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和深入,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由此成為了小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當中,開展體驗式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迅速帶領到學習中去,更可以為學生創建具體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因此,作為一名鄉村的小學老師,要跟隨時代的步伐,將體驗式教學模式滲透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研究探索
小學階段是加強學生道德與法治觀念的關鍵期,所以,老師要把握住這個關鍵期,對學生開展相應的教育。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鄉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狀,然后針對如何開展體驗式教學,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具體如下:
一、鄉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
1.師生對這門課程不夠重視
首先,在鄉村中,有很多傳統落后的觀念,而在這些認知當中,很多老師認為,只要抓住學生的學科成績,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即可,而對于其他不重要的學科,則可以放在邊緣位置,那么,由于老師這樣的認知,就會相應的帶動學生也產生這樣的想法,因此,在小學的這門道德與法治課程就不足以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所以,想要有效開展這門課程,就必須相應的更新師生的觀念,然后在此基礎上有所完善。
2.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然后,處于鄉村的小學生不僅天性好動,而且對一些特殊的事會充滿了好奇心,但是由于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屬性的原因,它本身的理論知識過于多,再加之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這門學科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很容易認為這門學科就是一個枯燥乏味的學科,所以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不濃厚,另一方面,由于這門學科是一個新興的學科,不足引起學生的重視,再加上學生會單純的認為,這門學科只要在考前背誦就可以保證成績,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就很難以去聚精會神地學習這門課程。
3.老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最后,由于老師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度也不足夠,同時鄉村學校的管理也不嚴格,所以老師也會產生相對懈怠的狀態,沒有認真備課,也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是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照搬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但卻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展,更使自己的課堂變得單一、乏味。
二、鄉村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策略
1.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具體的體驗式情境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了學科的教學當中,因此,作為一名鄉村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老師,也要跟隨時代的步伐,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傳授具體的體驗式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
例如,老師在講到珍視生命這一課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具體的學習情境。首先,在課堂開始之前,老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在視頻當中是春季盎然、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圖,而后是一些動態的小草生長圖、百花開放圖和柳樹發芽圖,讓學生在這種美的體驗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對于鄉村的學生而言,這樣的景色更有親和力和真實感。其次,老師再播放一組動圖,而這種動圖與前一組風格完全不同,這組動圖當中到處都是小草被踐踏,小花被隨意采摘的樣子,最后,老師讓學生進行對比并談談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保護環境珍惜生命的價值,而且可以促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所作為。
2.創設多種活動,讓學生在深度體驗中學習
這門學科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決定了這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有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有一些游戲活動,才能夠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科魅力,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老師,要能夠為學生創設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深度體驗中學習到更多的理論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
例如,老師在講到友誼與成長同行這一課時,就可以創建豐富多彩的活動,首先,老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相應的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明白自己與同學之間的情誼,與朋友之間的友誼,與老師之間的師生情,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必備的感情,而這些感情也一路陪伴學生成長,也會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自我。其次,在課堂講解完畢之后,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情感體驗,老師可以創建一定的游戲活動,帶領學生到室外開展游戲活動。老師先把班級內的學生五人為一組,分為若干個小組,然后每個小組的學生將自己的腿與同學的腿捆綁起來,然后手挽著手向前跑步,最后,哪個小組最快達到終點,則為勝利。通過這樣的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合作的力量,更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友誼帶給自己的快樂,進而更加珍惜友誼。
3.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獲得多種體驗
所謂體驗式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更多的情感體驗,能夠學到更多的本領,懂得更多的道理,而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所以是有局限性的,因此,針對這個特點,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內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將自己的體驗與其他同學分享,最終,就可以讓每一位同學獲得更多的體驗,真正地發揮體驗式教學的價值。
例如,老師在講到親情之愛這一課時,由于每一位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是有所不同的,那么,這時候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老師講解完相應的理論知識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享自己在家中的趣事或者自己的成長歷程,通過同學之間的分享和交流,不僅使他們的關系更加密切,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豐富,更加明白,父母的愛有很多種,無論是哪種,都是深沉的、無私的。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雖然教學現狀中看出,這門學科教學過程是有一定進步空間的,但相信,經過老師的努力和學生的配合,一定可以讓這個學科發展的越來越好,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老師,要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將體驗式教學生活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去,通過利用多媒體的利用、游戲活動的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創建具體的體驗環境,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健.基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與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 好家長, 2018 (15) : 158-158.
[2] 陳風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北師大版一年級教學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 (6).
[3]周秀蓉.淺談小學道德與法制體驗式教學的作用和實施策略[J].文淵(中學版),20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