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君 張雨晴 李小雨 唐藝璇
摘要:以就業與創業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工程項目制教學效果較好,以學院為例,自引入工程項目制教學模式后,環境設計專業的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專業師生共計申報并獲得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8項,參與企業實際項目5項,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二等獎若干項。但是,按照“金課”的“兩性一度”加以衡量,尤其是在挑戰度方面,工程項目制教學模式還有提升的空間與研究的價值;同時,在專業教學與實際項目對接方面,工程項目制教學還存在時間軸、質量軸等如何匹配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環境設計專業教育工作者精心設計、多方驗證,在“戴明循環”模式下不斷實施與改進,努力實現環境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工程項目制;環境設計;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 現行環境設計教育背景制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目前,部分學校的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沿襲以往的校內課堂教學方式,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學習。課程作業多為理論類型,學生難以真正參與企業工程項目。這不符合設計教育的特點和培養目標。
2. 理論與實踐課時設置相對不合理
在課程中,部分教師會設置實踐教學內容,但以虛擬的實踐內容為主,實際的工程設計項目相對較少,理論訓練比重較大。對于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實踐訓練尤為重要。離開了工程實踐,部分學生將難以理解并掌握人體工程學等設計理論,更難以做到學以致用。
3. 課程中技能展現方式單一
在以往的教學觀念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往往根據學校教務部門的監督、查課等要求開展教學,過于依賴校內教室授課環境,理論講授內容的比重大于課程實踐環節。同時,每門課程相對獨立,難以做到在企業項目現場教學那樣涉及內容較為全面,以致一些學生難以在實踐中驗證理論,個別學生甚至只能運用單一的技能快速表現方案效果。
二、實施工程項目制教學的意義
1. 工程項目制開放的育人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工程項目制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實踐育人、工學結合,符合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學生參與企業的真實工程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存在一些問題。這時,指導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組織學生研究并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提出有亮點的方案等,教師需要加以研判,對于確有價值的成果申請專利,獲得國家專利授權,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學生參與工程項目開發與實踐的全過程,可以學習項目開發、工程設計、工程施工、技術轉化、企業管理等知識,了解工程企業的創業與發展歷程,其自身的創業熱情也能被最大限度地激發,由此為今后的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工程項目制教學改革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與能力
當前,部分本科院校的教育定位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其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工程項目制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在教學方面,工程項目制教學改革強調整合與改進課程體系,同時以工程項目為載體開展實踐教學,整個教學體系目標明確,即培養應用技術型、創新創業型人才,以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要;在學生方面,學生通過工程項目實踐,能夠積累設計方面的工作經驗,也能學到相關的設計和施工知識,同時在參與這些實踐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到工地實地考察、實習,直觀了解環境設計的流程,從而為以后的創業、就業打下基礎。工程項目制教學是實踐教學的高級模式,也是培育學生創業意識與能力的有效模式。
三、工程項目制教學實踐
1. 組建工作室
建立適合工程項目制運作的工作室,是實施工程項目制教學模式的關鍵。建立工作室并不等同于踐行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中,一般由本校教師擔任導師,學生的學習地點和實訓地點也在本校。而針對工程項目制的工作室制教學改革,“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都可以擔任導師,學生的學習地點可以根據工程項目所在地而變動,這就對教學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軟件設計基礎課程如Photoshop、Corel DRA W、3ds Mxa等的理論教學還是在教室進行,對于軟件的實踐和應用課程部分可以在企業工程項目中進行,地點既可以是學校工作室,又可以是企業設計室。教師既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與教學進度安排同一年級的學生分組參與企業項目,又可以在課外安排不同年級的學生分組參與企業項目。此過程基本是由高年級學生帶領低年級學生參與項目的不同階段,由此使學生掌握相對應的知識體系。
2. 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礎上開展工程項目制教學實踐
學院與廣西本地的環境設計公司加強聯系,積累校企合作資源。隨著環境設計專業畢業生的增多,一些學生創立了公司,筆者及團隊一一進行聯系與回訪,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這為工程項目制教學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使工程項目制教學的實施成為可能,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辦學質量,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專業人才,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近年來,環境設計專業的招生人數不斷增長,針對如何保證企業工程項目數量的問題,學院和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企業的成功案例,尤其要讓學生重點學習包含較多設計難點的解決方案。另外,學院和教師還可以采用平行式、多項目的參與形式。如,在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中,教師組織部分學生設計小區室內裝修效果圖,同時組織部分學生設計廣西鄉村環境墻繪效果圖等,以此保證每名學生都能參與真實項目。教師通過學生設計方案的被采納程度考核與評定學生的成績。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結合企業或鄉村方面給出的意見或建議,點評學生設計的效果圖,以此不斷提升學生溝通能力、抗壓能力等職業素養,以此讓學生在未來利用環境設計專業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服務鄉村振興工程項目,尤其是墻繪項目。
結語
在國內房地產業蓬勃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的形勢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一直不斷增長。該文作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在培養適應時代的創業型、應用型高質量人才方面,探索將工程項目制引入專業課程教學的方法并加以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慧.工程教育背景下景觀設計課程項目制教學探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2):150.
[2]梅文兵.高職環藝專業以工作室為平臺的“工程項目制”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3(18):97.
[3]沈昀.以工作室為平臺的工程項目制教學模式研究[J].新校園(上旬),2018(3):86.
作者簡介:
宛君 女1999.10.5大連工業大學(環境設計)
張雨晴 女2002. 9.15 大連工業大學(環境設計)
李小雨 女2002. 6.19大連工業大學(視覺傳達)
唐藝璇 女2000.4.3大連工業大學(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