錢、熱錢的“快銷品”逐漸退熱,靠投機取巧很難吸引觀眾走進影院,因此從“做大蛋糕”到“品質孵化”,是倒逼電影行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
拼盤電影多數是命題式的,通常會有一些硬性規定,對導演的發揮空間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來說也沒有什么票房優勢。而近幾年,以“我和我的”三部曲為代表的命題式主旋律拼盤電影的成功,又給拼盤電影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這三部系列影片都采取了幾位導演分別執導、多位明星共同參演的拼盤模式,拍攝在同一命題下的獨立故事,幾個單元之間沒有情節和人物上的聯系,敘事方法、影像風格和人物塑造的手段也不統一。比如在《父輩》中,四個部分中有戰爭片,有家庭倫理片,也有喜劇片,而父親的形象可以是英雄,可以是奉獻者,可以是弄潮兒,也可以是追夢人。
吳京導演戰爭戲份已經算是輕車熟路,《乘風》也可以說是最符合“國慶三部曲”這個系列風格的部分,既有輕松的地方,也體現了家國情懷。不同于以往純正的鋼鐵直男式的搏殺,《乘風》不僅花費了足夠的篇幅鋪墊了一對軍中父子的復雜情感,乘風和大春子“死亡與新生”的雙線剪輯也為該片增色不少。影片的高潮部分,為了不讓身后的普通百姓被日寇圍困,父親毅然決然地犧牲兒子,以換取百姓安全轉移,開篇的那句“我只怕你不怕死”一語成讖。那個年代的父輩精神,是以大局為重的犧牲精神,這里的父愛,是隱忍,是內斂,是大愛無疆。
《詩》是章子怡導演的處女作,講述了老一代航天人的故事。“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片中的一對父母也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燃燒著自己的青春和熱情,為了實現祖國偉大的復興夢和強國夢,即使隨時可能會失去生命,他們仍然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父親因實驗事故犧牲,對同樣為航天事業奮斗的母親而言,不僅要強顏歡笑對自己的孩子隱瞞殘酷的現實,還要強忍悲痛繼續鉆研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這個飛躍是無數先輩隱姓埋名、犧牲小我換來的,那個年代的父輩精神,是一心一意為祖國,這里的父母之愛,是無私,是奉獻,是竭盡所能。
影片進入第三個故事,喜劇色彩已經漸漸明顯起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父輩的形象也在發生改變。徐崢導演的《鴨先知》講述了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誕生的故事,不同于前兩個部分人物形象的特定職業或偉大奉獻,《鴨先知》塑造了一個精打細算、善于變通、強于動手、敢于冒險的典型的改革開放初期弄潮兒的形象。這個父親并不完美,他貪小便宜、精明勢利又死要面子,就是這樣的“小人物”形象,反而讓觀眾覺得更加親切、更加真實。在所有人都不確定會如何發展的未來,總有人滿懷期待、不斷開創,在時代的洪流中把握每一次機會,做那只最先下水的“鴨子”。那個年代的父輩精神,是敢拼敢闖,這里的父愛,是敢想象,是有辦法,是開天辟地。
沈騰導演的《少年行》以科技和未來為主題,創作和表演上都延續了他一貫擅長的搞怪風格,為觀眾獻上了一出笑中帶淚的勵志喜劇。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人陰錯陽差地和一個懷揣科學夢想的孩子組成了一對臨時父子,少年在追夢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聽到了很多質疑的聲音,然而在這個“雙下巴、大肚腩”的機器人“老爸”的影響下,少年更加堅定了追求科學創新的夢想。影片結尾,智能機器人學會了人類的情感,不顧一切去救小小,當他從海中被救出,回到未來前說了一句“你才是我爸爸”,原來這個機器人正是長大后的小小所創造的,這種反轉也將“父與子”的意義延伸到了更深遠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追夢的路上就要敢想敢做、持之以恒、永不言敗。這個年代的父輩精神,是知行合一,這里的父愛是造夢,是追夢,是堅持不懈。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指出,中國有四個歷史時期,四個偉大飛躍,《父輩》中幾代人的形象也對應了這四個歷史時期。包括《乘風》中頭發泛白的老將士,為救小女孩犧牲的大個兒,為救新生兒犧牲的父親……他們在家國面前,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初心和使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的“父親”;《詩》中黃軒飾演的父親,杜江飾演的“以前的爸爸”,甚至章子怡飾演的“我就是你爸”,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發展而奮斗的“父親”;《鴨先知》中的父親是最“生活化”的,可正是這樣一個個小人物的大膽嘗試,才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這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父親”;《少年行》中的機器人老爸參加家長節的情節映射了很多當代父親的影子。在這段故事中,孩子的生身父親并沒有出場,但是從母親的話語間也一直透露出來,正是他對科技的追求和熱愛影響了孩子,也是這樣的精神動力讓孩子投身到科技創新的浪潮,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父親”。
這些不同時代的父輩的故事,都向我們傳遞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在中國崛起受到全球矚目的大背景下,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越來越高漲。好的主旋律電影能夠超越時空、超越年齡、超越性別,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這也是現在主旋律電影能夠不斷蓬勃發展的原因。
近年來,《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中國機長》《攀登者》《中國醫生》等主旋律題材的商業電影完全顛覆了觀眾對傳統主旋律影片“說教味濃”的刻板印象,這些影片圍繞“家和國”的精神表達,既叫好又叫座,成為國內電影市場的票房黑馬。2021年國慶檔上映了兩部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和《長津湖》,這兩部電影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績,并且先后宣布了密鑰延期。其中,《長津湖》更是超越了《戰狼2》,登頂華語電影票房冠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只要質量好、題材好,主旋律電影也可以符合市場的需求。
命題式主旋律拼盤電影始終在向觀眾展現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制作周期短、明星效應等?!懊}式”,意味著這種拼盤電影必須是“主題先行”的,同時也因為是“主旋律”,所以拼盤電影必須是能弘揚正能量的、反映主流價值觀的。與以往局限于宏大嚴肅的固定題材不同,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命題式主旋律拼盤電影的題材更加包羅萬象,敘事手段也開始回歸真實,表達方法也更加與時俱進。創作者們將家國情懷濃縮到一個或幾個普通人的人生起伏和命運轉變之中,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精彩,和觀眾貼得更近,也引發了跨年齡、跨圈層觀眾的情感共鳴。
命題式主旋律拼盤電影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特殊時間節點,如果沒有合適的上映時間的支撐,觀眾的情感共鳴就會被削弱。因此,如果拆解掉“獻禮片”的特殊意義,命題式主旋律拼盤電影如何維持當前的制作水準和觀影熱度,對于創作者們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因此,這一類題材的創作要注意把握兩點:一是要弘揚正能量,向觀眾傳遞主流價值觀和精神力量;二是要在大時代的敘事背后,摒棄“臉譜化”和“紙片化”的人物塑造,注重貼近當下、貼近生活、貼近民生,傳遞真善美的溫情,真正實現“讓有意義的故事有意思”,形成推動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