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亦桐 梁寧辛 于函平 郭西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三年前,我們沖破了青春期的懵懂,一支筆,四張試卷,一顆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心帶我們來到了大學校園。初入這里,空中自由飄舞的氣球,赫然立在門口的大展板,鮮艷如青春之火的紅色橫幅,微笑洋溢的師哥師姐,無一不在歡迎你來到這個嶄新的環境。我走過圖書館走過教學樓,路過操場,終于我來到了大學里的家——宿舍。“很高興認識你”,這是我們說的第一句話,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擁有不同的個性與習慣,雖然還不夠熟悉,但我們知道未來的五年里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
仍記得大一時的宿舍文化節比賽,在舍長的極力“慫恿”下,我們八個人抱著“重在參與”的想法勇敢報名了比賽,其實并不是為了獲獎,而是大家都覺得自開學以來,好像從來沒有以宿舍這個小集體的名義去參加比賽,不想在寶貴的大學生活中留下任何遺憾。報名后,八個人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從設計作品到購買材料再到制作作品,每個人都分配了各自的任務,每個人都樂在其中,現在回想起那段時光,小小的宿舍內,八個認真專注的面孔仍記憶猶新。比賽結果公布時,我們知道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凝聚了八個人的汗水與心血的作品是從此成為了我們友誼的象征。在那之后,我們還參加了很多宿舍集體的比賽,從“宿舍文化節”到“舍歌大賽”,我們十分享受大家一起思維碰撞的瞬間,一起在舞臺上向大家展現屬于我們八個人的美好回憶。
仍記得兩年前,大二的我也早已不是剛入大學時的小白,我有了自己新的愛好,也有了許多玩的來的朋友,我可以在社團在學生會忙到宿舍關門閉寢,但我仍不會忘記15號樓四樓角落里的那道光還一直為你而留,這一年與舍友的關系更加親近,我們會為對方帶飯,會一起翹課一起看電影,一起討論各種八卦,無數的歡樂時光印刻在我的腦海,任憑歲月摩擦依舊無法抹去。
一年前,我們已經是這個校園里的師哥師姐了,我也不斷變得成熟,不斷有了自己更加明確的目標,人們都說高中是一群人的高中,大學是一個人的大學,我一直好奇為何這后半句話在你身上一直沒有應驗,因為無論做什么事,你們總喜歡一起,有快樂一起分享,有困難一起扛,你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氛圍,“姐妹們王者出擊!”,這樣的聲音一晚晚地回蕩在宿舍,雖然也會有摩擦,但也會心照不宣地選擇只留下快樂的回憶。
半年前,我們要離開長清了,離開這個我們一起奮斗過,一起哭過笑過的地方,這里對于我們來說不只是大學,更是青春記憶的珍寶庫,離開宿舍奔赴新校區那天,望著我們三年前靜心裝飾的宿舍門牌號,我在想,這扇門再次打開,又會是哪八個人的青春呢。
如今,大四的我已經在為考研和未來而奮斗,縱使這樣的日子空虛又難熬,好在我很慶幸,無論何時總有七個性格迥異的姐妹陪在我的身邊,一年后我又將像之前那樣面對離別,但五年的經歷教會我從容,舍友的陪伴教會我樂觀,積極。
“你好,我是派大星,上帝派來愛你的那顆星。”
某年某月的某天,上帝派人你們來到我身邊,是歡笑,是淚水,是成長,更是禮物。不知不覺,你們成了我在這個城市最親近,最信賴的伙伴。就像派大星之于海綿寶寶,草帽海賊團之于路飛。
“你好,我是壯壯,你們…要吃餅嗎?”
畢竟那是搬了無數行李,東南西北還沒分清,周邊小吃還沒摸熟的開學第一天,肉餅在當時已經是相當好的禮物了。第一個餅給S君,S君是嘎嘎的東北小姑娘。第一次遇見,S君穿了一條仙女裙,還整了雙白色小高跟,哎呀媽呀,就是電視劇里校花一樣式兒的人物呀。當時我還是年輕,沒有見過燈紅酒綠,被S君仙女般的外貌所迷惑,忘了這姑娘可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呀。
如果說社交能力分級別,S君絕對是最高級別——社交恐怖分子。出去吃飯,發現菜葉有那么一丟丟不干凈,都能找老板娘細細聊一聊;就也不曉得她啥時候和管宿舍樓的阿姨互換了微信;想要別的班同學幫忙占座的時候,她總能在那個班有認識的友友;甚至是做實驗用的小白鼠,她都能與其曬著太陽一塊聽音樂…
但是強大的S君也有嬌弱的時候。她會在看男朋友的回程車上,哭的稀里嘩啦;會在媽媽給她打電話問她是不是生病的時候,委屈的鼻涕橫飛;會在和朋友鬧矛盾的時候,難過的吃不下飯。強大又嬌弱的S君,一直都在教我成長的S君,真的很好。
第二個餅給L君,L君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四年了,她與家人打電話還是屬于高級機密,因為我等山東小嫚著實聽不出來。我曾問過她山西話笨蛋怎么說,她一邊玫瑰花泡著腳,一邊柔柔地告訴我∶“我可不會罵人。”這讓我嚴重懷疑平時她有求于我時,是不是用家鄉話真的在夸我善良美麗溫柔大方?
L君搬校區的時候擁有了一個新的“愛稱”——六個麻袋,這可不是六個核桃的親戚,而是她真的結結實實打了六個麻袋的行李。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李團長說的“山西老摳是他娘的能斂財哈”
可就是這個一個小扣扣,在我過生日的時候,送給我準備了好久的驚喜;在我最懷疑自己的時候,毫無猶豫地抱緊我;在我忘帶鑰匙的時候,永遠發信息秒回。
我們之間沒有上刀山下火海的熾熱,卻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歡喜。這樣就好,這樣剛好。
此時此刻,我正在奮筆疾書,書寫著我與舍友們的時光軸,筆下是我們無比懷念卻再也回不去的青春,那是我們之間惺惺相惜的愛,寫作溫暖,讀作青春。從彼此陌生到彼此相知相依,從五湖四海的距離到日日相伴的親密,宿舍成為我們溫暖的港灣,見證著我們的成長和青春的熱情。