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燈具是一個時代文明的產物,照明燈具的發展過程猶如一部社會文明的發展史,漢代是中國古代燈具歷史上的繁榮時期,這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漢代青銅燈具非長信宮燈莫屬,長信宮燈功能合理,裝飾富麗,構思奇巧,造型獨特,具有一定的科學嚴謹性、實用性和綠色環保理念,這種文化內涵和底蘊對現代燈具設計有重大研究意義。本論文介紹長信宮燈的發展歷程,設計特征和對現代設計的啟示三方面,重點論述了長信宮燈的造型,結構特征,實用性,功能性,科學性特征和工藝審美特征。從這些設計特征中總結經驗,認識傳統造物與現代設計的聯系,探討如何將傳統造物思想與現代設計理念更好的融入到一起。
關鍵詞:長信宮燈;設計特征;環保理念;現代設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1.燈具的發展與類別
燈的光明可以給人創造出一種溫暖安全的環境,遠古時代,人們逐漸有了照明意識,固定火源的輔助工具——燈具也應運而生。晉代郭璞注《爾雅·釋器》“瓦豆謂之鐙”證實了燈的形制最早由豆演變而來,人們也稱漢代銅燈為“鐙”或“錠”,從形式上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盤燈,第二類為虹管燈;從使用的形式和外觀上可以分為:固定擺放的坐燈、懸掛固定的吊燈和手持行走的行燈;從燃料上可分為:油燈和燃燈。現在出土的燈具有:人俑燈,類物型燈具,動物型燈等,我們本次探討的長信宮燈就是虹管燈和人俑燈結合的產物。
2.長信宮燈簡述
1968年,在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夫人竇綰墓出土了“中華第一燈”——長信宮燈。燈體表面為通體鎏金,顯得華麗富貴,燈體經過鎏金處理后表面顯得金碧輝煌,并且對墓中燈具也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燈體的造型是一個宮女雙手持燈跪坐著,左手托燈座,右手提燈罩,燈體高度為48厘米,重15.85公斤,長信宮燈由燈座,燈盤,燈罩,頭部,身軀,右臂六個部位組成,且六個部位可以拆卸,采用了分鑄套合組裝的形式,方便拆卸組裝、易于清洗和攜帶,在燈盤的邊緣處鑄有“長信宮”三個銘文,而且因為曾經放置在劉勝祖母竇太后的長信宮內故得此名。
3.長信宮燈的設計特征
3.1關于長信宮燈的造型、結構特征
長信宮燈是唯一已發現的人形釭燈,從造型的角度上看,秦漢時期的人們還沒有改變席地而坐的方式,所以燈具的造型與人們的心理與生理相適宜;從結構設計來看,銅燈的燈座,燈盤,燈罩,頭部,身軀,右臂六個部位可以拆卸,且造型符合人體工程學,跪坐下來人的高度會發生變化,所以長信宮燈的高度是按照人們當時的作息制定的。
3.2關于長信宮燈的實用性、功能性,科學性特征
在漢代銅燈中,出現許多科學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經典設計,秦漢時期的燈具不僅僅考慮到燈光角度的調節,便于安置的需要,還設計了消煙除塵的功能展現當時的人們超前的環保意識。長信宮燈宮女左臂端著底座,右臂寬大的袖管自然下垂扣住托盤形成燈罩,燈盤上有兩個遮光片,燈盤側面有一只可移動的手柄,轉動手柄可以調節控制光的角度。西漢常用動物脂肪作為燃料,由于脂肪不能充分燃燒,產生的細微顆粒和灰燼會漂浮在空氣中,氣味非常難聞,造成空氣污濁,長信宮燈宮女腹部中空是保持空氣清潔的原因,將銅燈點燃后,煙隨右臂的袖管進入宮女腹中,過程中溫度逐漸下降,煙塵便附著在燈罩內壁,同時銅燈內部可以儲水,燃燒時煙氣可溶于水,避免煙霧飄散到周圍環境中,保持空氣的清潔。
3.3關于長信宮燈工藝審美方面特征
長信宮燈一改以往青銅器皿的神秘感,厚重感,把人物造型融入燈具設計之中,巧妙的把人物手臂造型適度夸張和變形,賦予線條靈動,優美的藝術外觀。燈體表面沒有復雜的紋樣和過多的修飾,宮女的服飾簡單,造型優雅,表情嚴謹,宮女身體的圓潤曲線與硬朗的燈體線條形成強烈的曲直反差,具有精美絕倫的制作工藝和巧妙獨特的藝術構思。
3.4關于長信宮燈的文化意蘊特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將人作為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中心,長信宮燈反映了漢代宮女日常姿態,將這種形象鑲嵌在宮廷燈具上,人燈渾然一體,人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竭力尊崇“天人合一”的理想狀態,思想上受到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漢代的青銅器則是人們對與和諧,富足生活的美好向往,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美,讓使用者在精神層面得到享受和滿足。
4.長信宮燈對現代設計理念的啟發
4.1現代設計面臨的問題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發展,各類風格的設計應運而生,同時也有許多外國的設計理念進入我國,給弘揚本國傳統文化帶來一定阻礙,找到屬于自己的設計方向。不能一味的將古代器物套用到現代設計當中,而是要將傳統符號轉變為現代語言,將優秀的造物理念與現代設計結合起來,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4.2如何將古代造物思想運用到現代設計當中
(1)設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古代工匠主要以自然界動植物以及人的形態作為創作模型,既從外部造型入手,也深入內部涵義層面,要將產品本身的涵義自然的表現出來。
(2)如今太多的設計產品沒有考慮功能性,實用性方面,而是將多余的精力放在繁復的裝飾上,讓人視覺疲勞。從長遠來看,裝飾既不能過于繁瑣也不可過于簡潔,適度的裝飾往往更具有發展空間。
(3)長信宮燈巧妙地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到燈具當中,體現當時人們超前的環保意識。綠色設計反映了人們對現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的反思,我們在做設計的同時要著眼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
5.總結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生產效率飛速進步,伴隨人們的產品應該符合現代生活的節奏,也要注重年輕人精神層面的享受與滿足。通過對長信宮燈的設計特征和目前現代設計面臨的現狀的分析,使我們深刻理解真正的綠色設計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永遠不會過時,并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博文,中央電視臺《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國寶欣賞,文物天地,2018,第9期
[2]李硯祖,張孟常,工藝美術欣賞,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05
[3]雁魚燈比肩長信宮燈,南昌晚報,2015.11.20
呂鑫怡? 2000.11.26? 女 遼寧科技大學 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18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