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純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腳步的加快,群文閱讀教授方式的重要性及意義逐漸顯現出來,群文閱讀作為連接一篇文章的教學和整本書教學的重要模塊,對初中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因此許多教授語文的老師在公開講課中要學會使用群文閱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高校的老師和研究者從其定義和構成部分出發也在不斷探究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關鍵字: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初中時期是學生在學習環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故以初中時期為研究的主要對象。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可以彌補在閱讀教學中的不足,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受到眾多語文老師與學者的積極評價,在初中的學習中應用逐漸廣泛起來。為了幫助初中的語文老師更好地利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綜合素養,本文將對群文閱讀教學進行研究。
一、群文教學訓練學生的思維
基于語文的核心素質,思維訓練是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任務。學生只要形成了特定的思維策略,便可以自覺合理地使用在類似的群文中,并由此打破原有固定模型的束縛。在群篇閱讀中,學習者要想更深入領略文章背后所包含的內容,就必須運用辯證思維、批判思考等方法,把碎片化、章節化的文章總結成一種有相關體系的新主題,從而建立一種比較變換思維。思維的提升只有做到一定層次,群文閱讀教學才能發揮其意義。群文閱讀中,為使思維與練習有層次,可采取并列選擇法,經過對比與分析,找到彼此間的共性與不同之處,從而深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促使知識融會貫通,培育獨立思考的思維能力,通過并列選擇法,使思維發展得以提升,分析文本能夠達到一定深度,最終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例如將《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三篇古代文章聯系起來,通過并列選擇法組合文本,來探究三篇課文的異同,經過鉆研文本,發現這幾篇文章的精神血脈是有著一定的聯系的,即治國之道,故以此作為本節課群文閱讀的主題。整個教學環節分為三個大的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帶領學生走進這篇課文,去感受曹劌的機智聰敏,詳細地分析曹劌對戰爭的態度是什么,文章中的一些人物都有著怎樣的性格特點?在第二部分,首先帶領學生走進諸葛亮生長的地方,觀察他所處的這個年代是怎樣的?其次結合文章的內容了解出師表的所有細節?第三部分結合鄒忌和齊王的人物特點,了解當時齊國的處境,讓學生深入地了解為什么鄒忌敢這樣做,分析人物的品質。由于這幾篇文章都是在一個單元中,所以這堂群文閱讀課側重于《出師表》以及《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兩篇文章,通過縱向分析理解各個文本內涵,然后通過探究將這三篇文章中人物的品質進行橫向比較,拓展學生思維方式,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二、采用思維導圖進行群文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應該將知識的銜接做得恰當,要充分關注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發展,選擇文章不能太多,教學的難度也不能太大。所以,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教學。思維導圖的原則就是將文字變為成圖式,老師通過指引學生從文中提取出重要的人物、發展情節、人物特點等。然后從文章的中心角度出發寫下群文的中心字,采用這種教學手段進一步地培育了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將之應用到了群文的閱讀教學中,大大縮短了閱讀的時間,從而大大提升了閱讀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黃鶴樓》《使至塞上》《錢塘湖春行》幾首詩的時候,本課主要以《使至塞上》《錢塘湖春行》為主,所以帶領學生分析和了解文本時,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章變成為形象、直觀的畫面,這樣利于學生進行了解和記憶,使古詩的情感更加明確,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索,古詩的內涵就會更加容易掌握。所以將思維導圖法運用于初中的群文閱讀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而高效的感知文本,理解文意,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切身體會,突出了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的重要地位。
三、創建美妙的語文情景,提升語文審美與鑒賞水平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不能分開的兩部分,閱讀既是寫作的素材源頭,寫作又是閱讀的綜合表現。任何一篇優秀的文章,其內容一定包含著一些美妙絕倫的語句。不過,如果讓初中的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去發現這些好的句子,必須要求初中生具備良好的語文鑒賞水平,才能做到火眼金睛、發現經典。那么,為了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這就需要初中的老師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將眾多具備明顯藝術特點的杰作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得其漸漸地可以從中獲取語文的相關素養。如老師可以從一年四季的角度出發,從美妙動人的四季景象著手,如學習《春》的時候,如果當時正是春天,先讓學生感受春季“萬物復蘇的景象”,感受到“嫩嫩的,綠綠的”似的生機勃勃,使得學生可以感受到春天生命復蘇的美妙。其次,再讓學生在閱讀《雨的四季》時體會到在舒適的氛圍里欣賞著小雨,并且當雨水滴答滴答地落在屋檐,地面時,這番景象足以讓學生可以體會到下雨的無限魅力。接著,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濟南的冬天》時,感受老舍筆下的冬天,在這個季節,遠處的山白雪皚皚,好像披上了一層棉衣,使得學生可以感受到冬天之美。那么,為了可以讓這種美感在上課時繼續擴大,老師還可以事先在備課的時候準備一些音樂,然后利用課堂上的多媒體設備在學生讀的時候放映給學生聽,這樣就可以配合群文閱讀達到互相促進的效果,使得學生的語文審美水平大大提升。如在閱讀《雨的四季》時,可以放映一首與下雨有關的音樂。由此可見,通過這樣的群文閱讀方法,即將眾多文章中的美妙體現得淋漓盡致,又在音樂的陶冶下使得學生逐漸地深入到文章的情景中,使得在無形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和鑒賞水平。
結語
群文閱讀的教授方法圍繞同一主題,進行了多文章的課上教學,它徹底突破了傳統單一的閱讀教學手段,給閱讀的教授環節增添了更多的朝氣。作為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方法,群文閱讀目前尚處于探索的時期。因此,老師必須要不斷地改善和創新群文式的閱讀教學手段,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素養。
參考文獻
[1]于雙.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群文閱讀的策略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