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賢康
摘 要 森林火災是森林的三大災害之一,對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具有嚴重的危害。安徽省潛山市在“十三五”期間加大了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和護林、撲救力量的建設力度,但受森林資源種類、林農生產生活方式等因素影響,仍面臨較大防控壓力。從潛山市森林資源現狀出發,介紹了森林火災及森林防火的概況,提出了加強森林火災預防工作、科學清理林分空間、加大防火設施建設力度、完善森林防火制度體系并加強制度執行等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 森林火災;防火;現狀;對策;安徽省潛山市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7.046
森林火災是對森林資源危害極大的災害之一,具有突發性強、救治處置難度大的特點。森林火災一旦發生,不僅會燒毀大量林木,還會影響森林周邊的建筑和生產設施,對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潛山市森林資源豐富,是安徽省21個重點山區縣(市)之一,受氣候、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森林防火任務十分艱巨。在森林防火管理工作中,必須重視預防與治理相結合的策略,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確保森林資源安全,提升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1 潛山市概況
1.1 地理位置
潛山市位于安徽西南部、大別山東南麓,長江下游北岸,地理坐標為北緯30°27′~31°04′,東經116°14′~116°46′。潛山市東與桐城市相連,西和岳西縣為鄰,東南與懷寧縣接壤,西南與太湖縣為界,北與舒城縣交界。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雨連綿、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季干冷。市域總面積1 688 km2,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呈梯狀延伸為中低山區、丘陵、崗地和平原。山區占潛山市面積的49.3%,丘陵占9.9%,呈“七山一水兩分田”地貌特征。潛山市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以旅游特色經濟獲批的縣級市。
1.2 林業概況
潛山市是安徽省21個重點山區縣(市)之一,森林覆蓋率54.51%,為Ⅰ級森林火險縣(市)。潛山市地處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區段,自然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其次為常綠闊葉林、針葉林、山地草甸和草叢。人工植被有經濟林、用材林、薪炭林。用材林、櫟類闊葉林呈散生狀。據統計,潛山市林地面積為9.40萬hm2,森林總蓄積量491萬m3。其中,有林地面積8.84萬hm2,疏林地面積37.25 hm2。境內擁有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金紫山省級森林公園、板倉自然保護區及查沖生態園、水吼生態漂流和天柱大峽谷等生態旅游區。其中,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先后獲“世界地質公園”“全國文明森林公園”“國家AAAAA景區”“全國文明單位”“安徽省森林旅游示范景區”“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等榮譽稱號。
潛山市動植物資源豐富。擁有銀杏、雪松、馬尾松、黃山松、麻櫟及毛竹等1 857種森林植物資源,其中屬于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有12種;有水獺、小靈貓、麝及大鯢等野生動物127種,其中珍稀動物有26種。
豐富的森林資源是潛山市的寶貴資源,也是支持人民生活、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潛山市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和生態文明示范工程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對潛山市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加大森林防火力度,才能確保森林資源安全,保障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2 森林防火現狀
2.1 森林火情形勢嚴峻
在潛山市各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和林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潛山市森林防火工作成效顯著。自2015年至今,連續7年未發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災,被評為“全國森林防火先進縣(市)”。但受夏秋季節降雨量減少甚至久旱無雨、可燃物載量大的次生林面積大、林區居民違規野外用火等因素影響,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時有森林火警發生,雖未引發森林火災,但防火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2.2 森林防火工作面臨較大壓力
1)林區具備火災發生的物質條件。潛山市山地面積大,林分種類多,森林資源豐富,但次生林所占比例較高,林分中的可燃物數量大。針葉林、芭茅山等林分具備發生森林火災的物質條件,再加上生態建設的不斷推進,林間郁閉度得到提高,林間可燃物數量較以往有所增加。而近年來隨著經濟林、人工林建設力度加大,純林面積與以往相比大規模增加,林分生物多樣性的降低,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的難度。
2)氣候變化加大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壓力。近年來,夏秋季節降雨量減少,林區異常干燥,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極易引發火災。以2019年為例,7月潛山市降雨量不足歷年平均量的30%,而8月下旬至9月下旬未出現有效降雨,林區異常干燥,極易引發火災,導致在9月中旬就提前進入當年冬季至下一年春季的森林防火期。
3)防范野外違規用火需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森林防火的核心是嚴格管控野外火源。據統計,潛山市森林火警基本是由違規野外用火引發的。尤其是在森林防火期,常發生高溫、大風天氣,加之林區內積累了大量枯落物,火災風險極高,若遇農業生產或風俗習慣產生火源,就極易引發森林火災。例如,2014年1月24日(農歷小年)潛山市發生的多處山林火災,就是由于村民上墳燒香引發的,是典型的在森林防火期違規野外用火引發的森林火災案例[1]。
2.3 森林火災撲救力量和預防力量
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潛山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全市森林火災撲救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應急管理局,承擔森林防火相關日常管理工作。各鄉(鎮、街)設立森林防火指揮所,負責轄區內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
為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安全,潛山市持續加強森林火災撲救和預防力量建設。1)撲救力量方面,“十三五”期間,潛山市建成生物防火林帶210 km。建成216支2 707人的市、鄉、國有林場、村四級應急撲火隊伍,在重要路口、地段設立60個森林防火檢查站、170個檢查哨,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責任、管控、預警、應急、保障5大機制,嚴格執行“兩個一律”和“六個禁止”[2]。各鄉(鎮、街),尤其是天柱山、金紫山和板倉等重點區域,配備了高壓接力水泵、風力滅火器、消防車等專業器材。2)預防力量方面,潛山市組織了由1 446名生態護林員組成的日常宣傳、巡查、聯絡隊伍,并動員林區居民對“五類”重點人員落實監護人制度,真正做到每塊山場地塊有人負責管護、每名重點人員有人負責監護。此外,潛山市對重點防火區域安裝了高清遠程監控攝像頭,配備了無人機,并利用遙感衛片等技術監測林火動態,確保森林督查、整改效率和效果。
3 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氣候與林分構成的制約
潛山市屬于亞熱帶氣候區,水熱時空分布不平衡,尤其是近年來夏、秋和冬季降雨量較往年有所減少,部分年份甚至大幅減少,造成林區干旱,且常發大風天氣,使森林火險等級長期處于高風險狀態,加大了森林火災發生概率。而從林分構成來看,潛山市喬木林資源以針葉林為主,其中又以松類林分占絕大部分;從蓄積量來看,近熟林面積大,林間蓄積量大,林下枯枝落葉厚度大,且林下植被多為易引發火災蔓延的雜草雜灌,加之多數林分交通不便,難以有效清理林間堆積物,火災隱患十分明顯[3]。
3.2 野外火源復雜,管理難度高
1)潛山市森林旅游資源開發水平較高,天柱山、金紫山等著名旅游景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但各景區外來游客的高峰期與森林防火期基本重合,進入林區的游客和汽車數量增多,給森林防火帶來了很多隱患,如汽車電路故障可能產生火源;部分游客缺乏防火意識,在林區吸煙、亂扔煙頭,甚至在林區內野炊、燒烤等。2)當地居民農業生產方式可能引發山火。如作物收獲后焚燒秸稈、燒田埂地壩、燒灰積肥,造林前進行煉山、焚燒雜草雜灌等。3)傳統風俗習慣也會帶來森林火災隱患,如小年、上臘墳、清明等時節燒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放孔明燈等習俗,都會使火源進入林區。雖然森林公安干警、護林員等加強布防、從嚴從速處理野外用火行為,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但復雜的火源使用情況常導致火災誤報問題,易引起工作人員思想松懈,管理力度降低,從而引發森林火災。
3.3 基礎設施和防控器材有待完善
部分林區與村落距離較遠且缺少防火通道是森林火災撲救難度較大的主要問題。當前,林區居民大量外出務工,留守人員主要為老人、婦女和兒童,因此火災撲救主要依靠應急撲火隊伍。但由于山區交通不便,消防車、滅火器材和人員難以及時到達現場,嚴重影響森林火災的撲救效率。而部分鄉鎮配備的撲火器材以小型器材為主,或者依靠鐮刀斧頭、撲火把進行開辟隔離帶、滅火作業,不僅撲火效率低,還可能威脅到參與人員的生命安全。
4 森林火災防控對策
4.1 加強森林火災預防工作
1)各級部門要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工作,通過設置森林防火警示彩旗、大喇叭、公開信、宣傳冊、廣播電視、網絡、手機及宣傳車等方式,組織人員進村入戶、走進學校,開展森林防火宣傳,真正樹立防火第一的群防群治理念;加大對反面典型的曝光宣傳,強化群眾的法制觀念,震懾違規野外用火人員。2)在森林防火期要根據政府發布的《森林禁火令》,加強對關鍵區域、重要設施的巡查和管護,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燒香燒紙、焚燒秸稈、燒地埂等高危活動;強化野外火源管理,全面發揮鄉鎮、村屯管理人員的作用,嚴禁攜帶火源進入林區,從而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3)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的作用,嚴格執行網格責任制,做到責任落實到人、每塊山場地塊落實到人。
4.2 科學清理林分空間
加強林分撫育管理工作,科學制訂修枝、整形、間伐和采伐計劃,清除林間雜草雜灌,降低林區可燃物載量,從而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針對老齡林、純林及林相較差的林分,要開展造林補植、針闊混交改造等工作,縮小針葉林純林等易燃林分的面積,降低林火蔓延的可能性。此外,針對火災隱患較大的林分,要科學設置隔離帶、生物防火林帶等,在降低可燃物載量的同時避免火災發生[4]。
4.3 加大防火設施建設力度
統籌森林防火專項資金和林業部門預算、林業企業建設等資金,加大對林區消防通道建設的投資,確保滅火車輛、人員能夠及時到達著火點。加大對高山瞭望塔、無人機、GPS巡護系統、高壓便攜式森林消防水泵、進口油鋸及風力滅火機等消防設備和器材的購置力度,不斷提升滅火設施的科技含量,提高火災撲救能力和效率。
4.4 完善森林防火制度體系,加強制度執行
明確屬地責任,對各林區所屬部門建立責任清晰、任務明確的管理制度,并強化責任追究,建立長效化的森林防火問責制[5-6]。強化巡山護林、野外火源管控、值班值守和火情信息上報制度的完善和執行。編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和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辦法,劃定森林防火責任區,確定森林防火責任人,并配備森林防火設施和設備。充分發揮“共造防火勢、共建防火隊、共打防火仗、共擔防火責、共筑防火墻”聯防聯控機制的作用,確保森林防火工作實效。
5 結語
潛山市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社情林情復雜,作為守護大別山東部的門戶,森林防火責任十分重大。因此,要結合當地林區實際,加強森林火災預防和管控力度,切實消除森林火災隱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安全。
參考文獻:
[1] 潛山市公安局.縣公安局快速反應、全力以赴,緊急嚴防森林火[EB/OL].https://www.qss.gov.cn/public/2000006081/2009889741.html,2014-02-12.
[2] 潛山市林業局.關于潛山市林業“十四五”林業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EB/OL].https://www.qss.gov.cn/public/2000006251/2015667991.html,2021-07-16.
[3] 左宗貴.南方林區森林火災的起因及預防[J].國土綠化,2004(5):10.
[4] 旦正加.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7):153.
[5] 朱道堅.森林火災撲救風險控制與處置的對策分析[J].現代園藝,2015(12):233-234.
[6] 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森林防火工作應知應會100問[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