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銀銀
3月初,2022年江蘇省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宿遷學員選拔工作結束,宿遷市共有五名學生入圍該計劃,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學生胡心悅就是其中之一。
這次能夠入圍該計劃,胡心悅實至名歸:文化成績門門優異,幾乎“霸占”了年級第一的寶座;科技創新表現不俗,“一種多功能省力開啟不同形狀瓶蓋的裝置”“智慧花鄉—智慧農莊”等創意被專利公司“相中”,正在申報專利;科普傳播小有成效,拍攝剪輯科學影像《自制熔巖燈》,用簡單的實驗傳播科普知識。
對于此次入圍,胡心悅很開心:“有機會走進大學及科研院所,在科學大咖的指導下參與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能讓自己快速成長。”
日常生活中,胡心悅是同學們心目中名副其實的“哆啦小胡”。2021年7月,胡心悅參加了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辦的夏令營活動,同行的許多同學出現不適應,她便主動照顧他們。
有的同學丟三落四,胡心悅便不厭其煩地備足物品,在他們急需時拿出來分享。有的同學情緒低落,胡心悅察覺后便想方設法逗他們開心。有的同學在面對老師的提問時束手無策,胡心悅便主動站起來,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化解尷尬。“有她在,我們非常安心。”
胡心悅是學校知識產權社的社長,更是同學們眼中的“創意小胡”。“她既是社長,也是榜樣,”社員董智博對胡心悅贊不絕口,“她是我們社團中動手能力最強的那個。”一同入圍江蘇省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的王蘇維介紹,在準備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時,胡心悅一個人完成了本應小組合作完成的項目外觀設計與布局,切合主題、凸顯花鄉特色、布局合理、符合綠色發展的理念……設計的智慧農莊不僅深受師生的喜愛,還先后被縣市科協領導點贊。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胡心悅不僅獨立完成了多項創意作品,在她的幫助下,社員們的優秀創意也不斷迸發——防止筆丟失的裝置、午休防落枕枕頭、智能旋轉餐桌等。“好的創意必須具備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更要被人們認可。”對于什么是“好的創意”,胡心悅心中自有定義。創意生成后,胡心悅還會在知識產權讀書會上分享有關知識產權的書目,介紹身邊侵權的案例,呼吁大家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創意。
出于對科普活動的熱愛,胡心悅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科技志愿服務平臺上注冊成為一名志愿者。2021年,她參加了8項科技志愿活動,累計科技志愿學時267小時。“科技志愿服務讓我了解了更多的科學知識。”
無心插柳柳成蔭。談到在第十五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普知識大賽中獲得一等獎時,胡心悅笑著告訴記者:“本是幫助他人參賽,沒想到自己獲了獎。”
指導老師張令臣讓胡心悅擔任“小老師”,為60人的參賽團隊進行賽前培訓:“她樂于助人、有責任心、善于團結同學,是所有科技社團的社長中最優秀的。而且她參加的實踐活動最多,能勝任這份工作。”張令臣如此評價她。
閱讀《小小地理學家》《地理科普知識大全》《地理圖文詳解》等地理科普書籍,觀看《航拍中國》《地理大發現》等科普視頻,……為了完成這項任務,胡心悅努力提高自身的地理科普知識儲備。
在每次30分鐘的賽前培訓中,胡心悅不僅分享了地理科普知識,還糾正了同學們錯誤的答題方式。就這樣,盡管答題時間緊、獲獎率低,參與培訓的成員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在這次比賽中獲獎。胡心悅自己則獲得了一等獎,對此,她謙虛地說:“我還有很多不足,比如有關國外地形的識圖題,我沒能解答完。”
得知第二屆江蘇省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活動的消息后,胡心悅很激動:“我在瀏覽視頻時看過許多漂亮的燈,便想制作一個既環保又可循環利用的燈。”如何通過簡單的實驗向大家傳播科普知識,不斷激發大家的科學興趣,帶動更多的人參與科技創新活動,這是胡心悅一直在思考的。
在2021年暑假期間,胡心悅花了7天時間,拍攝、剪輯了科學影像《自制熔巖燈》,探究密度的奧秘。不同物質由于密度不同,混合后會出現分層的現象。在此科學實驗中,食用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它可以一直浮在水的上層。色素能溶于水,且密度比食用油大,因此在泡騰片的作用下,即使將其混合也不會相溶,繼而產生絢爛的效果。
看上去過程簡單、材料易得,可事實上,拍攝過程費了好一番功夫:燈遇水不亮,于是她將小燈密封在一個更小的塑料瓶內,后將其整體粘貼在瓶子的底部;拍不出熔巖燈的色彩,她在拍攝時反復調試燈光的方向,終于找到了合適的角度;……重復做了4次實驗后,她終于拍攝到熔巖燈呈現的不同色彩。為了讓視頻符合大賽的要求,又將7分鐘的視頻縮減到5分鐘以內。最終,《自制熔巖燈》不僅榮獲第二屆江蘇省青少年科學影像節二等獎,還先后被科普中國、人民視頻等媒體展播。“得知作品獲獎后,我很激動,也很開心,因為這是通過我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成果和榮譽。”
“科技創新活動不僅能使她開拓眼界,提高其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學科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在快樂中獲取知識。”胡心悅的媽媽認為,胡心悅能利用課余時間追求自己的理想,遇到挫折時能堅持,“是我為之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