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晴
孔子曰:“吾聽吾忘,吾見吾記,吾做吾悟。”我在中小學親歷了數學、物理、化學三大學科中抽象難懂的知識帶來的學習困惑與煩惱。從2009年起,我便開始研究各種教學裝備。
進入大學后,隨著創業條件的成熟及學校對項目的培育和孵化,我在2020年組建了啟夢教學裝備團隊,對小初高各年級教育教學裝備進行研發,力圖讓學科中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讓同學們在快樂中學習、成長。下文介紹的這項作品就是目前研究的最新產品。
可展示能量變換原理的聽話透明圓桶
在科學實驗中,“調皮的奶粉桶”是一個介紹能量轉換的著名實驗。該實驗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橡皮筋、螺母、牙簽和奶粉桶做成,能讓奶粉桶在滾動后原路返回,從而展示彈性勢能與動能之間的相互轉化。
實驗者在解釋該原理時,多利用文字和動畫圖片。如何直觀地展示?我設計制作了一個可用于觀測的透明圓筒。
一、實驗材料
有機玻璃圓筒(15 cm~20 cm)、皮筋(6根)、螺母(1~6個,總質量50 g左右)、細鐵絲(可用廢舊的自行車鋼條代替)、細繩(線)。
二、制作方法
螺母的兩側用線繩把2~4根皮筋拴在一起,2~4根皮筋的另一側用自鎖式尼龍扎帶與細鐵絲的十字交叉點固定。
將兩根細鐵絲固定在有機玻璃圓筒的兩端。
有機玻璃圓筒的兩頭外側可以套一塊圓形橡膠墊,便于運動時防止滾動摩擦損傷有機玻璃圓筒的外壁。
三、使用方法
將連接好的有機玻璃圓筒放在平整的地面上輕輕滾動,滾動的有機玻璃圓筒與未滾動的螺母使皮筋纏繞。停止滾動后,在皮筋彈性勢能的作用下,有機玻璃圓筒反向滾動,從而展示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的轉換,而且可以直觀地看到皮筋的纏繞和展開。
制作之初,我使用的皮筋彈性較差,易纏繞導致超出彈性限度。后來,我購買了多種皮筋,從中選出彈性勢能與動能轉換最合適的,經過多次調整最終制作出教具。教具成品在高中物理課堂上試用后,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隨后,項目團隊還與器件供應商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之后,我邀請了更多的行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與意向專家簽訂了長期技術顧問合同。今后,我還將研發更多的產品,與更多行業結合,制作出更多教學裝備,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