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志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教師也應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方式,不斷在教學質量上取得新的突破。在化學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法可以照顧到不同學生的化學學習需求與特點,減少班級中兩極分化現象的出現,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本文將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字:初中化學;分層教學;方法措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學生分層
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是教師有效完成各層次教學目標與要求的首要前提,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教師達到預期的分層教學效果,提升化學教學質量。要做到“立足中間、提優促后”,教學所選用的方式手段、教學進度都應面向所有學生,在這個基礎上以班級中的中等生為基點,盡量把中等生的問題作為課堂解決的主要問題,同時讓班級中的優等生與學困生都能有所發揮。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由高到低分為A、B、C三個層次,對A層學生來說,要放大他們的學習優勢,讓他們來解決其他同學的問題與困惑,讓A層學生能夠成為課堂中的“小老師”,進一步挖掘他們在化學學習中的潛力。對于B層學生來說,要鼓勵他們多多提問,將他們的問題作為典型來重點講解,在鞏固B層學生基礎的前提下進一步鍛煉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于C層學生來說,可以讓他們解答一些較為基礎、較為簡單的問題,將鞏固C層學生的基礎知識作為首要目標,并在他們回答正確后及時肯定鼓勵他們,讓他們在課堂中也能有所發揮,激發他們的化學學習信心與興趣。
例如在《物質構成的奧秘》這一課的復習中,教師可以圍繞基礎理論或概念來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C層學生回答,帶領其他學生先簡要復習一遍基礎知識與重難點,然后可以讓B層學生圍繞這一課的復習內容進行提問,如一些例題解答、概念理解等,讓A層同學進行回答。如此一來,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有所發揮,課堂學習氛圍濃厚,教學質量自然得以提升。
二、目標分層
完成學生分層后,教師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對教學目標分層,為每個層次的學生找到最符合他們學習情況的“最近發展區”,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分層教學目標的引導下不斷進步,改善自身的不足,體驗進步的喜悅,讓整個化學學習變成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的循環過程。針對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計為“高水平目標”、“提高目標”、“基礎目標”。
例如在教學《碳和碳的氧化物》時,“高水平目標”可以是讓A層學生從失氧與得氧的角度來分析二氧化碳與碳的反應堆是否為一種氧化還原反應。這個教學目標的難度較高,可以充分挖掘A層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A層學生的探究欲望,使A層學生能夠更快進步。“提高目標”可以是讓B層學生比較氫氣與碳的化學性質,確保B層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氫氣與碳的化學性質并將其靈活運用,并且要能夠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推斷一些物質里是否含有單質碳。B層學生的教學目標就是化學教學所要完成的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提高B層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這樣B層學生才能更快進步。最后,“基礎目標”是面向C層學生的,教師要確保C層學生能夠掌握關于碳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各種化學反應中的吸熱與散熱現象,還要掌握教材中的基礎實驗,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化學基礎。如此一來,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都有了進步與努力的目標,能夠體驗到進步的快樂,從而提升化學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三、作業分層
除了要在課堂教學中貫徹落實分層教學的思想,教師還應將其滲透至學生的課后學習之中,為學生設計分層的課后作業,從而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時體會到滿足與成功。教師針對各個層次學生的特點與學習需求來設計不同的作業內容,或者設計相同的作業內容但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規定不同的作業要求,從而使課后作業能夠更加契合各個層次學生的課后學習需求,同時也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的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內容,進一步優化化學課后作業。在設計分層作業時要同時關注到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同來設計不同的化學作業,通過增加作業的層次性讓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保護學生完成化學作業的積極性,同時滿足他們個性化發展的需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作業中展示自己的化學學習能力。
例如化學作業也分為A、B、C三類,學生既可以根據老師的分層情況來選擇完成對應層次的作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化學學習需求來選擇層次作業。當然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除了完成自己對應層次的作業以外還可以再嘗試更高一級的作業層次,如C層學生可以完成C類作業,B層學生可以完成B、C類作業,A層學生可以完成A、B、C三類作業。這樣無論是作業的量還是難度都能更好的契合不同層次的化學學習情況,從而優化學生的課后學習質量。
四、評價分層
評價對學生的化學學習有著直接的作用,用鼓勵性與激勵性的話語讓學生取得更多進步與獲得努力的動力,這樣學習效率會有明顯的提升。而評價分層是強調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層次與基礎上取得進步,教師就應及時予以表揚與肯定,對學生更加耐心與寬容,這樣學生才能在化學學習中更快進步。
分層評價不應該只存在于某一場考試后或某一單元學習后,應該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都增加對學生的評價,無論是在練習、提問還是討論、作業之中,都應善用評價來激勵或是糾正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分層評價強調多元評價,教師應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來調整評價的標準與內容,重在激勵學生,切忌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不同層次的學生。例如A層的學生,采取競爭性評價的策略,讓A層學生能夠不斷超越自身,保持嚴謹與謙虛。C層的學生,尋找他們在化學學習之中的閃光點,捕捉他們每一次微小的進步并及時肯定,為他們指明前進的方向,讓他們在評價中建立更多自信,從而提升化學學習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是初中化學教學的好幫手,在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本身的今天,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已經成為了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通過分層的方式可以讓化學課堂更加高效,將其打造成供學生隨意展示與發揮的舞臺,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被有效激發,才能在化學學習中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浴海.開辟“最近發展區”思想的應用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7(10)
[2]吳彬.基于學生最近發展區在初中化學學科的案例分析[J].中學時代,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